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上海公务员 >备考资料 >时事政治 >时政热点:国考冷热不均的正常与不正常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时政热点:国考冷热不均的正常与不正常

2015-10-21 | 网络
导语:查字典公务员时事政治频道时间发布每日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并提供时事政治热点政策解读、理论观察、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今天我们关注--时政热点:国考冷热不均的正常与不正常。

又到国考季。据媒体报道,为期10天的2016年度国考报名如今已过半程,截至19日17时的统计数据显示,已有超过32万人报名本次国考,最热岗位竞争比达1430:1,不过,仍有1300余岗位至今仍无人报考。两个对立数据放在一起,如此冷热不均,想要不成为谈资,都没有可能。(相关报道见A9版)

从冷热不均中,有人解读出,大家考公务员不是奔着为人民服务,而是工作稳定,社会地位,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没什么想法,更别说为人民服务。这样的观点,过于绝对化。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如果是你,恐怕也会选择具有相对优势的职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能简单用所选岗位冷热,来衡量和判断一个人的素养。

任何一种职业选择,只要在法律和道德框架内,都应该得到尊重和祝福。就跟高考一样,人们总是选择那些更有竞争力的学校,这没什么可以指责的。考生有选择权,如果岗位冷热不均,是因为考生倾向性选择造成的,就只能接受,这种选择也再正常不过。但如果是岗位本身造成的,则需要引起重视。

分析一下,岗位冷热不均的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含金量,也就是岗位本身的吸引力问题。受到冷落的岗位,基本在风景、前景、钱景这三景上,都不尽如人意,没有什么竞争力。从风景上讲,地区差异是客观的,这无法避免;但前景和钱景上的差异,一个是发展前途问题,一个是工资收入问题,却是可以弥补的。

岗位之间不可能实现绝对的平均主义,但如果不同岗位之间,存在着过大的差距,却是不容小觑。让生活在蓝天下的每一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也包括公务员在内。如果一个人长期在基层工作,在艰苦岗位奉献,不仅得不到制度救济,反而收入不高、前途逼仄,这显然是大问题。特别是当下,公务员收入基本阳光化,为什么像海关这样的部门,始终给人有肥水的感觉?风景不好,也可以前景钱景补偿。如果建立起了科学的补偿机制,何至出现岗位两重天?

还有一个则是门槛度。有网友提出,很多受到冷落的岗位,自己其实挺有兴趣,但由于门槛过高,没有报考资格,只能望岗兴叹。任何一种选拔性考试,都希望好中选优,但门槛设置是一门科学。如果门槛太高,则可能把人才阻挡在外,而且会助长当前愈演愈烈的重经验轻潜力、重学历轻能力的社会倾向。

有专家曾经表示,目前大多数公务员岗位,其实具有大专文凭就可以胜任了。拿学历来说,高学历与高能力结合,这才有意义。如果只看文凭,那么直接面向博士、硕士,直接对接985、211高校,又何必再组织考试呢?其实,把门槛稍微定低一点,并不妨碍招录高层次人才。如果我们认可高学历等于高能力的话,那么这种能力,就可以通过考试体现出来;如果笔试和面试,两次考试,都不能考出能力,那就是考试本身存在问题。人们可能愿意接受给高学历人才适当加分,但也希望给更多有理想有能力的年轻人,提供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机会。把门槛设置得太高,年轻人可能折翼一个梦想,国家可能失去一个人才。

国考冷热不均,有正常也有不正常。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给不正常把把脉、治治病。而且,由于公务员考试具有的导向和示范作用,这么做也是给社会做榜样。

【时政热点:国考冷热不均的正常与不正常】相关文章: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大雾天里的“宏观”与“微观”

时政热点:国考冷热不均的正常与不正常

申论热点:突击花钱,真是“预算”惹的祸?

黑龙江政法干警申论热点:健康中国建设

事件现象性热点:政府机关建微博与民交流

热点评论:公务员为何成求职首选

申论热点:医改进入“深水区”

时政热评: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申论热点:楼市调控不能放松

内蒙政法干警申论热点:经济发展与就业稳定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