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专硕 >2017考研法理学基础知识:法的现代化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2017考研法理学基础知识:法的现代化

2016-01-08 | 网络

1.法的现代化的含义

法的现代化,是与社会的现代化需要相适应的、法的现代性因素不断增加的过程。

2.法的现代化的分类

依据法的现代化动力来源,可将法的现代化分为两类:

(1)内发型现代化。所谓内发型现代化,指由社会内部自发产生的力量促使法进行的现代化,这是一种自发的、缓慢的现代化过程,社会内部的矛盾和斗争比较和缓。西方国家法的现代化大多属于内发型的。

(2)外源型现代化,指由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引发的现代化,外来因素是最初的推动力,在此过程中,社会内部的矛盾和斗争比较尖锐。

法的外源型现代化有以下特点:①具有被动性,即在法的外源型现代化中,现代化最初是迫于某种外来压力而进行的。②具有依附性,即在外源型现代化国家中,法的现代化本身往往不具有价值,而是国家图强的一种工具,服务于国家政治、经济的变革。③具有反复性,即在法的外源型现代化中,由于外来因素是最初的推动力,与固有的传统习惯之间存在激烈斗争,双方互有进退,因而表现为过程的反复性。当代中国法的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与特点1.中国法的现代化的类型中国法的现代化属于外源型。在鸦片战争后,面对欧洲列强的殖民压力和国内有识之士变法图强的要求,清政府不得已开始修律活动,中国法的现代化在制度层面上正式开始。

3.中国法的现代化进程有如下特点:

(1)从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

(2)从模仿民法法系到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

(3)自上而下的立法活动是中国法治现代化的主要形式;

(4)法律意识的建立落后于法律制度,思想领域斗争激烈。

专硕的题型复杂多样,内容范围广,想要在专硕考试中突出重围,不仅需要灵活掌握答题技巧,同时,跟平时的积累也是密不可分的,为了方便大家学习,查字典公务员考研特为广大学子推出2017考研OL乐学、全年集训、精品网课系列备考专题,所有你不明白的都会一一帮你搞定。同时,查字典公务员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轻松学习!

【2017考研法理学基础知识:法的现代化】相关文章:

公考法律知识专题之刑法(三)

政法干警考试申论热词分析:“天价售沙”

2017省考行测指导:猜证思想在数量关系中的应用

2017省考行测技巧:“和定最值”最精准的三种走位

公考法律知识专题之民法(一)

2017省考行测数学运算解题需多个知识点综合应用

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评论:钓鱼岛背后惊天的经济价值

2017省考行测数学运算备考辅导:不定方程

公考法律知识专题之不当得利与无因管理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给流浪儿最温暖的红包

推荐栏目阅读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专硕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