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专业课 >中国哲学史重要代表人物:孔子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中国哲学史重要代表人物:孔子

2014-11-08 | 网络

正名

中国礼制思想中关于名实关系的一个原则,最早由孔子提出。在孔子看来,他所生活的春秋时代是一个礼崩乐坏、邪说暴行不断发生的大乱时代。为了有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正名。他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至于正名的具体内容,就是他所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就是说,实应当与名为它所规定的含义相符合。在社会关系中,每个名都含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君、臣、父、子都是这样的名,负有这些名的人都必须相应地履行他们的责任和义务。孔子的正名思想还具有一定的认识论和逻辑学意义,他第一次提出了事物的名称、概念和实际事物应当相符的观点。

忠恕

春秋孔子伦理思想的重要范畴。《论语里仁》载曾子语: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南宋朱熹注: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而已矣者,竭尽而无余之辞也。(《论语集注》)孔子认为,忠、恕相通而有别。忠要求积极为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恕要求推己及人。《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即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论语公冶长》)。孔子又称为能近取譬(《论语雍也》)。由人同此心此心出发,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施于己而不欲,推知人亦不欲,故亦勿施于人。同样,我之所欲,推知人亦所欲,故能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忠恕是实行仁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即为仁之方。为后儒继承,成为儒家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庸

儒家倡导的一种宇宙观、方法论和道德境界。中,有中正、中和、不偏不倚等义;庸,有平常、常道、用等义。最初由孔子作为至高无上的道德准则提出来,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以中庸为最高的美德。要求事举而中,反对过和不及。子思作了发挥,不仅以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中庸》)释中庸,而且赋予中庸以中和新义,视之为天地万物的法则,并以此作为道德修养的要求,由此而提出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主张。后儒释中庸多以此为据。北宋程颢、程颐认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遗书》卷七)南宋朱熹说: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中庸章句》)这些解释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孔子中庸思想的特点。

文质

中国哲学史的一对范畴。文指事物的形式表现;质指事物的内容、本质。《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意谓朴实的内容乃是礼的根本,华丽的形式则是礼的表述。北宋程颐说:质必有文,自然之理。必有对待,生生之本也,有上则有下,有此则有彼,有质则有文(《二程集粹言》),说明事物的内容(质)和形式(文)是必有对待的关系。南宋朱熹也说:凡物之理,必先有质而后有文,则质乃礼之本(《四书章句集注》),强调内容决定形式。明末王夫之认为,形者,言其规模仪象也,非谓质也,质日代而形如一(《思问录外篇》)。事物外部形体有时看不出明显的变化,而其质却不断变化。

为仁由己

春秋孔子主张的修养方法。《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何晏、邢昺疏:言行善由己,岂由他人乎哉!言不在人也。朱熹《论语集注》:又言为仁由己而非他人所能预,又见其机之在我而无难也。仁是孔子的最高道德理想和标准,实行仁德修养全靠自己,此实强调自律。在承认有客观标准(如见贤思齐等)的同时,又强调主观自觉。孔子还提出: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程颐注解:为仁由己,欲之则至,未有力不足者也。(《论语解》)

克己复礼

儒家的道德原则和修养方法。由孔子首倡。《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克制自己不正当的感**念,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使思想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后世正统儒家据此发挥,作为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朱熹以为克己即胜自身之私欲、复礼在返归义理之节文,称:为仁者必有于胜私欲而复于礼,则事皆天理,而本心之复全于我矣。(《论语集注》)

乡愿

儒家对无节操者的贬称。《论语阳货》:乡愿,德之贼也。北宋邢昺注:谓人不能刚毅,而见人则愿其趣响容媚而合之,言此所以贼德也。孟子更具体指出其特点:言不顾行,行不顾言。阉然媚于世也者,是乡愿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孟子尽心下》)南宋朱熹又进而指斥说:乡愿是个无骨肋底人,东倒西擂,东边去取奉人,西边去周全人,看人眉头眼尾,周遮掩蔽,惟恐伤触了人。(《朱子语类》卷六十一)历来被视为言行不一,阿谀奉承,同流合污,没有骨气的小人。

【中国哲学史重要代表人物:孔子】相关文章:

中国公务员原生态之 乐观篇

在职人员如何选择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

中国公务员原生态之 剩女篇

公务员法解读:公务员录用一般有哪些程序(下)

2017国考公务员考试什么人能免费报名

2017贵州湄潭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公益性岗位招聘报名时间延长及有关事项通知

廉洁清正篇

李永新谈基层工作经历“锤炼”期如何备战“考碗”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以宽容共度网络售票“调适期”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惠民工程也要“守规矩”

推荐栏目阅读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专业课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