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政治 >2017考研政治思修与法基重点知识梳理第八章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2017考研政治思修与法基重点知识梳理第八章

2016-09-07 | 网络

思修法基在很多考生看来都是比较简单的,但考生也不能因此就忽视对思修法基知识点的复习,这毕竟也是占了一定的分值的科目。所以查字典公务员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2017考研政治思修法基各章节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的做好考研政治的复习备考工作。下面分享2017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重点知识梳理(8):第八章。

一、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

1、法律权利

(1)法律权利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

1法律权利的内容、种类和实现程度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

2法律权利的内容、分配和实现方式因社会制度和国家法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3法律权利不仅由法律规定或认可,而且受法律维护或保障,具有不可侵犯性;

4法律权利必须依法行使,不能不择手段地行使法律权利;

(2)法律权利的分类:基本权利和普通权利

基本权利是指宪法以及宪法性法律规定的权利,如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宗教信仰自由;③人身自由;③受教育权等。

2、法律义务

(1)法律义务是指法律规定的、以作为或者不作为的方式履行的对他人的责任。

(2)法律义务的履行表现为两种形式:

1作为,是指义务人实施积极的行为;

2不作为,是指义务人不得实施某种行为。

(3)法律义务具有法定的强制性,违反法律义务必须承担法律责任。包括:①民事责任。②行政责任和③刑事责任等。

二、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

(一)宪法的特征和原则

1、宪法的特征

(1)内容特征。

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诸如国家的性质、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和国家的结构形式、国家的基本国策、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都在宪法中作了明确规定。这些规定不仅反映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主要内容及其发展方向,而且从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根本原则上规范着整个国家的活动。

(2)效力特征。

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既体现为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任何普通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又体现为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必须遵循的最高行为准则。

(3)程序特征。

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一方面,制定和修改宪法的机关,往往是依法特别成立的,而并非普通的立法机关。另一方面,通过、批准宪法或者其修正案的程序,往往严于普通法律。例如,我国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而普通法律则只需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2、宪法的原则

(1)党的领导原则。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宪法从法律上保证了中国共产党在国家中的执政地位,体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意志。

(2)人民主权原则。

人民主权是指国家中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我国《宪法》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强调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一原则在宪法中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宪法通过确认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在国家中的主人翁地位;通过确认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为人民当家作主奠定了经济基础;通过确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组织保障;通过确认广大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利,把人民当家作主贯彻于国家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3)公民权利原则。

以宪法和法律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发展的重要标志。宪法确认和保护的公民权利也就是人权保障在国家根本法中的体现。人权是指人享有的人身自由和各种民主权利。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并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与自由,包括公民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信仰自由、公民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权利等。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

(4)法治原则。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同时国家的法律法规也应获得普遍的服从。

(5)民主集中制原则。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国家权力统一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通过这种民主形式集中起来,并通过各种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及其活动,遵循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复习要点:

关于宪法的学习,内容比较广泛,大家学习起来,要学会总结知识点,这样大家就会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节约备考的时间。下面为大家提供法律基础第八章要点总结。

宪法是国家法制的基础和核心,我国宪法规定了国家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基本义务以及国家机构。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包括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是刑事法。我国的程序法律制度包括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刑事诉讼法、仲裁和调解制度。

1.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宪法的特征和基本原则。我国的国家制度。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我国的国家机构。

2.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民商法律制度。行政法律制度。经济法律制度。刑事法律制度。

3.我国的程序法律制度:民事诉讼法律制度。行政诉讼法律制度。刑事诉讼法律制度。仲裁和调解制度。

以上是查字典公务员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7考研政治思修与法基重点知识梳理第八章,对大家有帮助!为了方便广大考生复习,查字典公务员考研特为广大学子推出暑期集训营、精品网课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解咨询。同时,查字典公务员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推荐阅读

【2017考研政治思修与法基重点知识梳理第八章】相关文章:

广西政法干警申论热点:理性爱国

2017省考行测数学运算解题需多个知识点综合应用

公考法律知识专题之法理学真题练习

公安基础知识备考全攻略

公考法律知识专题之刑法(三)

公考法律知识专题之不当得利与无因管理

公考法律知识专题之宪法(三)

公考法律知识专题之民法(三)

2017安徽郎溪县司法局招聘社区矫正协管员笔试成绩公告

2017省考行测:如何用简单知识点解出数学难题

推荐栏目阅读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政治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