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乡镇公务员 >备考资料 >综合知识 >学习动机理论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学习动机理论

2020-06-22 | 网络

学习动机理论在教师招聘考试中考的频率较高,每年考察客观题的频率较高,偶尔也会出现主观题,所以关于学习动机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观点需要重点掌握,下面我们重点看一下有关的知识点:

1、强化理论

强化理论是行为主义学派的观点。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不仅用强化来解释学习的发生,而且用它来解释动机的产生。他们认为,动机是强化的结果。强化可以增强学习过程中某种反应发生的概率,使行为与刺激之间的联结得到加强和巩固。在学习过程中,受到强化的学生,将会进一步增强学习动机;相反,没有受到强化的学生,就会减弱其学习动机。

所以在考试中,强化理论主要强调使其行为发生改变,如适当的表扬与奖励可以增强行为发生的概率。在学习中如能合理地运用强化,减少惩罚,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改善他们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

2、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动机领域中的体现,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是这一理论的提出者和代表人物。他通过研究,把人的需要按其出现的先后及强弱顺序分为高低不同的5个层次:

(1)生理需要

人对食物、水分、空气、睡眠、性等的需要。这类需要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

(2)安全需要

它表现为人们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有秩序、能免除恐惧和焦虑等。人在生理需要相对满足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安全的需要。

(3)社交需要

社交需要,也称爱与归属需要,这是生理和安全需要满足之后的更高一级需要,包括被人爱与热爱他人,希望交友融洽,保持友谊,和谐人际关系,被团体接纳,成为团体一员,有归属感。

(4)尊重的需要

这是比社交需要更高一级的需要,它主要表现为自尊和受到别人的尊重。它具体表现为认可自己的实力与成就,自信、独立、渴望赏识与评价,重视威望和名誉,等等。

(5)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是在上述四种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产生的。所谓自我实现,即追求自我理想的实现,是充分发挥个人潜能、才智的心理需要,也是一种创造和自我价值得到体现的需要,所以自我实现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动机。

上述五个需要层次中,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的需要可以称为缺失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称为生长需要。注意区分这两种类型,缺失需要强调依赖于外界的满足,而成长需要强调可以依赖于自己的满足。如果考题强调学校里最重要的缺失需要,要知道是爱和自尊。

3、成就动机理论

成就动机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激励个体对自己所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乐意去做,并努力达到完善地步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成就动机最初由麦克里兰和阿特金森提出,后来由阿特金森加以发展。

1)成就动机倾向类型

阿特金森认为,成就动机由两种相反倾向的部分组成,一种称之为力求成功,即人们追求成功和由成功带来积极情感的倾向性;另一种称之为避免失败,即人们避免失败和由失败带来的消极情感的倾向性。他在研究中发现,由于这两种动机所占比重的差异,会产生两种不同的人:一种称之为避免失败者,另一种称之为力求成功者。

2)成就动机倾向类型的特征

求成型的人倾向于选择难度适中的任务,喜欢选择有50%把握的、有一定风险的工作,通过完成任务提高其自尊心,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避败型的人倾向于选择或者非常容易或者非常难的任务,回避有50%把握的工作。选择容易的任务可以避免失败;选择过难的任务,即使失败也能找到借口以减少失败感。这种选择能防止自尊心受到伤害和产生心理烦恼。

成就动机理论是考试的一个重点内容,会考察人物与观点的对应,清楚主要的代表人物是麦克里兰和阿特金森,知道求成型的人倾向于选择难度适中的任务;避败型的人倾向于选择或者非常容易或者非常难的任务,回避有50%把握的工作。

1 2

4、成败归因理论

韦纳及其同事在20世纪70年代进行了大量关于归因与学习动机的研究表明,个体对成功和失败原因的解释影响着与成就有关的行为。

1)三维度六因素

他们归纳出个体对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推断(归因),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因素:3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

内外性维度指的是造成事实的原因属于个体内部还是外部的因素,天资、能力、心境、努力等因素都是由个体本身的力量决定的,是内部原因;而任务难度、运气、教师偏见、别人帮助等则是由个体之外的力量决定的,是外部原因。

稳定与非稳定性维度指的是作为行为原因的内外因素是否具有持久的特征。能力和任务难度等因素是稳定的,心境、运气和一时努力因素是不稳定的。

可控与不可控性维度是指行为动因能否为行动者或他人所支配或驾驭。如努力、教师偏见、别人帮助是可控的,而天资、心境、任务难度和机遇是难以控制或不可控的。

不过维纳同时指出,多数情况下,人们只把成功与失败结果归结为个人的能力、自己所作出的努力程度、工作任务的难度及运气4个因素(见下表)。

在考试中,这六个因素所对应的三个维度要分清,其中内部因素有三个:能力、努力和身心状况,而外部因素也有三个:工作难度、运气和外界环境。而六个因素中,唯一可以控制的因素只有努力,所以倾向于把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努力是最好的。如果一个总是失败并把失败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和不可控的因素(即能力低)的学生会形成一种习得性无助的自我感觉。习得性无助是当个体感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对自己的重要生活事件产生影响时所体验到的一种抑郁状态。所以在考试中看到破罐子破摔,我不是学习的这块料等属于习得性无助,这也是考试的一个重点

5、自我效能论

自我效能感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于1977年提出的一个概念,指个人对自己是否具有通过努力成功完成某种活动的能力所持有的主观判断与信念。

它来自班杜拉对功效期待与结果期待的区分。结果期待指一个人对某一特定的行为将造成某种结果的估计,功效期待指一个人能成功地执行某种可以产生一定结果的行为的信念。当确信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时,一个人就会有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就会去进行那一活动。

影响自我效能形成的主要因素主要有4个,是考试的一个重点内容,分别是:

1)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它是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的因素。一般来说,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望,反复的失败会降低效能期望。

2)替代性经验

他人的替代经验也会影响自我效能。当个体看到与自己的能力水平相当的人在活动中取得成功时,便相信当自己处于类似活动情境时,也能获得同样成功,从而提高自我效能。反之亦然。

3)言语劝说

通过说理让学生相信自己具有能力,相信自己能够胜任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就会给学生增添学习活动的动力,增强克服困难的毅力。言语劝说因其简便、有效而得到广泛应用。

4)情绪唤醒

高水平的唤醒使成绩降低而影响自我效能,当人们不被讨厌刺激所困扰时更能期望成功。比如,紧张焦虑、精力不佳,容易降低人们对自我效能的判断。

上面重点阐述了5种学习动机理论,代表人物和观点是考试的重点内容,各位考生需要重点识记,抓住关键词做好区分。

例1.力求成功者在选择任务时成功概率为( )的任务是他最有可能选的。

A.40% B.50% C.60% D.70%

1.【答案】B。解析:根据麦克利兰和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力求成功者倾向于选择难度在50%的任务,避免失败者倾向于选择难度最低或难度最高的任务。

例2.小李在跳高比赛中得了冠军,他说,这个冠军的获得完全得益于体育场内观众的鼓劲。小李的说法属于( )。

A.可控性归因、稳定性归因 B.可控性归因、不稳定性归因

C.不可控性归因、不稳定性归因 D.不可控性归因、稳定性归因

2.【答案】C。解析:小李把获得冠军的原因归结为外界环境,按照韦纳的归因理论,外界环境属于外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

 

【学习动机理论】相关文章: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灾害面前 救助之惑

公务员法解读:公务员录用一般有哪些程序(下)

中国公务员原生态之 感恩篇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填报回避规定

申论文章标题制定的五个原则

经济学之欲望与效用

公务员职业道德轮训 需将“知”转化为“行”

2017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代入排除巧解数学运算

【政策解读】唤醒对大自然的礼敬

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管理办法(试行)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