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政治 >近现代史复习线索:近现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近现代史复习线索:近现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2014-07-31 | 网络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考研政治当中一门重要的科目,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有诸多线索可以遵循的。其中近现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便是贯彻其中的一条重要线索,中国近现代史的一切历史活动都是围绕这一主要矛盾而展开的,因此这一重要知识点往往都是历年考研政治的重要考查对象。为此,查字典公务员考研政治辅导专家为备考2015考研的考生认真梳理了该线索,以帮助各位考研学子备考2015年考研政治。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

主要矛盾: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其中有: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矛盾,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各集团派系之间的矛盾,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争夺的矛盾等。在这些社会矛盾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两对主要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主要任务: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就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它们是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的。

2.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1956)

(1)新中国成立到土地改革完成前。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新生共和国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任务,彻底解决同三大敌人的矛盾;二是动员人民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破败的国民经济。

(2)从1953年到1956年底。到1952年,随着国民党反动残余势力被消灭,镇压反革命运动取得伟大胜利,特别是土地改革的顺利完成,使国内的阶级关系发生历史性的变化。中国还存在两种基本的矛盾,国内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国外是中国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随着土改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这一主要矛盾的解决就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6)

(1)中共八大: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1956年党的八大指出: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几千年来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上结束。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然而,由于各种主客观的原因,主要是党在指导思想上发生了左的错误,上述正确认识后来未能很好地坚持下去。

(2)十一届六中全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进而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新的概括。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规范的表述: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主要矛盾决定当前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近现代史复习线索:近现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相关文章:

2017江西公务员考试冷门职位

专家提醒:关注法律基础 踏上光明大道

公考状元分享成功秘诀:遇到不会做的题不要停

【政策解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理论性热点:就业歧视

用理证法搞定分论点 让申论文章得高分

政法干警考试申论热词分析:“降低社保费率”

十天内面试拿到80分:成功只会给有准备的人

公考每周资讯速递习题(第五十二期)

2017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解题秘籍:隔板法

推荐栏目阅读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政治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