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专业课 >经济学冲刺问答题之工资的本质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经济学冲刺问答题之工资的本质

2016-10-09 | 网络

下面是经济学考研冲刺阶段必看问答题之工资的本质。

工资的本质

如何理解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而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答: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而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这是因为:

(1)劳动力和劳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工人在市场上出卖的不是劳动而是劳动力。劳动力是潜藏在人身体内的劳动能力。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劳动力在生产中发挥作用时才是劳动。劳动力的存在以健康人的生存为条件,而劳动的实现则必须以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相结合为条件。劳动不是商品,但劳动力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则可以成为商品,它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工人在出卖劳动力时,实现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同时让渡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即让渡进行生产劳动的能力。

(2)其次,劳动不能成为商品,原因是:

①如果劳动是商品,它就应该同其他商品一样,也具有价值。但是,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商品的价值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如果说劳动是商品,具有价值,那就等于说劳动的价值是由劳动决定的,这种同义反复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②如果说劳动是商品,那么它就应该同其他商品一样,在出卖之前就独立存在。但雇佣工人的劳动不能独立存在,劳动要取得存在的形式,就只有和生产资料相结合,而这只有在生产过程中才能实现。但工人和资本家在劳动力市场上发生交换关系时,工人还没有进行劳动,当然也就不能把尚不存在的劳动拿出去出卖。

③如果劳动是商品,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会导致违反价值规律,或否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存在的基础。因为按照等价交换原则,资本家应该支付给工人全部劳动形成的价值。这样一来,资本家就得不到任何剩余价值。没有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如果按照不等价交换原则交换,又违背了价值规律。

④如果劳动是商品,就等于说雇佣工人出卖了不属于自己的商品。因为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它是在劳动过程开始以后才存在的。但是,当雇佣工人在资本家的工厂里进行劳动时,劳动已经归资本家所有,受资本家支配了。工人也就无权把已经不归自己所有的劳动作为商品出卖了。

(3)再次,资本主义工资在现象上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是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决定的:

从工资的支付形式来看,资本家通常是在工人劳动以后才支付工资的,这也使得工资被看作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从工人的立场看,劳动是工人谋取生活资料的手段,所以工人很容易把他出卖劳动力所得的工资看成是劳动所得。从资本家的立场看,他总希望以尽量少的货币换取尽量多的劳动,以便取得利润。实际上,这个利润是劳动力价值和劳动力的使用所创造的价值之间的差额。但是,由于这个差额表现为资本家购买商品和销售商品的差价,因而资本家就把低价购买和高价出卖看作是利润的源泉,把工资说成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从工资的实际运动来看,一是工人为资本家劳动的时间越长,所得工资也就越多;二是劳动熟练程度不同的工人得到的工资不同,这也容易使人们误认为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4)由于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转化为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无酬劳动的痕迹,全部劳动表现为必要劳动或有酬劳动,因而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坚持是对梦想最大的尊重,在接下来的日子,同学一定要不忘初心,化压力为动力。查字典公务员考研为广大学子推出2017考研冲刺集训营、专业课一对一、乐学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还会根据每年的考研大纲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哦~欢迎各位考生了 解咨询。同时,查字典公务员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推荐阅读》》》

【经济学冲刺问答题之工资的本质】相关文章:

公务员考试经验交流:从青涩到游刃

公考面试感悟:写给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的同学

【政策解读】唤醒对大自然的礼敬

合作与团结篇

2017省考行测学习:小谈工程问题之交替合作

行政领导者的素质与结构

公务员考试知识——资格审查

行测技巧:统筹问题之过桥问题

备考的学问与艺术

经验分享: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策略及答题套路

推荐栏目阅读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专业课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