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专业课 >传播学教程考研复习笔记之社会心理与舆论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传播学教程考研复习笔记之社会心理与舆论

2016-10-17 | 网络

《新闻学导论》是新闻传播学考研的参考书目之一,它阐释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现象,注重概念的明晰性和理论的系统性,对现代信息社会中的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以及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领域中的主要理论问题进行较为全面的阐述、分析和梳理。本书内容比较多,知识点比较散,因此在冲刺阶段的复习拥有一本复习笔记是很必要的,下面是传播学教程复习笔记。

第十二章 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

第二节 大众传播、社会心理与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

一、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概要

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 德国女社会学家 《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

三个命题:

①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为了防止因孤立而受到社会惩罚,个人表明自己的观点之际首先观察周围的意见环境,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和优势意见时,倾向于大胆表明自己的观点,反之则迫于环境压力转向沉默或附和。

②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使优势意见更强大,这反过来又迫使更多的持不同意见者转向沉默。如此循环形成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任何多数意见、舆论、流行和时尚的形成,背后都存在这样的机制。

③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影响和制约舆论。

a.舆论的形成不是公众理性讨论的结果,而是意见环境的压力作用于人们怕孤立的心理,强制人们对优势意见采取趋同行动这一非合理过程的产物。

b.社会群体和大众传播是人们判断意见环境(周围意见的分布情况)的主要信息源,后者影响更大。

c.传媒对人们环境认知产生影响的因素有三个:多数报道内容高度类似共鸣效果;同类信息传播时间上的持续性和重复性累积效果;媒介信息的抵达范围空前广泛遍在效果。

要点:

① 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② 经大众传媒强调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认知;

③ 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和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

二、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特点

沉默的螺旋是考察大众传播与社会舆论的关系的理论。

特点:

(一)舆论(public opinion)观

舆论

  第一种,是政治哲学的观点,是共同体的最高意志,是民主政治的基础 。传统政治学和舆论学认为,舆论是一种社会合意,它的产生是一个问题出现社会讨论合意达成的理性过程。

第二种,是社会学的有机体概念,即认为舆论不是个人的意见的简单集合,而是社会互动的有机整体。

第三种,是行为科学的观点,它或多或少的把舆论看作是简单的相加,其中的多数意见便被看作舆论。

第四种,社会心理学的观点,舆论是一种社会控制的机制。舆论未必是事实上的多数意见,但至少是表面上的或人们感觉中的多数或优势意见,它通过人们的从众心理来制约个人的行为,因而起着社会控制的作用。

舆论未必是事实上的多数意见,但至少是表面上的或人们感觉中的多数或优势意见,它通过人们的从众心理制约个人的行为,因此起着社会控制的作用。

舆论是我们社会的皮肤

双重意义:

① 舆论是个人感知社会意见气候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环境适应行为的皮肤

② 它在维持社会整合方面作用重要,就像作为容器的皮肤一样,防止由于意见过度分裂而引起的社会解体的皮肤。

(二)效果观

强调大众传播具有强大的社会效果和影响,这种强大影响不仅不止于认知阶段,而是包括了认知判断意见行动的全过程,具有创造社会现实的力量。

三、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研究和评价

意义:

① 把对舆论形成过程的考察从现象论的描述引向社会心理分析领域,强调社会心理机制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这是传统舆论学忽视的;

② 强调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并正确指出这种影响来自大众传播营造的意见环境的巨大能力;

③ 对媒介的赋予地位功能、大众传播的公开性和普遍性、报道内容的类似性累积性以及由此带来的选择性接触的困难性所作的分析,对重新评价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争议:

  ①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其理论前提上强调的对社会孤立的恐惧(趋同行为的动机)不应是个绝对常量,应是受条件制约的变量;

  ②多数意见的压力及对它的抵制力依问题的类型和性质应有程度上的不同(有关社会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问题多数意见可产生强大压力,技术性、程序性问题却未必有效,争议问题与自己是否有直接利害关系也有影响);

  ③多数意见社会压力的强弱受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单一民族、保守传统社会、安定时期,多数意见压力巨大;多民族、开放社会、社会混乱则作用不大);

  ④ 忽略舆论的变化过程和少数派的作用。

  勤奋是成功的可靠保证,在考研这条路上不到最后时刻,永远不要放弃;不到最后胜利,永远不要掉以轻心。为了方便大家学习,查字典公务员考研为广大学子推出2017考研冲刺集训营、专业课一对一、乐学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还会根据每年的考研大纲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哦~欢迎各位考生了 解咨询。同时,查字典公务员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推荐阅读》》》

  传播学教程查缺补漏复习笔记大全

  2017新传新闻学导论考研出题点汇总笔记

【传播学教程考研复习笔记之社会心理与舆论】相关文章: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希望药家鑫案再没有“如果”

【政策解读】“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六大亮点

【时政大事记】李克强主持会议:建立法治化市场化去产能机制

公务员法解读:如何理解二级申诉制度

申论热点:社会诚信与征信体系建设

政法干警考试申论热词分析:“降低社保费率”

申论热点:“海外安保”如何跟上走出去步伐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80后”渐成流动大军主角

2017国考公务员考试什么人能免费报名

推荐栏目阅读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专业课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