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题共用备选答案)
A.描述流行病学
B.分析流行病学
C.实验流行病学
D.理论流行病学
E.前瞻性研究
1、利用已有的资料或特殊调查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按地区、时间和人群分布各种特征加以描绘的是
2、对流行病学所假设的病因或流行因素进行检验,以探讨疾病发生的条件和规律,验证所提出的假设
(3~4题共用备选答案)
A.全距
B.四分位数间距
C.方差和标准差
D.变异系数
E.百分位数
3、反映个体差异的范围,是一组资料的最大与最小值之差。描述离散程度适用于
4、用于说明资料的离散程度,适用于偏态分布资料的描述
5、对疾病进入后期阶段的预防措施
A.一级预防
B.二级预防
C.三级预防
D.四级预防
E.临终关怀
6、下列各类疾病中主要应采取第一级预防的是
A.职业病
B.冠心病
C.糖尿病
D.高血压
E.病因不明,难以觉察预料的疾病
点击查看试题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描述流行病学是利用已有的资料或特殊调查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按地区、时间和人群分布各种特征加以描绘。
2、答案:B
解析:分析流行病学是对流行病学所假设的病因或流行因素进行检验的方法。它是探讨疾病发生的条件和规律,验证所提出的假设。
3、答案:A
解析:全距用R表示,是一组资料的最大与最小值之差。反映个体差异的范围。全距越大说明资料的离散程度越大。
4、答案:B
解析:四分位数间距:用Q表示,将一组资料分为四等份,上四分位数Qu(P 75)和下四分位数QL(P 25)之差就是Q。Q值越大,说明资料的离散程度越大。适用于偏态分布资料,比极差稳定。
5、答案:C
解析:第三级预防:亦称康复治疗。是对疾病进入后期阶段的预防措施,此时机体对疾病已失去调节代偿能力,将出现伤残或死亡的结局。此时应采取对症治疗,减少痛苦,延长生命,并实施各种康复工作,力求病而不残,残而不废,促进康复。
6、答案:A
解析:第一级预防:亦称为病因预防。目的是防止疾病的发生。针对机体、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社会致病因素和心理致病因素作好预防工作。
【5月4日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每日一练”模考试题】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