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专业课 >新闻学概论考研复习笔记之新闻的功能效果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新闻学概论考研复习笔记之新闻的功能效果

2016-09-28 | 网络

2017考研已经进入百日冲刺阶段,对于此阶段的复习同学们应将重点放在笔记与知识点干货上,查字典公务员考研为备考新闻传播学的考生准备了李良荣《新闻学概论》全面复习笔记,同学们可以对照笔记复习啦~

第八章 新闻事业的功能与效果

第一节 新闻事业的一般功能

事物有什么样的特性就决定了该事物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新闻事业对社会所发挥的作用有五种:

一、沟通情况,提供信息

人们接触新闻媒介,第一个目的是为了有用的信息,了解客观世界的变动。新闻媒体是依赖沟通情况,传递信息而生存的。沟通情况、提供信息是新闻媒体第一功能。新闻媒体的其他功能都依附在提供信息基础上。

新闻媒体沟通信息,是保持政治稳定,社会稳定的一个最有效手段。新闻媒体的信息沟通是民主政治建设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主要是两方面提供信息:一是世界的最新变动,二是公众最关心的社会现象。实现沟通情况,提供信息的功能,不但通过刊登大量新闻,还通过评论和广告。

二、进行宣传,整合社会

新闻媒介的宣传作用是通过反映、影响、引导社会舆论来实施的。新闻事业的宣传通过社会舆论获取力量,又通过宣传来形成新的社会舆论,从而来影响、控制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三、实施舆论监督

国家,市场经济,社会生活

四、传播知识,提供娱乐

不是教科书。它们所传播的知识,主要是和人们当前的生活、生产、工作有密切关系的,以及科学技术上的新发现等,从而使人们不断了解人类社会科学文化的发展。

五、作为企业,赢得利润五种作用详见P155

任何一种新闻传播工具都可以发挥上述五种作用,但是新闻媒体的特性也限制了任何一种新闻传播工具发挥作用的范围。

不能代替法院、党政部门、行政业务部门和学校。

第二节 新闻媒体的正效应与负效应

教育水平越低的人,受到这种消极影响越大。

一、新闻媒介把整个世界呈现在人们眼前,但新闻失实、信息污染干扰误导受众

二、新闻媒介联结了世界,却淡漠了人际关系

新闻媒介把个人和社会联系起来,增强了各国、各地区人民的彼此了解和交流。但是社会的细胞每个家庭之间封闭起来,人和人之间的亲身交往被人机交流取代,人际交往日益淡漠。也拆散了家庭内部。

三、丰富了知识,却降低了思考能力

广播电视所传播的知识零碎而不系统,肤浅而不深刻。人们无所不晓,却一无所长。一个人每天有五六个小时被电视牵着鼻子走,无法独立思考。绝大部分电视观众都是为了求得轻松,调节身心,变成了思想懒汉。电视控制了受众的思想,这就可能使受众的思想趋于简单化。

四、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却诱发了个人的无限欲望

  古代人纵向比较(历史对比),现代人横向比较,从而从安于现状到不满现状,最后改变现状。

  积极变化:不再墨守陈规,立志改革,锐意进取。不敢固步自封,赋予人们紧迫感,加快了社会前进的节奏。

  消极:诱发个人不切实际的求名、求利、求享乐的欲望。这种诱惑使一些人铤而走险,或者由于个人欲望得不到满足而发牢骚,成为社会不安定的潜在威胁。

  五、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却污染了社会空气

  大大加快了社会民主化的进程,加强了经济的横向联系。黄色新闻、色情片、凶杀片等导致了犯罪率的上升。

  第三节 新闻媒体的功能定位

  新闻媒介的功能定位和受众定位是筹划、设计新闻媒介两项最主要的工作。媒介的五大功能是客观存在的,而新闻媒介的功能定位则是该新闻媒介的实际主持人主观决定的。基本有五种:

  1、信息+宣传+赢利型的新闻媒介

  政企合一型新闻媒介。中国各级党委机关报都是这个类型。 2、信息+赢利型的新闻媒介

  (1)提供各种各样的信息。《参考消息》,CNN的全新闻频道 (2)以提供某一类或几类信息为主。《经济参考》,《中国证券报》

  3、消闲+服务+赢利型的新闻媒介

  基本是大众化通俗报纸以及一批电台、电视台。世界上绝大部分的晚报、都市报都是这种类型。

  4、知识+赢利型的新闻媒介

  数量少,中国大部分科技报属于这一类。

  5、纯宣传型的新闻媒介

  世界上所有的对外广播电台都属于这一类 如何定位:

  从新闻媒介内部讲,主要是新闻媒介主持人所制定的方针以及从业人员的素质。从外部讲,主要是一个区域内媒介构成和受众的状况。

  第四节 新闻媒介的传播效果

  新闻媒介的传播效果指的是新闻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对受众的思想、态度和行为所产生的实际影响。西方学者对新闻媒介传播效果的研究经历过三个阶段:强效果弱效果适度效果

  第一阶段:早期的强效果理论(1940年以前)

  魔弹论。二战前后的宣传战和围绕它进行的宣传研究导致的。 第二阶段:中期的弱效果理论(40--60年代)

  个人差异成为当时心理学研究的焦点。社会类型及其行为成为社会学家关注的中心。霍夫兰的说服宣传效果研究。

  第三阶段:适度效果理论(从70年代开始)

  强弱效果论的几个特点:(1)效果主要是发送人预期的结果(2)它们是短期的,或者说是即时的(3)它们必然与个体的态度、信息或行为的改变有关(4)它们相对来说又是非间接的。实际上,效果这一概念本身就暗示了一种过于简单化的倾向。

  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学者们开始修正传统的观点,探讨新闻媒介与整个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以及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关系,着重研究媒介长期的、无计划的、间接的以及对集体产生的而非个体产生的影响。

  批判学派:第一,应重视广大受众的利益需求。第二,效果研究必须和社会各种因素联系起来。

  目前,西方新闻媒介效果研究有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三个角度:

  一、从心理学角度提出的理论

  1、魔弹论

  受心理学中刺激反应论影响。

  2、选择性理论

  克拉珀:受众心理倾向性必导致受众对传播者和传播信息的选择。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

  3、使用与满足模式

  这是以受众为中心,从受众利用媒介的动机和目的是否满足来衡量媒介效果的理论。它与从传播者的角度研究理论的效果完全不同。

  几种目的:(1)消愁解闷(2)人际关系(3)确认自我(4)监视环境

  二、从社会学角度提出的理论

  1、二级传播理论

  拉扎斯菲尔德及其同事提出。舆论领袖。二级传播:大众传媒舆论领袖受众。由此揭示了人际传播在大众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2、含义论

  含义论把行为当做内心理解的产物,也就是说,个人行为是个人对我们文化具有共同解释的符号、形象或事物的意义理解的产物。

  三种世界真实:第一个是客观世界真实,第二个是媒介通过连续不断报道而呈现的世界真实,第三个是受众内心存在的世界真实。

  受众的行为是从其内心对世界的理解出发的。而受众内心存在的世界真实,一方面来自对客观世界的亲身感受,另一方面则深深受到媒介的影响。

  3、模式示范论

  这种理论认为,大众传播能描述模式化的行为。也就是说,媒介内容对受众的行为具有模式化的示范效果。

  三、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提出的理论

  1、议题设置理论

  议题设置是指新闻媒介选择并突出报道某些内容,从而使这些内容引起公众的注意和重视。

  2、创新扩散理论

  该理论主要研究大众传播对新技术、新观念推广所发挥的作用。 罗杰斯,四个阶段

  知晓:个体意识到创新的存在;

  劝服:个体对创新形成一种赞成或反对的态度

  决策:个体从事于导致对采纳或拒绝创新做出选择的行动;

  证实:个体谋求加强他已作出的创新决策西方学者一般认为,大众传播在知

  晓劝服两个阶段可以发挥相当的影响力;而对决策证实的影响力很小。

  第五节 我国新闻媒体的任务和作用

  党和人民的喉舌这一特性决定了我国的新闻事业有着特殊的作用和任务。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新闻媒介的基本任务是: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具体是:

  (1)向人民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国家法律、法令; (3)监督党和国家工作人员; (4)成为党和人民之间的桥梁;

  (5)传播知识,提供全方位信息,做好服务工作; (6)做好对外宣传、报道。

  勤奋是成功的可靠保证,在考研这条路上不到最后时刻,永远不要放弃;不到最后胜利,永远不要掉以轻心。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查字典公务员考研为广大学子推出2017考研秋季集训营、精品网课系列备考 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 解咨询。同时,查字典公务员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推荐阅读》》》

  2017新闻传播学考研新闻学概论全面复习笔记

  2017考研冲刺外国新闻史疯狂背诵核心考点

【新闻学概论考研复习笔记之新闻的功能效果】相关文章:

政法干警考试申论热词分析:“在线教师”

2017安徽铜陵市义安区招聘市容协管员递补体检合格名单公示

什么是国家公务员?国家公务员的范围是什么?

申论作文指导:审题!你真的审清题了吗?

公考资讯每周速递习题(第十期)

申论考试知识储备:《习近平用典》精析

2017省考行测技巧:不定方程的解题技巧

2017陕西公务员申论文章写作技巧:五“要”字诀

行测数量关系考点讲解:立体几何之方块问题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擅借外力让复习更轻松

推荐栏目阅读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专业课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