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国家公务员 >备考资料 >全面建成小康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全面建成小康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015-10-08 | 网络
导语:查字典公务员时事政治频道第一时间发布每日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并提供时事政治热点政策解读、理论观察、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今天我们关注--全面建成小康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国际友人时谈到: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实现这个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在这里,他把全面建成小康放在中国梦的大格局中,把实现全面小康看作是民族复兴的基础性工程。为实现这个目标,他创造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这个战略布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托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四个全面布局中的战略定位

对于四个全面的内在联系,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这就明白无误地昭示世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具有极其特殊的地位,具有战略引领的作用。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和国家2020年要实现的战略目标,我们所有的奋斗都要聚焦于这个目标。以这一战略目标为统领,从时间坐标上看,其他三个全面也交汇到了2020年这一重要时间节点上,它们都内含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战略目标之中。比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还要求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对此,党的十八大也作过明确的战略部署,即到2020年,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在从严治党方面,中共中央于2013年底公布了《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2013-2017)》,也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由此可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囊括了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创造性成果,并以其他三个全面的协同推进为标志,大大丰富了自身的基本内涵,彰显了我们即将实现的全面小康这一社会形态的时代特色、中国特色。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目的,其他三个全面是手段。四者各有侧重,不能等量齐观。可以说,如果离开了全面建成小康的正确引领,其他三个全面就失去了根基,失去了方向。换言之,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三大战略举措,必须服从、服务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战略目标。

总之,我们要深刻理解、科学把握四个全面的内在逻辑关系,真正搞清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阶段性目标,具有战略统领和目标牵引作用;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奋斗目标的根本路径、关键一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动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实现奋斗目标的基本方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法律制度保障;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只有通过全面从严治党才能使我们党更加坚强起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组织保证。

从长远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无疑是托起中国梦的奠基性工程。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中国梦的法治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它们作为相互支撑、内在统一的整体,统一于党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统一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正确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的丰富内涵,科学制定全面小康的指标体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蓝图,吹响了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军的战斗号角。那么,我们即将建成的全面小康到底是什么样的小康?究竟需要用哪些指标来衡量和评价我们的小康?

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的表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到2020年,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社会持续和谐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由此可见,全面小康社会乃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全面发展进步的社会。

对于什么是全面小康,习近平总书记有一系列通俗的表述,就是要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这些表述语言朴实,道出了人民心中的梦想。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现在离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满打满算只有5年时间。具体来说,就是实现十三五规划的5年时间。怎样确保在这5年内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各项目标?一个关键是要及时制定出全面小康的指标体系,并以此作为全面小康落实和验收的依据。

仅仅从经济指标来说,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要求,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据有关部门测算,实现这个翻番,未来几年GDP年均增长必须保持在7.1%左右,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必须保持在7%左右。回顾从1978年到2012年的35年,我国GDP年均增长率是9.9%,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率是7.4%。但是近两年来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增长都开始放缓脚步,经济下行的压力从去年第四季度进一步显现出来。如果GDP和人均居民收入增长连续跌破7%,那么到2020年实现再翻一番的难度就会很大,这就意味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度也会增大。因此,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个方面的建设都很重要,但是我们无论如何不能放松发展经济这根弦,始终把发展作为解决当代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始终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而且要提质增效、科学发展,不仅把蛋糕做大而且要做得更好。只有这样,才能为实现全面小康奠定坚实基础。

除了经济指标之外,随着2020年重要时间节点的日益临近,我们还有必要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要完成的其他方面的任务和目标进一步加以细化分解,建立起更加直观和可操作的全面小康指标体系。这一指标体系不仅包括上述经济发展,而且包括政治发展、社会发展、文化发展和生态文明发展,是一个五大建设相互协调、相辅相成的综合指标体系。

【全面建成小康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相关文章:

公务员面试中不可不知的三大禁忌

2017多省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之归类多次相遇问题

行政法、公务员法全真模拟试题及解析(二)

2017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巧解和定最值问题

公考状元分享成功秘诀:遇到不会做的题不要停

申论热点:“天价罚金案”提醒了什么

2017公务员考试行测小题型之植树问题

申论热点:别让广告“绑架”电视剧

公考每周资讯速递习题(第三十七期)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治理网络团购乱象

推荐栏目阅读 国家公务员 备考资料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