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河南公务员 >备考资料 >时政热点:公示交通违法亦当“趋利避害”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时政热点:公示交通违法亦当“趋利避害”

2016-03-23 | 网络
导语:查字典公务员时事政治频道第一时间发布每日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并提供时事政治热点政策解读、理论观察、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今天我们关注--时政热点:公示交通违法亦当“趋利避害”。

日前,公安部交通管理局部署全国公安交管部门公开公示交通违法活动,公示对象为公路客运车辆、旅游包车、危化品运输车、校车等4类重点车辆,在2016年春运期间发生并被查处的超员20%以上、超速20%以上、酒驾、毒驾、违反凌晨2时至5时禁行以及其他一次记12分或者被行政拘留的严重交通违法行为。这种全国范围内的交通违法公示活动以往并不多见,传递出交管部门整治交通秩序、维护交通安全的巨大决心。

在法律上,执法部门对违法行为进行公开公示,往往带有一定的风险。原因是,立法在设定处罚时,虽然强调处罚应遵循公开原则,但并没有要求将接受处罚的违法者公布于众。因此,从现代法治尊重和保障权利的角度分析,公示违法者可能面临一定的侵权危险,甚至背负上羞辱式执法的骂名。不过从执法的效果上看,这种公示常常会起到令人意想不到的良效,因而成为不少执法部门青睐的整治方式。这就容易在执法的目的正当性与手段正当性之间产生一种矛盾,尤其在立法规则不明晰的情况下,执法部门选择此类方式尤其需要平衡好其中的利害关系,尽可能地趋利避害。

我们看到,此次交管部门的违法公示,无论是违法主体、违法行为还是公示内容,都作出了严格限定。其背后的考量主要有两点:一是此类违法可能危及更多不特定公民的生命财产权益,更大的利益保护一定程度上增进了公示违法的正当性。例如,公示的4类车辆相较于一般私家车而言,其交通违法行为带来的安全隐患更突出,后果更严重,因而有必要以公示推动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二是尽可能尊重和保护被处罚人的合法权益,公开公示内容对当事人身份证号、住址、电话等信息将严格保密,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秩序不尽如人意,交管执法在效果上经常陷入一抓就好、一松就坏的怪圈,因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整治方式至关重要。从长远看,公示本身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治理效果存有局限,而且对执法目的的追求,不能过度依赖公示对违法者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我看来,这种公示违法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信用查询,为金融机构、保险公司、税务机关、社会信用机构等单位评估当事人融资授信、确定保险费率、评定纳税信用级别、调整信用等级或评分时提供参考,进而实现公民、企业交通安全违法记录与个人信用、保险、职业准入等挂钩。相比单纯的公开公示,建立交通违法与征信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通联机制,更有助于提高违法者的成本,约束其养成遵法守法的道路行车行为习惯。

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查字典公务员时事政治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时政热点:公示交通违法亦当“趋利避害”】相关文章:

申论热点:幸福需用心来品

申论热点:谁在制造“疯狂的礼品”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降价退房潮”需要理性对待

申论热点:以宽容共度网络售票“调适期”

热点时评:谁来保护农村的“碧水蓝天”

申论热点:社保需要走出“碎片化”困境

理论性热点:交通安全

时政热点:公示交通违法亦当“趋利避害”

时政热评:警惕“宣传片冲动”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公益诉讼主体需要“突围”

推荐栏目阅读 河南公务员 备考资料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