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考研 >考研信息 >考试指南 >中国人民大学考研解析:院校地位及简介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中国人民大学考研解析:院校地位及简介

2014-08-25 | 网络

1)中国第一个新型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兼有部分理工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学校的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北方大学和华中国人民大学学。1950年10月3日,以华中国人民大学学为基础的中国人民大学正式成立,成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大学。着名教育家吴玉章、成仿吾、袁宝华、黄达、李文海先后担任校长。现任校长为纪宝成教授,党委书记为程天权教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上了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为了培养具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素养和专业知识的新中国的建设人才,中共中央决定以华中国人民大学学为基础,合并中国政法大学,调来华北人民革命大学部分干部组建中国人民大学。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十一次政务会议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建议,通过《关于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的决定》。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任命吴玉章为中国人民大学校长,胡锡奎、成仿吾为副校长。

中共中央批准成立中共中国人民大学党组,胡锡奎任党组书记。随着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在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前进,中国人民大学的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

1950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刘少奇同志出席中国人民大学开学典礼,指出:中国人民大学今天就开学了。这个大学是我们新中国第一个办起来的新型的大学,中国将来的许多大学都要学习我们中国人民大学的经验,按照中国人民大学的样子来办。

2)中国人文社科的最高学府

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1950年亲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大学,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延安的陕北公学。她在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诞生,历陕北公学、华北联合大学、华中国人民大学学之演进,经六十余年风雨洗礼而弦歌不辍。毛泽东同志曾称誉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进步的一幅缩图,还评价说:有陕公,中国就不会亡。。自创建之日起,人民大学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面向新世纪,人民大学与时俱进,2002年4月28日,江泽民同志视察人大并向人大提出了创建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世界知名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2003年,人大推出一套以人文、人本、人民 三个人为核心的新的形象识别系统。以人大红为标志的充满时代气息的人大新形象,以及数字人大工程的实施,使其再次成为时代的焦点。

人民大学是我国人文社科学科门类最为齐全的高校。一大批学科堪称国内一流并享有国际声誉。新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以及哲学、经济、管理、法律、新闻、党史、外交、政治、信息管理等学科和专业都肇始于人民大学,然后由此走向全国。目前,人大拥有16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数量均居全国第一;人大是我国人文社科领域拥有本科、硕士和博士学科点以及博士后流动站数量最多的大学之一,并且64个博士点中的26个是在全国率先设置的。在2004年初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攻关项目的竞标活动中,人民大学有10个项目中标,10名教授出任首席专家,中标率和立项数均高居全国高校榜首。多年来,人大招生实行文理兼收,面向新世纪,学校确定了以文为主、文理渗透 和主干的文科,适当的理科,必要的工科的科学、协调发展的新思路,目前人大有6个理学、5个工学硕士点和1个工学博士点,2003年开始筹建理学院。将人大的人文优势与科学精神结合起来,使科研和人才培养始终保持先进性、前沿性和强烈的时代感,这将是人大向世界知名一流大学迈进的一个关键环节。

3)中国国民的表率,社会栋梁

把学生培养成国民表率、社会栋梁是人民大学一贯的目标。中国人民大学堪称领导型高级人才的培养基地、理论工作者的摇篮,他们当中涌现出一大批着名的人文社科专家以及各级党和政府高级管理干部等优秀人才。这里走出了包括肖扬、陈锦华、藤文生、马凯在内的400多位省部级以上高级干部,这里走出了新中国第一位法学、新闻学博士,第一位博士留学生。对中国改革开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两篇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东方风来满眼春》均出自人大学子的手笔。人大良好的学习氛围、首屈一指的师资、优良的生源使人大学子具备出众的才气、务实的风格、坚实的基础。一直以来,人大毕业生以良好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受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普遍欢迎,就业率高居全国前三位。目前,除去主动不就业、考研和出国留学的,人大毕业生就业率可以说是100%。

4)中国学术交流和文化交往的平台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是人民大学始终秉中西贯通之方针的大气之体现。开拓国际视野,与国际知名大学及学术界进行广泛交流和合作,人大已大步走向世界。目前人大已同欧洲、美洲、亚洲、非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多所大学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积极、广泛主持和参与国际间、政府间合作与交流项目;聘请了包括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200多名世界各国有关专家学者及知名人士担任名誉教授和客座教授;引进、翻译出版了经济科学译丛、工商管理经典译丛、人力资源管理译丛、金融学译丛等国际上最前沿最具影响力的教材;每年举办如世界百所着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等具有重大影响的高水平国际会议数十次。目前,学校平均每周有一场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召开;每20天有一位港、澳、台和国外着名大学校长来访;每月有一位国际知名学者、外国使节或政要来学校演讲。人大已然成为我国中外学术交流与文化交往的重要平台。

【中国人民大学考研解析:院校地位及简介】相关文章:

行测高频考点讲解:概率问题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今天如何做记者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清除校车高危“常态”,不能再拖了

2017山西行测数量关系备考重点:错位重排模型

2017省考行测考点讲解:鸡兔同笼问题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导:国考发展历程

政法干警考试申论热词分析:“护校安园”

政法干警考试申论热词分析:“零首付”

政法干警考试申论热词分析:“在线教师”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科目介绍

推荐栏目阅读 考研 考研信息 考试指南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