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学类的事业单位考试中,中医学基础知识是必考的科目,脾病辨证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调整阴阳的治疗原则。
调整阴阳的治疗原则
(一)损其有余
1.概念
损其有余(又称损其偏盛,即实则泻之),是适用于人体阴或阳偏盛所致的实寒证或实热证的治则。
2.主要内容
(1)泻其阳盛:①阳偏胜而阴未虚的实热证,应采用热者寒之的治则,用寒凉药物以清泻其偏盛之阳热。②阳盛格阴所致的真热假寒证,应清泻阳热(即寒因寒用)。
(2)损其阴盛:阴偏胜而阳未虚的实寒证,应采用寒者热之的治则,用温热药物以温散其偏盛之阴寒。
(二)补其不足
1.概念
补其不足(又称补其偏衰,即虚则补之),是适用于人体阴阳偏衰或阴阳互损所致病证的治则。
2.主要内容
(1)阴阳互制之调补阴阳
(2)阴阳互济之调补阴阳
(3)阴阳并补
对阴阳互损所致的阴阳两虚证,应分清主次而阴阳并补:阴损及阳(阴虚为主兼阳虚)的证候,应滋阴为主,兼补阳;阳损及阴(阳虚为主兼阴虚)的证候,应补阳为主,兼滋阴。
(4)回阳救阴
适用于阴阳亡失的证候。亡阳证,应回阳以固脱;亡阴证,应救阴以固脱。由于亡阴和亡阳实际上都是一身之气的突然大量脱失,故治疗时要兼以峻剂补气,常用人参等药。
【中医基础知识高频考点:调整阴阳的治疗原则】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