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政治 >“一心一意”做单选:思修法基单选题中与“1”有关的出题点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一心一意”做单选:思修法基单选题中与“1”有关的出题点

2014-09-01 | 网络

考研政治单选题需要从四个选项中选择其中的一个正确选项,因此命题老师喜欢命制考点中具有1的特征知识点。具有此种特征的词汇如第一次提出、首次提出、本质 本质要求、本质属性、核心、灵魂、主题、精髓、根本、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部分具有1的特征知识点如下: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灵魂、主题、精髓和基础

(第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灵魂 --- 解决的是举什么旗的问题;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主题 ---- 解决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问题;第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精髓 - --- 解决的是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问题;第四,社会主义荣辱观-----基础 ---- 解决的是人们行为规范的问题。)

2、勇于实践、艰苦奋斗实现理想根本途径。

3、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在这个问题上,爱国与否是最基本的政治原则

4、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 核心 。 热爱祖国是贯穿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条 主线 ,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团结统一精神, 这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

5、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 核心 。 改革创新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我国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中国共产党永臊生机的源泉。

6、 人的本质 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社会属性的物质承担者,但不是人的本质属性, 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

7、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应当成为我们时代 最 崇高的精神。以 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内容的人生观,才是 科学高尚的人生观。

8、个人主义 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物,是 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核心

9、人生观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 核心是人生目的

10、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作出的贡献,是社会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

11、 社会实践 是人生价值真正的源头活水,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12、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最终取决于人与人关系的协 调 。脱离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就不能从根本上 认识和解决当代世界出现 的尖锐的环境和资源问题。

13、道德作为人类社会特定的意识形态,从本质上讲是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 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

14、在中国传统道德的发展演化中,公私之变始终是一条主线。公义胜私欲 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根本要求。

15、道德建设核心的问题 ,实质 上是一个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 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 显著标志 。

16、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中, 集体主义原则是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 。长期以来,集体主义已经成为调节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最重要的原则。

17、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客观要求。 社会主义荣辱观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是人们选择行为、评价善恶的普遍标准,也是衡量社会道德与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

18、公民道德建设以诚实守信为重点 , 在我国传统道德中,诚实守信被看 作 立身之本 、举政之本 、进德修业之本 。

19 、道德修养的实质 , 就是在各种道德观念冲突中,自己跟自己打官司,在自己的头脑中进行不同道德观念之间的选择。 与社会实践相联系,是进行道德修养的 根本途径 。

20 、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倡导助人为乐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遵纪守法是社会公德 最基本要求。

21、爱岗敬业 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 最基本要求 ;奉献社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最高层次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目标指向。

22、婚姻家庭的社会属性,是婚姻家庭的本质属性。

23、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 也是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指导思想,包含 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 五个基本要求。 依法治国 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 执法为民 是 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的必然反映,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 公平正义 是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 服务大局 是党和国家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 ; 党的领导是我国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

24、法律上的自由平等观念最为核心的内容是依法享有和行使自由的观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25 、平等权 。 平等权是我国宪法赋予的公民一项基本权利,是 公民实现其他权利的前提和基础 。

26、与其它类型的思维方式相比,法律思维 更为关注行为的程序问题 .

27、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我国公民的最高法律义务。

【“一心一意”做单选:思修法基单选题中与“1”有关的出题点】相关文章:

事件现象性热点:“80后”渐成流动大军主角

如何应对公务员考试中的法律知识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清除校车高危“常态”,不能再拖了

【理论观察】为什么中国能一再飞跃

2017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公益性岗位拟录公示(第8号)

2017山西公务员行测重要题型讲解—不定方程问题

2017国考报考指导:用“洪荒之力”擦去北上广的“眼泪”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自考学历可以报考吗?

【政策解读】国家信访局解读《信访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靠什么根治欠薪“病灶”

推荐栏目阅读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政治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