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青海公务员 >备考资料 >申论 >文章写作 >申论每周一练:精准扶贫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申论每周一练:精准扶贫

2015-06-29 | 网络

【练习题】

最近,通过媒体的报道,中西部地区的一些贫困角落令人心情沉重:1年最多吃3顿肉;家里连一面严格意义上的墙壁都没有;所谓的门就是一块由竹篾编成的板不少适龄儿童上不了学日前,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召开座谈会,就加大力度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提出四个切实要求,特别强调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

请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逾7亿人摘掉贫困帽子,中国式扶贫道路对人类减贫事业贡献巨大。与过去相比,贫困面大幅缩小了,但现在面对的,是那些底子最薄、条件最差、难度最大的硬骨头。随着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节点不断迫近,扶贫工作进入了攻坚拔寨的冲刺期,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可谓形势逼人,形势不等人。

【分析当前的形势:前期扶贫效果很好,但是还有一些硬骨头,回应了材料内容。】

从各地实践看,在吃透当地情况的基础上,搞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常常成效明显。而搞大水漫灌、一刀切的地方,往往事与愿违。在一些地方,市场行情没摸清,本地特点又没把握住,通过行政力量,一窝蜂地兴起养兔热、种植热,结果在市场上栽了跟头,群众不但没富起来,还让大量投入打了水漂。可见,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意愿,才能避免花架子,找到脱贫的金点子。

越是艰巨的任务,越要讲究科学施策、有效应对。精准扶贫,正是扶贫工作科学性的体现。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制胜之道也在于精准。

【当前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大水漫灌,一刀切。并就此提出扶贫的方向:精准扶贫。】

给钱给物,只能解一时之困,合理安排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恢复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才能断掉穷根、开掘富源。扶贫工作绝对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扶贫方式从大水漫灌转向精确滴灌,呼唤思想观念、工作方法的变革与创新,呼唤一支沉得下去、真抓实干的扶贫干部队伍。精准扶贫,关键在人,贫困群众需要自力更生,各级干部的引导作用也很重要。在一些地方,扶贫工作之所以总是涛声依旧,与一些干部找不准穷根,却热衷于大上项目、大造声势、撒胡椒面的做法很有关系。作为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的基层组织,更要选对人、用对人,让那些懂农村、懂经营、有公心的人才为乡亲们脱贫领路。

【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式和具体指出关键点:各级干部转变观念,在用人上做文章。】

但愿苍生俱温饱,不辞辛苦入山林。实现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做出的郑重承诺。实现这一承诺,需要各地付出更大努力。贫困不是一两天产生的,要想根治,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和发展相结合。以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让真正需要帮扶的群众享受到扶贫开发的阳光雨露。

【结尾,提出根治贫困的艰巨性和必胜的信心,属于总结提升部分。】

【申论每周一练,周一更新主题,周五更新参考答案,敬请关注!】

【申论每周一练:精准扶贫】相关文章:

申论热点:“自愿求职”岂是“自愿中毒”

理论性热点:就业歧视

申论热点:谁为防辐射服制定“屏蔽保护”?

申论热点:用好扶贫“新国标”这把尺子

申论备考:文章开头三种写法

申论热点:行乞救助需要更多善意

公考资讯每周速递习题(第十二期)

申论热点:医改进入“深水区”

理论性热点: 教育改革

公考每周资讯速递习题(第四十七期)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