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河南公务员 >备考资料 >时政热点:在特赦中感受法治精神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时政热点:在特赦中感受法治精神

2015-08-25 | 网络
导语:查字典公务员时事政治频道第一时间发布每日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并提供时事政治热点政策解读、理论观察、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今天我们关注--时政热点:在特赦中感受法治精神。

这是充满制度自信、法律自信的中国,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向世界展示的政治包容和人性宽容。

在特赦中感受法治精神

特赦,这个睽违了中国整整40年的词汇,昨天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人大常委会昨天审议一份特殊的草案,草案规定,拟对2015年1月1日前正在服刑、释放后不具有现实社会危险性的四类服刑罪犯实行特赦。打头一条就是参加过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服刑罪犯。其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参加过保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对外作战的服刑罪犯。

整个特赦对象,突出了抗战胜利这个特殊的节点,体现了中国革命胜利的成果分享,也体现了党和政府不忘劳苦功高的历史功臣。而特赦对象锁定在一老一少,则体现了法治的人性与宽容。因而应该能够受到社会大众乃至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和高度认可。

尽管中国人几乎已经淡忘了特赦这个概念,但特赦作为很多法治国家的一种惯例,并不鲜见。而人大常委会审议的这份特赦草案,除了体现了纪念抗战的喜庆色彩,体现了我国法律的人道主义精神,也维护了法律应有的尊严。对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解放后参加过对外作战的服刑罪犯,特赦的对象明确有所限制,不包括此中犯贪污受贿犯罪,危害人民安全的严重暴力性犯罪,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及涉恐、涉黑等有组织犯罪的主犯。因此,它不是喜悦面前不分轻重的人人普惠,而是有所特赦有所不赦,守住了法律尊严和底线。

这是中国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向世界展示的政治包容和人性宽容。情、理、法,在这次特赦中得到了集体的释放,是整个国家和法治走向成熟的一种魅力。

抗战胜利70周年,让所有的中国人不忘历史,不是延续仇恨,而是分享一个日益强大的中国走到今天的来之不易,并且不忘那些为打击外侵、建立新中国流过血、淌过汗的历史功臣,包括这些今天看来犯罪情节已经不再严重、对国家和社会安全已经不再构成严重威胁的、曾经的历史功臣。

此次特赦,并非毫无原则的一放了之,而是有严格的条件限制,不是免罪,而是免刑。那些参加过保卫祖国打击外侵的服刑犯,其实多数已是垂垂老矣,而75岁以上,生活不能自理,身体严重残疾,特赦对他们来说,更是一种相当人性化与法治化相结合的宽容。至于犯罪时未满18岁的轻罪服刑人员,则给了他们重生的希望。

尽管也有人对于特赦抱有这样那样的顾虑,但是仔细阅读这份草案不难发现,这个仔细考虑周全的决定,不是一时兴起的拍脑袋决策,而是有着完善的法律依据和细致的操作方案的。在这里,特赦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一赦了之,而是既有自由,也有限制。特赦罪犯的尊严和法律的尊严、宽容的人性与社会的稳定,都同时得到了体现。它可以视作是我国政治建设、法治建设的一种制度创新。

【时政热点:在特赦中感受法治精神】相关文章:

时政热点:在特赦中感受法治精神

考前必看申论真题范文精讲:弘扬黄河精神

【政策解读】百县试点政务“五公开”:在直面社会关切中取信于民

黑龙江政法干警申论热点:健康中国建设

申论热点:央企应推动楼市健康发展

申论热点:社会诚信与征信体系建设

山东政法干警热点时评:全流量计费新模式值得推广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指责“路人”不如践行“最美”

申论热点:强调“公家人”的“私德”不是苛求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公益诉讼主体需要“突围”

推荐栏目阅读 河南公务员 备考资料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