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医疗卫生招聘 >备考资料 >中医 >中医专业考试试题:慢性胃痛的治疗方法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中医专业考试试题:慢性胃痛的治疗方法

2016-07-04 | 网络
中医专业考试试题:慢性胃痛的治疗方法1全国卫生人才招聘︱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医学专业知识每日一练

查字典公务员卫生人才网为广大医疗卫生招聘考生提供中医专业考试试题:慢性胃痛的治疗方法,供大家复习!

一、调肝理气

肝疏泄失常,影响脾胃主要有两种情况:一为疏泄不及,土失木疏,气壅而滞;二为疏泄太过,横逆脾胃,肝脾(胃)不和。一般来说,治疗前者以疏肝为主,后者则以敛肝为主。然而,肝气本身复杂,气郁日久可化之为亢,气旺日久又可耗之成郁,两者可互相转化。所以,从肝论治胃痛不能单纯敛肝,而应调肝之用。临床上常常可以疏肝解郁与抑肝缓急两法先后或同时运用。疏敛并用的组方原则,体现了调肝之法在病态下的双向性调节作用。肝疏泄功能正常,气顺则通,胃自安和,即所谓:治肝可以安胃。当然,并不是所有胃痛都是肝疏泄异常所引起,素体脾胃虚弱,或饮食劳累损伤脾胃,中焦运化失职,气机壅滞,也会影响肝之疏泄功能,即土壅木郁。况且调肝之品多属于辛散理气药,理气药可行气止痛,或降气消胀,最适用于胃病之胃痛脘痞,嗳气恶心者。正所谓有治胃病不理气非其治也之说。

二、活血祛瘀

慢性胃痛的发病主要是情志伤肝,肝失疏泄,木郁土壅,或饮食劳倦,损伤脾胃,土壅木郁,以致胃中气机阻滞。然而,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故胃病初起在气,气滞日久影响血络通畅,以致血瘀胃络。所以说,慢性胃痛多兼有血瘀,即久病入络、胃病久发,必有聚瘀。从症候辨证看,病人胃痛固定、持续、时而刺痛,或有包块,舌质暗红或瘀斑,瘀点等。但不少病人并无此症候特点,而是通过纤维胃镜可见到胃粘膜的凹凸不平、溃疡、出血点、息肉及胃粘膜活检示胃粘膜不典型增生或肠腺化生,极个别还可发展成胃癌。此属于胃络瘀阻所致,治疗应重视活血祛瘀药的运用。常用药有:郁金、延胡、田七、莪术、川红花、赤芍等,在运用活血祛瘀法组方时,要根据辨证配合其他治法方药。瘀热者,配用赤芍、茜根等以凉血活血;瘀毒者,配用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等以解毒祛瘀;气虚者,配用北芪、党参等以益气行血;阴虚者,配用沙参、麦冬等以养阴畅血。

三、清解郁热

慢性胃痛中以溃疡病和慢性胃炎占绝大多数。但溃疡的疡和炎症为炎是否一定就属于中医的热证而从痈从热论治呢?未必尽然,因为慢性胃痛者多为病程迁延日久,或反复发作,致脾胃受损,出现面色萎黄,胃胀纳呆,腹胀便溏,体倦乏力,舌淡脉弱等脾胃气虚症状,即使消化性溃疡或慢性胃炎在活动期,也不一定表现出中医的热象。所以,本病与热并不一定有必然的联系。但是,当病人出现口干口苦,舌苔变黄之时,此不必热象俱悉,亦属郁热。治疗可适当选用清热药,如蒲公英、黄芩、黄连、柴胡等。但不能一概用清热之品,且要适可而止,因为这种热多在脾胃虚弱(气虚或阴虚),气滞血瘀的基础上产生,过用苦寒势必损伤脾胃,弊大于利。

四、健脾养胃

慢性胃痛病程长,病情绵。从起病原因看,本病多在脾胃虚弱的基础上而发。从虚实辨证看,虚多于实,因实致虚,虚证贯穿于全过程。所以,治疗本病要补虚以固本。慢性胃痛的虚证主要有脾气虚弱和胃阴不足,前者主症为食后饱胀,口淡乏力,舌淡脉弱,以虚寒象为主;后者主证为胃脘灼痛,口干欲饮,舌红脉细,以虚热象为主。根据《内经》虚则补之原则,常用李东垣的升阳益气法以健脾益气,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重用黄芪、党参;用叶天士的甘凉润燥法以养阴益胃,方用沙参麦门冬汤加减,常用沙参、麦冬、石斛等养阴又不过于滋腻有碍脾胃之品。临床上我们常常可发现患者可同时存在脾气虚弱和胃阴不足,具有气阴两虚之候。治疗上可益气养阴,健脾养胃并举。脾气得升,胃得润降,清升浊降,出入有序,胃则安和。

更多中医专业考试试题,请关注查字典公务员卫生人才网中医学备考资料!

【中医专业考试试题:慢性胃痛的治疗方法】相关文章:

公考行测常见题型讲解:排列组合常用解题方法

2017公务员考试行测热门题型讲解:同余特性

公务员考试面试十二种提问方式解析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请为乡村“文化之痛”做点什么

日期问题在公务员考试行测题目中的常见考法和解法

2017省考行测:走进你不知道的幻方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谁来给“碧生源神话”洗洗澡?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给流浪儿最温暖的红包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谁来拆除民间资本“玻璃门”

2017省考行测解题窍门:巧使优限法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