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专业课 >2017年传播学考研常考名词解释汇总(二)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2017年传播学考研常考名词解释汇总(二)

2016-05-11 | 网络

传播学是新闻传播学的二级学科方向,也是报考比较热门的方向,查字典公务员考研整理了传播学常考的名词解释,希望对2017年考生有所帮助。

1、受众的社会分类论:

社会分类论可指导人们研究

以社会学为基础,注重各社会群体的特性差异对受众成员的媒介信息接受的行为的影响。主要观点:

①大众传播媒介向社会公众提供各种信息,但社会成员是有选择地接收和解释这些信息的。

②人们的这种有选择的媒介信息接收行为之基础,是社会成员在阶层分明的社会结构中所处的地位。

③这种社会结构是由许多社会群体类别组

成的;确定社会群体类别的分类界限的,是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工资收入等人口统计学上的因素。

④确定社会群体类别界限的因素,影响人们对于大众信息的注意和反应形式,从而使各社会群体的内部成员们对大众传播作出大体一致的反应。

分析据以划分受众为不同群体的可变因素与人们信息接收行为之间的联系,并进而指导传播机构分析和预测不同受众群体的有选择性的媒介信息接收行为,根据不同的社会群体的特点设计和制作讯息。但是,同属于一个社会群体的受众成员并不见得一定会对同一条媒介信息作出同样的反应。社会群体的特征虽是对受众

成员产生影响的一种因素,但并非唯一的因素,而是和心理因素等一系列因素共同影响受众的信息接受行为的。

2、受众的社会关系论:着重分析受众成员日常的社会关系对其媒介信息接收行为的影响。主要观点有:

①媒介向社会成员提供各种信息,但社会成员是有选择地接收和解释这些信息的。

②造成社会成员有选择的大众传播信息接收行为的重要原因,在于他们的社会关系影响着他们的接收方式。

③当个人对媒介内容的选择性决策为家庭、朋友、熟人和其他与他有关系的人所改变时,就表明上述的社会影响在产生作用。

④个人对大众传播媒介的注

意形式和反应形式,反映出他的社会关系网络。

⑤因此,大众传播媒介的效果既非一致的、强大的,也非直接的;个人间的相互影响极大地制约和影响着媒介效果。

社会关系论的基础,是美国传播学家拉扎斯菲尔德、贝雷尔森、卡茨等人的研究成果。他们的研究成果显示:人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左右受众成员对大众传播信息的反应及对创新事物作出采纳与否的决策。

3、认识的连贯论(认知不和谐理论):受众的选择性因素,是帮助受众成员避开与自己固有观念不和谐的信息的骚扰,从而保持心理平衡和认识一贯性的机制。根据这种观点,人们有意识地选择那些

与自己的立尝观点、信仰一致的内容,而对那些不一致的内容则不予注意、回避或不接触,避不开时则通过选择性理解和解释减少其对自己固有观念的冲突。

4、使用与满足理论:受众成员往往接触、理解并住记那些能满足自己需要或兴趣的信息。这些信息可能与他们原有的观点相一致,也可能有悖于固有的观点。

①选择性接触:面对着众多的媒介信息内容,受众成员无法毫无选择地被动地注意所有这些内容并对它们作出反应。他们只能根据自己的不同特点、不同需求,有选择地使用媒介。

②选择性理解(解释):这是指受众对已被接触和感知的大众传媒的

信息所给予的意义,同传播者给予的意义是否一致,而理解的程度对于劝服来说是具有决定性的。

③选择性记忆:受成员对自己所接触、理解的媒介信息,并非能全部长久地印入脑海之中,而只是有筛选地记住一部分内容。

5、认识的连贯论(认知不和谐理论)的解释:受众的选择性因素,是帮助受众成员避开与自己固有观念不和谐的信息的骚扰,从而保持心理平衡和认识一贯性的机制。根据这种观点,人们有意识地选择那些与自己的立尝观点、信仰一致的内容,而对那些不一致的内容则不予注意、回避或不接触,避不开时则通过选择性理解和解释减少其对自

己固有观念的冲突。

6、可获得性(易得性)论的解释:受众成员常常选择那些最易获得、最易吸收的传播内容,并且往往由于某些信息易于获得,自己也没有什么特殊理由拒不接受而记住了这些内容。(应当注意黄金时间的效应)

信息的获得性对受众的信息接收行为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本身受到传播环境的制约。虽然在条件相等的情况下,容易获得的信息较易引起受众的注意,但不宜过于夸大可获得性因素的影响。

7、传播效果的双重含义:①它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②它指传播活动

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不管这些影响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显在的还是潜在的。

8、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

①外部信息作用于们的知觉的记忆系统,引起人们知识量的增加和知识构成的变化,属于认知层面上的效果;

②作用于们的观念或价值体系而引起情绪或感情的变化,属于心理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

③这些变化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即成为行动层面上的效果。

9、常识理论、现场理论、社会科学理论:麦奎尔认为,关于大众传播的效果和影响问题,主要

有三种理论:

①常识理论:即公众通过日常接触和使用传播媒介的直接体验而形成的一些观点和看法。这种理论以舆论的形式对传媒的活动产生影响。

②现场理论:在传媒内部工作的人所持的观点,包括他们对传播活动的目的与性质的理解、信息选择与加工的标准、采编业务技术规程、职业道德规范。这种理论直接支配大众传媒的运营和日常的信息传播活动。

③社会科学理论:从个人、社会与媒介的三者关系出发,通过对媒介活动及其客观结果的定量定性研究而获得的系统知识。它影响公众,传媒工作者,传播的立法、司法与行政。社会科

学的传播效果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在确保大众传媒发挥强大力量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又要对它实行社会制衡,最大限度地防止其可能造成的负面效果。

10、戈尔丁认为大众传播的效果分为四种类型:英国学者戈尔丁以时间和意图两个要素相组合,将大众传播和效果分为四种类型:

①短期的预期效果。包括个人的反应和对媒体集中宣传报道活动的反应两种。前者指特定信息在个人身上引起的认知、态度和行动的变化。后者指的是一家或多家媒介为达成特定目标而开展的说服性宣传活动。

②短期的非预期效果。有个人的自发反

应和集合的自发反应两类。前者指个人接触特定信息后所发生的、与传播者意图无直接关系的模仿或学习行为这些行为可能是有利于社会或反社会的。后者主要指社会上许多人在同一信息的刺激和影响下发生的集合现象。

③长期的预期效果。指就某一主题或某项事业进行的长期信息传播所产生的,与传播者意图相符的累积效果。

④长期的非预期效果。是整个传播事业日常的、持久的传播活动所产生的综合效果或客观结果。

11、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的三个层面:①环境认知效果。②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③社会行为示范效果

12、传

播流程:传播流程是指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代表成果有: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的《人民的选择》,卡兹等人的《人际影响》,罗杰斯《创新及普及》等。

13、政治既有倾向:人们在接触传媒宣传之前已有的政治态度,IPP指数。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提出:在人们就举或其他政治问题作出决定之际,这种决定并不取决于一时的政治宣传和大众传播,而是基本上取决于人们已有和迄今所持的政治态度。

14、选择性接触:受众并不是不加区别地对待任何传播内容,而更倾向于选择那些与自己的既有立尝态度一致或接近

的内容加以接触;这种选择性接触行为更容易在强化他们的原有态度的方向上起作用,而不是导致它的改变。

15、意见领袖:在人们作出决定的过程中,有一些对他们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

16、两级传播:大众传播的影响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个中间环节,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

17、说服性效果研究:受传者的态度沿传播者说服意图的方向发生的变化,是一种纯效果。

18、《人民的选择》:是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1940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围绕大众传播的竞选宣传对选民投票意向的影响所作的一项实证

调查的研究报告。研究人员对调查数据分析后,得出了一系列理论假说。其中得出了意见领袖和两级传播理论理论:大众传播的影响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个中间环节,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

19、信源的可信性效果:传播者决定信息的内容,但从宣传或说服的角度而言,不同的传播者,人们对它的接受程度是不一样的。人们首先要根据传播者本身的可信性对信息的真伪和价值作出判断。可信性包含两个要素:一是传播者的信誉,二是专业权威性。可信性效果的概念说明,对传播者

传播者决定信息的内容,但从宣传或说服的角度而言,不同的传播者,人们对它的接受程度是不一样的。人们首先要根据传播者本身的可信性对信息的真伪和价值作出判断。可信性包含两个要素:一是传播者的信誉,二是专业权威性。可信性效果的概念说明,对传播者来说,树立良好的形象,争取受众的信任是改进传播效果的前提条件。

20、休眠效果:由可信性带来的说服效果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霍夫兰等人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可信度信源的说服效果会出现衰减,而低可信度信源的说服效果则有上升的趋势。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

于信源可信性的负影响,其内容本身的说服力不能得以马上发挥,处于一种睡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可信性的负影响减弱或消失以后,其效果才能充分表现出来。此理论说明:信源的可信性对信息的短期效果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但从长期效果来说,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容本身的说服力。

21、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一面提示是仅向说服的对象提示自己一方的观点或于己有利的判断材料。两面提示是在提示己方观点或有有利材料的同时,也提示对立一方的观点或不利于自己的材料。一面提示能够对己方观点作集中阐述,简洁易

懂,但会使说服对象产生心理抵抗。两面提示给人一种公平感,但理解难度增加,容易造成为对方作宣传的结果。

22、两面提示的免疫效果:拉姆斯丁认为,由于包含着对相反观点说明两面提示就像事先接种牛痘疫苗一样,能够使人在以后遇到对立观点宣传时具有编辑部强的抵抗力。

23、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于材料之中:明示结论呆使观点鲜明,读者易于理解,但易引起读者反感。不作明确结论,则给读者一种结论得自于自己的感觉。此方法容易使文章主旨隐晦,增加理解的困难性

24、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在开展说服性传播活动之际,以什么方式打动对象也是影响传播的重要因素。有两种做法:一是通过冷静地摆事实、讲道理;一是通过营造某种后气氛或使用感情色彩强烈的言辞来感染对方。

25、警钟效果:运用敲警钟的方法唤起人们的危机意识和紧张心理,促成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向一定方向发生变化。敲警钟有双重功效:(1)它唤起人们的注意,促成他们对特定传播内容的接触;(2)它促使人们迅速采取对应行动。但是,敲警钟会给对象带来一定的心理不适,易引起自发的防卫性反应。

所以,敲警钟须掌握分寸,切合实际。

26、拟态环境(李普曼《公众舆论》):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政论家李普曼就在其所著的《公众舆论》一书中,论及拟态环境问题。并首次使用Pseudo-environment一词。拟态环境有如下特点:一方面,拟态环境不是现实环境镜子式的摹写,不是真的客观环境,或多或少与现实环境存在偏离。另一方面,拟态环境并非与现实环境完全割裂,而是以现实环境为原始蓝本。李普曼认为,在大众传播极为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的行为与三种意义上的现实发生着密切的联系:一是实际存在着的不以人的意

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二是传播媒介经过有选择地加工后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即拟态环境),三是存在于人们意识中的关于外部世界的图像,即主观现实。人们的主观现实是在他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而这种认识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经过媒体搭建的象征性现实的中介。经过这种中介后形成的主观现实,已经不可能是对客观现实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产生了一定的偏移,成为了一种拟态的现实。

27、把关人(库尔特卢因):把关人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

理学家、传播学四大先驱之一的卢因率先提出的。他在《群体生活的渠道》(1947年)一文中,首先提出把关(gatekeeping)一词。他指出:信息总是沿着含有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在那里,或是根据公正无私的规定,或是根据守门人的个人意见,对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做出决定。信息传播网络中布满了把关人。

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式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1950年,传播学者怀特将社会学中的这个概念引入新闻

传播,发现在大众传播的新闻报道中,传媒组织成为实际中的把关人,由他们对新闻信息进行取舍,决定哪些内容最后与受众见面。从此,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从人们的不自觉行为成为大众传媒组织的有意操作,在更大范围和程度上或明或暗的影响新闻实践。经怀特、麦克内利等众多学者的深入挖掘研究,最终成为传播学控制分析领域最具科学性的理论之一。

28、传播效果的魔弹论和皮下注射论:媒介本身被认为是根据媒介和媒介内容的控制者的意志,以强大的力量去形成舆论和信念、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并指导人们的行为(

Bauerand Bauer,1960)。核心观点: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为。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宣传心理战的效果研究则进一步促成了这样一种观点:媒介是万能的,可以随心所欲地影响受众,从而产生巨大的传播效果。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几十年内,大众传媒如报刊、电影、广播等迅速发展并普及,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人们普遍认为大众传播具有惊人的强大效果,传播研究者认为

大众媒介具有魔弹式的威力。代表这种观点的理论被称为枪弹论、魔弹论或皮下注射论。这种观点产生的理论背景是当时西方盛行的本能心理学和大众社会理论。本能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正如动物的遗传本能反应一样,是受刺激反应机制主导的,施以某种特定的刺激就必然会引起某种特定的反应。大众社会理论是在孔德、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思想和韦伯等有关工业化社会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他们认为,大众社会中的个人,在心理上陷于孤立,对媒介的依赖性很强,因而导致媒介对社会的影响力很大。

有关这一理论的研究大都是建立在观察基础上的结论,并未经过严密的科学调查与验证。这种理论过分夸大了大众媒介的影响力,同时也忽视了受众对大众传播的自主权的前提。受众是具有高度自觉的主人,他们对信息不仅有所选择,而且还会自行决定取舍。此外,这一理论还忽视了影响传播效果的各种社会因素。传播效果与当时当地的社会环境、媒介环境、群体心态、政治军事经济及文化背景密切相关。不能把传播效果放到真空中去考察。

除此之外,欧洲国家的广告客户、内战时期的独裁国家以及俄国新革命制度对媒介的利用都证实了媒介

万能这样一种观点。人们已经倾向于认为媒介具有非常强大的力量。同时期盛行的本能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也从另一个角度支持了媒介万能的说法。实际上,这种效果观是很片面的,是不分时间和地点,不讲环境条件和对象,将传播效果绝对化和神化的错误观点。

29、两级传播论(拉扎斯菲尔德的《人民的选择》):传播学研究的先驱者之一拉扎斯菲尔德(Paul F、Lazarsfeld)于1940年主持的一项研究发现,在总统选举中选民们政治倾向的改变很少直接受大众传媒的影响,人们之间直接的面对面交流似乎对其政治态度的形成和转变更为关键。通常有关的

信息和想法都是首先从某一个信息源(如某一个候选人)那里通过大众媒介达到所谓的意见领袖(Opinion leader)那里;然后再通过意见领袖把信息传播到普通民众那里。前者作为第一个阶段,主要是信息传达的过程,后者作为第二阶段,则主要是人际影响的扩散。这就是著名的两级传播假设(twoStep flowhyPothesis)。它使人们认识到大众媒介渠道和人际传播渠道在人们信息获取和决策(态度形成和转变以及具体的行动)中的不同角色和作用。在创新的传播扩散中,两级传播模型具有重要的意义。受众对创新的采用由以下阶段组成:认知,说服,决策,使

用和确认。在两级传播模式的诠释下,大众传播在人们的认知阶段具有重要作用;而在说服和决策阶段,人际传播的影响更显著。因此,尽管在技术传播时,受众同时既处身于信息传播的覆盖中,也处身于人际传播的扩散网络中,但两者对于受众采用新技术的影响是不同的。既有前述采用过程阶段上的不同,也有更为复杂的传播行为差别。

30、议题设置:议题设置理论(theagenda-setting theory),它是由美国传播学者麦克姆斯、唐纳德肖最早提出。这种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只要对某些问题予以重视,为公众安排议事日程,那么就能影响公众舆论。议程

:议题设置理论(theagenda-setting theory),它是由美国传播学者麦克姆斯、唐纳德肖最早提出。这种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只要对某些问题予以重视,为公众安排议事日程,那么就能影响公众舆论。议程设置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重要性的判断。特点:1)传播效果分为认知、态度和行动三个层面,议程设置功能假说是这个过程的最初阶段,即认知层面的阶段。2)议程设置功能考察的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的、综合的

:议题设置理论(theagenda-setting theory),它是由美国传播学者麦克姆斯、唐纳德肖最早提出。这种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只要对某些问题予以重视,为公众安排议事日程,那么就能影响公众舆论。议程设置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重要性的判断。特点:1)传播效果分为认知、态度和行动三个层面,议程设置功能假说是这个过程的最初阶段,即认知层面的阶段。2)议程设置功能考察的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的、综合的

31、沉默的螺旋(诺依曼):沉默螺旋概念最早见于1974年在《传播学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这个假说由三个命题构成:①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②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③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诺依曼通过沉默的螺旋理论,重新提示了一种强有力的大众传播观:

①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②经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

作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

③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的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

不足:①假说中所强调的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不应是一个不变的常量,而应是一个受条件制约的变量。

②多数意见的压力以及对它的抵制力,按照问题的类型和性质应有程度上的不同。

③多数意见社会压力的强弱受到社会传统、文化以及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

④由于它在说明舆论

的形成过程之际极力强调多数或优势意见的压力,以至到忽略了舆论的变化过程和少数派的作用。(要注意中坚分子的作用)

沉默的螺旋假说的重要意义:

①它把对舆论形成过程的考察从现象论的描述引向了社会心理分析的领域,强调了社会心理机制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

②它强调了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并正确地指出了这种影响来自于大众传播营造意见环境的巨大能力。

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特点:

①这个假说中的舆论与历来的舆论概

念不同。诺依曼认为只有那些被认为是多数人共有的,能够在公开场合公开表明的意见才能成为舆论。此理论强调舆论的社会控制功能,诺依曼在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中说明:舆论是个人感知社会变化、调整自己行为的皮肤又是维持社会整合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像作为容器的皮肤一样,防止由于意见过度分裂而引起社会解体。

②从传播效果研究的角度而言,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大众传播具有强大的社会效果和影响。

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这个观点强调了舆论的社会控制功能,它是由诺伊

曼提出的。在她看来,舆论在双重意义上是我们的社会皮肤:它是个人感知社会意见气候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环境适应行为的皮肤同时,它又在维持社会整合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就像作为容器的皮肤一样,防止由于意见过度分裂而引起社会解体。

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发展和意义:沉默的螺旋理论是传播效果理论重新回归到强大效果论的代表理论之一,虽然到目前为止对于这一假说的普遍性尚未达成一致的看法,但正如麦奎尔所指出,沉默的螺旋所描述的意见形成的过程,在一定条件几乎必然出

现。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的是大众传播媒介所具有强大的社会效果,但它更能体现的似乎是在人际传播影响下社会舆论的形成过程。华盛顿州立大学的Patricia May、David Domke、Keith Stamm三位教授在针对沉默的螺旋理论进行调查研究后撰文指出:个体是否愿意发表真实的观点与微观意见气候(micro-climate),即家人和朋友这个舆论圈的联系最为密切。个体因为害怕在这个群体范围内由于发表不同意见被孤立而保持沉默或者附和的可能性更高。个人意见主要是保持与这个群体范围内意见的一致而不是和整个社会意见环境的一致。

此外,多位学者也对该理论的重要前提个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而导致趋同行为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意见。虽然沉默的螺旋理论在很多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考查和研究,但它在效果研究中的意义也是十分明显的:该理论集中讨论的是舆论形成问题,它一方面强调了社会心理机制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同时也指出了大众传播媒介对舆论的强大作用。

32、培养分析或数化分析:美国学者G格伯纳等在实证考察的基础上提出培养分析理论,他们认为,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

:美国学者G格伯纳等在实证考察的基础上提出培养分析理论,他们认为,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影响,由于大众传媒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心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出现很大的偏差。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过程它在不知不觉中制约人们的现实观。格伯纳认为,大众传播不仅是现代社会的故事讲解员,而且是缓和社会矛盾冲突的熔炉,是维护现存制度的文化武器。培养分析一方面肯定共识是社会作为一个

:美国学者G格伯纳等在实证考察的基础上提出培养分析理论,他们认为,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影响,由于大众传媒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心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出现很大的偏差。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过程它在不知不觉中制约人们的现实观。格伯纳认为,大众传播不仅是现代社会的故事讲解员,而且是缓和社会矛盾冲突的熔炉,是维护现存制度的文化武器。培养分析一方面肯定共识是社会作为一个

培养分析的核心观点:传播内容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这些倾向通常不是以说教而是以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传达给受众的;它们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于潜移默化之中。

社会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和发展下去,就需要社会成员对给社会有一种共识,也就是客观存在的事物,重要的事物以及社会的各种事物、各种部分及其相互关系要有大体一致或接近的认识。

33、媒介即讯息:就是说从长远的角度看,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并不是各个时代的媒介所提示给人们的内容,而是媒介本身。换句

话说,人类只有在拥有了某种媒介之后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媒介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影响了我们理解和思考的习惯(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2000)。因此,对于社会来说,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媒体所传播的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郭庆光,1999)。《理解媒介》是传播学研究领域最有影响的媒介研究学者、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麦克卢汉的成名作。在这本书里,作者首创了当今习以为常的术语媒介,提出了今天的媒介研究者津津

乐道的概念地球村、信息时代,阐述了媒介即信息、媒介是人的延伸、热媒介与冷媒介的学术观点。

媒介即讯息,这是麦克卢汉在《媒介即讯息》中提出的概念,是对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高度概括,其含义是: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即人类有了某种媒介才能从事与之相应的传播或其他活动,因此,真正有意义的、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们所开创的可能性及其带来的社会变革。

在麦克卢

汉看来,每一种新媒介产生都开创了社会生活和社会行为的新方式、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

麦克卢汉的理论带有很大的极端性和片面性。主要表现在:

(1)在他的理论中,媒介技术是社会变革和发展惟一的决定性因素,这就忽略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等各种复杂的社会因素的作用

(2)在过度重视技术的同时,没能充分认识到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3)其理论立足于媒介工具对中枢感觉系统的技术性影响,并试图以此来解释人类的全部行为,也是非常片面的。

34、权力的代言人:阿特休尔在《权力的媒介》一书中所言

,新闻媒介具有天然的政治属性,是统治阶级用以维护现存制度的工具,是实行社会控制的手段。此书对自由主义理论与社会责任学说的主要区别作了评断。即:自由主义理论主张新闻媒介应完全自由,不受任何约束,而社会责任论则认识到不受限制的自由会带来危险。

35、伊尼斯与波兹曼的媒介哲学

帝国与传播,这是加拿大传播学派开山祖师哈罗德英尼斯一部著作的名字。何谓帝国?何谓传播?英尼斯自己并没有下定义。译者何道宽解释道:他研究的传播,是媒介的发轫、流布、变异、互动、特质、偏向sbquo;他笔下的帝国有两个意思,一是作

帝国与传播,这是加拿大传播学派开山祖师哈罗德英尼斯一部著作的名字。何谓帝国?何谓传播?英尼斯自己并没有下定义。译者何道宽解释道:他研究的传播,是媒介的发轫、流布、变异、互动、特质、偏向sbquo;他笔下的帝国有两个意思,一是作为政体的大型国家,二是泛指大型的政治组织。在英尼斯看来,传播媒介可以分为倚重时间的媒介和倚重空间的媒介,帝国也可以分为倚重时间的帝国和倚重空间的帝国,即宗教帝国和政治帝国。倚重时间的媒介,如羊皮纸、黏土和石头,性质耐久,有利于宗教的传承、维持宗教帝国的统治权威;倚重空间的

帝国与传播,这是加拿大传播学派开山祖师哈罗德英尼斯一部著作的名字。何谓帝国?何谓传播?英尼斯自己并没有下定义。译者何道宽解释道:他研究的传播,是媒介的发轫、流布、变异、互动、特质、偏向sbquo;他笔下的帝国有两个意思,一是作为政体的大型国家,二是泛指大型的政治组织。在英尼斯看来,传播媒介可以分为倚重时间的媒介和倚重空间的媒介,帝国也可以分为倚重时间的帝国和倚重空间的帝国,即宗教帝国和政治帝国。倚重时间的媒介,如羊皮纸、黏土和石头,性质耐久,有利于宗教的传承、维持宗教帝国的统治权威;倚重空间的

英尼斯他心目中的传播实质上有两个意思,一是时空的偏向性,二是媒介形态的演化,前者是他的理论基础,因而论述比较详细,后者并非他的主要观点,却是一条贯穿整套理论的线索。麦克卢汉接受并发挥了英尼斯关于时空偏向性的思想,提出了声觉空间 和视觉空间的新概念。麦克卢汉的一个不同之处在于他进而把焦点从人体外在的时空转向了人身上的感官知觉,这就是著名的媒介即人体的延伸的观点。在媒介形态演化方面,麦克卢汉提出了媒介四定律或四效应放大、过时、再现和逆转,这被誉为他的天鹅绝唱。加拿大学派第三代旗手保

罗莱文森在媒介形态演化理论上做出了新的贡献,他的人性化趋势理论强调了人的主动性,认为人能够主动去选择和改进媒介,一切媒介都是补偿性媒介,能补救过去媒介的不足,使媒介人性化。按照莱文森的思路,不但麦克卢汉可以发展为数字麦克卢汉,而且英尼斯也可以发展为数字英尼斯:数字时代的网络媒体在空间偏向上不但能把地球村完全连为一体,而且开拓了一个崭新的赛博空间而在时间偏向方面,网络媒体的超时空特性打破了传统的线性时空观,虚拟社区中的人们可以在同一场景中非同步对话,从而创造了一种新的

口语传统。从此来看,加拿大学派对媒介技术确有深入的研究,英尼斯甚至可以被看作是传播学媒介分析的先驱。

英尼斯认为,文明的兴起、衰落和占支配地位的传播媒介息息相关;一切文明都是靠对空间领域和时间跨度的控制而存在的,与之相关的是,任何传播媒介不是具有长久保存的倾向性,便于对时间跨度的控制,便是具有远距离运送的倾向性,便于对空间领域的控制,二者必居其一,他把前者称为偏倚时间的媒介,把后者称为偏倚空间的媒介。

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一书中所阐述的主题。波兹曼认

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一书中所阐述的主题。波兹曼认为,后工业化时代的文化正驱使我们倒退到一个与蒙昧的中世纪没有多少差别的时代,因为在文字(字母)出现以前,儿童与成人都是依靠同一种传播媒介口口相传来获取知识。当时虽然也有儿童,但并不存在童年这个概念。波兹曼在书中旁征博引从童年这个概念的起源开始,论证了这个概念的出现不过是近几百年的事。印刷机的发明使原来把持在僧侣教士、抄书匠手中的秘密流传入贫民百姓之中。这时,识字能力便成为区分成人和儿童的最强有力的分水岭。成人因为有识字能力,所以能够获

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一书中所阐述的主题。波兹曼认为,后工业化时代的文化正驱使我们倒退到一个与蒙昧的中世纪没有多少差别的时代,因为在文字(字母)出现以前,儿童与成人都是依靠同一种传播媒介口口相传来获取知识。当时虽然也有儿童,但并不存在童年这个概念。波兹曼在书中旁征博引从童年这个概念的起源开始,论证了这个概念的出现不过是近几百年的事。印刷机的发明使原来把持在僧侣教士、抄书匠手中的秘密流传入贫民百姓之中。这时,识字能力便成为区分成人和儿童的最强有力的分水岭。成人因为有识字能力,所以能够获

意识形态的解释:意识形态并非由统治阶级加诸被统治阶级之上,而是一个实践中不断被复制与重组的过程,也就是人们思考、行动及了解自身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个过程。

两个非常著名的经典的心理学实验为群体压力与趋同心理的研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一个是社会心理学家谢里夫所作的自动移动光效果研究(1936,1937),这个研究的生理基础是人的神经系统对昏暗灯光会过度补偿,从而对静止的灯光产生移动错觉的心理现象,对此,被试并不知晓。研究人员让被试分别在个人和群体两种情境下对移动的距离作出判断。结果发现,虽然最初个人环境下的判

断彼此差异很大,但随着在群体情景中实验的进行,个人对自己的判断不断的调整和修正,最后愈来愈接近群体判断结果的平均值,并且这个判断标准会固定下来,并在以后的判断中发挥作用。这个实验结果显示了在模糊情境下群体依赖、群体压力的存在和群体规范的形成,同时显示,群体的影响或者说压力能够超越群体的存在,出现在没有群体的环境中。谢里夫的研究让我们看到了群体压力和群体规范对人们的认知行为所具有的巨大影响力。另一个经典的实验是社会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所作的线段实验(1955-1956)。与第一个实验不同的是这次实验

断彼此差异很大,但随着在群体情景中实验的进行,个人对自己的判断不断的调整和修正,最后愈来愈接近群体判断结果的平均值,并且这个判断标准会固定下来,并在以后的判断中发挥作用。这个实验结果显示了在模糊情境下群体依赖、群体压力的存在和群体规范的形成,同时显示,群体的影响或者说压力能够超越群体的存在,出现在没有群体的环境中。谢里夫的研究让我们看到了群体压力和群体规范对人们的认知行为所具有的巨大影响力。另一个经典的实验是社会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所作的线段实验(1955-1956)。与第一个实验不同的是这次实验

36、地球村 :这是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中提出的概念。他认为,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 在原始社会,口语是主要的传播媒介,由于听力的物理限制,人们必须生活在小空间的部落群体中,相互保持着近距离的密切联系。文字和印刷媒介产生后,人类由耳朵的社会转向了眼睛的社会,由于交往和传播不再以物理空间的接近性为前提,人与人的关系变得疏远,部落社会便发生了解体。电子媒介尤其是电视的普及再次改变了这种情况,它们把遥远的世界拉得很近,人与人之间的感觉距离大大缩小,于是

人类在更大的范围内重新部落化,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新的地球村。 无论在国际政治、经济还是跨文化交流领域,地球村已成为形容当今世界的一个普遍的概念。

37、媒介即人体的延伸 :这是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中提出的概念。他认为,媒介是人的感觉能力的延伸或扩展。 印刷媒介是视觉的延伸,广播是听觉的延伸,电视则是视听觉的综合延伸。每种媒介的使用都会改变人的感觉平衡状态,产生不同的心理作用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反应方式。这个观点说明,不同的媒介具有不同性质的社会影响,但它并不

是严密的科学考察的结论,而是建立在洞察基础上的一种思辨性的推论。

38、热媒介和冷媒介 :这是麦克卢汉关于媒介分类提出的两个概念。

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收者不需要动用更多的感官和思维活动就能理解。冷媒介传递的信息少而模糊,在理解之际需要更多的感官和思维活动的配合。

例如,一张照片是清晰的,而一幅漫画中的形象比较模糊,需要人进行联想和思考。前者属于热媒介,而后者属于冷媒介。热媒介和冷媒介的分类本身并没有

多少科学和实用价值,重要的是它给我们的启示:不同的媒介作用于人的方式不同,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也各具特点,研究媒介应该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

39、电视人:这是日本学者林雄二郎在将印刷媒介环境和电视媒介环境中完成社会化过程的两代人加以比较后提出的概念,强调电视对现代人社会化过程的巨大影响,是对现代人行为方式特征的一种概括。电视人指的是伴随着电视的普及而诞生和成长的一代,他们在电视画面和音响的感官刺激环境中长大,是注重感觉的感觉人,与在印刷媒介环境中成长的他们的父辈重理性、重视逻

辑思维的行为方式形成鲜明的对比。

同时,由于收看电视是在背靠沙发、面向荧屏的狭小空间中进行的,这种封闭、缺乏现实社会互动的环境,使得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养成了孤独、内向、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社会责任感弱。

40、容器人: 这是日本学者中野收用来描述现代人行为特点的概念。 他认为,在大众传播特别是以电视为主的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现代日本人的内心世界类似于一种罐状的容器,这个容器是孤立的、封闭的;容器人为了摆脱孤独状态也希望与他人接触,但这种接触只是一种容器外壁的碰撞,不能深入到对

方的内部,因为他们相互之间都不希望对方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于是保持一定距离便成了人际关系的最佳选择。

容器人注重自我意志的自由,对任何外部强制和权威都不采取认同的态度,但却很容易接受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他们的行为也像不断切换镜头的电视画面一样,力图摆脱日常繁琐性的束缚,追求心理空间的移位、物理空间的跳跃。 该概念强调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对个人社会化和人格形成过程的影响。

41、媒介依存症: 这是现代人一种社会病理现象,其特点是:过渡沉迷于媒介接触而不能自拔;价值和行为选择一

切必须从媒介中寻找依据;满足于与媒介中的虚拟社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孤独、自闭的社会性格等等。

42、他律性欲望主义:这是日本学者佐藤毅关于电视媒介对社会价值和消费文化的影响的一种批评观点。

他认为,电视本身就是人们的欲望追求的对象,而且还是唤起和引发人们新的欲望的媒介,它把充满诱惑力的商品世界以鲜明的色彩、影像以及丰富的意境展示在人们面前,直接刺激了他们对这些商品的占有欲和享乐欲。

这样,尽管日本社会中依然存在着阶层或收入的差别,却出现了整齐划一的追求奢侈化的倾向,而在这个过程

中,日本人的价值观也发生了变化,由勤劳、节俭和对社会的奉献价值,转向了个人主义的享乐和充欲价值。佐藤毅将这种现象称为他律性欲望主义,认为正是这种由媒介引发的欲望主义导致了日本人的自私化。

推荐阅读》》》

【2017年传播学考研常考名词解释汇总(二)】相关文章:

2017省考备考之路,你出发了吗

2017江西公务员考试怎么报名

2017江西公务员考试网上报名

2017山西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和定极值问题

政法干警考试申论热词分析:“护校安园”

公务员考试历年联考真题答案及解析汇总

公考法律知识专题之法理学(二)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南:总成绩(综合成绩)的计算方式

2017省考行测解题窍门:巧使优限法

2017省考行测数学运算备考辅导:不定方程

推荐栏目阅读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专业课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