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乡镇公务员 >备考资料 >面试 >面试技巧:政策理解类题目要怎么谈?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面试技巧:政策理解类题目要怎么谈?

2020-01-15 | 网络

  无论是国考面试还是省考面试,都会接触到政策理解题,考察是综合分析能力。每次都有很多同学问,能否采用积极的社会现象的答题思路来回答?今天,专家来告诉大家,如何将两个类型的题目进行对比,明确两者的区别,以及如何作答才能更加符合这类题目的特点。

  那么,什么是政策理解?MBA智库上给政策的定义是:政策是国家政权机关、政党组织等为实现自己的利益与意志,以权威形式标准化地规定应该达到的目标、遵循的原则、完成的任务、实行的工作方式、采取的一般步骤和具体措施。简单来说,对于国家机关为达成某一目标而实行的工作方式或采取的一般步骤、措施来谈理解就是政策理解。理解了这个概念之后,我们再来回想,对于政策理解我们通常会倾向于去谈政策出台的目的、意义、政策存在的问题不足以及解决的建议,为什么是这几个角度呢?接下来和各位逐一分析说明。

  首先,政策理解类为什么不需要像社会现象类题目一样表明支持这个政策或者肯定这个政策是好的?我们都知道政策是国家为了达成某一目标而出台的,我党的宗旨即是全心全意为民服务,出台政策都是为了解决一定的社会问题,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政策出台的目的都是好的。可见,简单的回答好、支持、赞同,既没有含金量,也给考官讲废话的感觉。但如果能够将政策出台的目的解释清楚,这样才能够充分展示你对这类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关注。

  其次,关于政策的意义,与分析积极社会现象类并无太大差别。一方面,可以考虑用这一手段解决问题是否有效,与传统比较有何进步之处,如创新、与时俱进等;另一方面,考虑的就是解决了这类问题之后带来的良好的影响,可以从不同主体进行分析,也可以从这样一个政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的正向变化来说明。

  再次,就是政策在制定、实施阶段的问题不足。为什么会谈到政策存在的不足?任何一项良策,关键看落实效果,落实效果差,再好的政策其出台意义也不大,所以在谈及政策的时候需关注政策本身或者在执行过程中的问题不足。一般而言,这些不足来源于政策对象的不理解不配合、执行者在政策理解上有偏差,导致执行效果不佳,或者政策本身带来的成本的增加、因客观条件不足导致政策效果打折扣的因素等。

  最后,谈谈对策建议。既可以针对其不足谈解决办法,也可以围绕政策的目的提出其它建议。至此,对于政策理解,为什么要从这些角度来谈以及该怎么谈,已经和大家说明清楚了。所以,大家在作答时要注意分析的重点把握,找准不同题目作答的差异,针对性的作答。

【面试技巧:政策理解类题目要怎么谈?】相关文章:

行测技巧:十字交叉法解决比值混合问题

行测技巧:破解不定方程式常用三招

2017省考行测技巧:加法原理解决走楼梯问题

2017省考行测技巧:比较构造法解数量关系题

2017省考行测技巧:理性取舍数量关系

公考行测常见题型讲解:排列组合常用解题方法

2017山西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利用整除来解题

公务员考试常见政策问题28问

2017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讲解:盈亏解数运

公务员法解读:如何理解二级申诉制度

推荐栏目阅读 乡镇公务员 备考资料 面试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