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政治 >考研政治史纲重要文献分时期汇总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考研政治史纲重要文献分时期汇总

2014-10-28 | 网络

大革命时期(19211927)

1.《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5 年)毛泽东最早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文章

1)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指出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

2)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是中国革命的敌人;

3)资产阶级分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既有革命性又有软弱性、妥协性。

4)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最接近的朋友,农民是最可靠的同盟军;

5)工业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

2.《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 年)中共领导农民运动的伟大纲领

1)肯定农民的作用及党领导农民革命的重要性;指出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

2)论述了建立农民革命领导权和农民革命武装的必要性;揭示中国革命的对象。

3)分析了富农、中农、贫农三个阶层,认为贫农是农民中最革命的力量;揭示中国革命对象

4)相信群众、依赖群众、放手发动群众。分析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

1.《井冈山斗争》;《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928 年10 月、11 月)

分析了处在白色政权包围的环境中,农村革命根据地政权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的思想。

2.《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 年)探索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回答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

1)建立红色政权的必要性及其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

2)阐述了中共领导的红军和小块红色区域存在发展的可能性;

3)明确地提出巩固和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路线与政策;

4)提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意义: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的重要标志。

4.《反对本本主义》(1930 年)坚持调查研究,洗刷唯心精神

1)是中共党内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文献;

2)是中共党内第一篇提出思想路线的文章;

3)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性);

4)提出从实际出发的思想,中国革命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标志着党的独立自主思想的初步形成;提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形成了明确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5)阐明了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及调查方法即阶级分析方法。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1.《实践论》(1937 年)认识必须和实践相统一

1)提示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特征

2)揭示了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3)发展了认识论关于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思想。

2.《矛盾论》(1937 年)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

1)坚持和发展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

2)提出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原理。

3)论述了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原理。

3.《战争和战略问题》(1938 年)中国革命只能靠武装斗争解决问题

1)阐述了中国革命的具体道路和形式,提出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

2)运用联系的观点具体分析了战争问题,指明战争是中共主要的斗争形式

3)用发展的观点分析战争进程,确定党的军事战略的转变

4)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明确学习的重要性。

4.《论持久战》(1938年)

1)分析了中日矛盾的四个特点: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关键)、敌寡助我多助

2) 批驳速胜论和亡国论预见了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防御、相持、反攻。

3) 阐明兵民是胜利之本的思想,即要依靠人民来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4)把抗日游击战争放在战略地位考察,即中国是一个处于进步时代的大而弱的国家

5)阐明了战略防御理论,应承认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

5.《共产党人发刊词》(1939 年)-- 三大法宝的理论体系

1)提出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2)第一次提出马列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

3)把党的建设称为伟大的工程,是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是三个法宝的中心一环。

4)指出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中国革命的两个武器,党组织是掌握这两个武器的英勇战士。

5)分析了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的对象(帝、封)、革命动力(无、农、城、民)、革命的形式(武装斗争)

6.《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 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重要历史文献

1)第一次全面分析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问题;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内容。

2)系统地阐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和领导等问题;强调认清中国国情的重要性。

3)阐述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这一全新的科学概念

4)进一步揭示了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建设农村根据地的重要性。

5)提出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7.《新民主主义论》(1940 年)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完整形成

1)为中国革命问题的解决提出客观依据: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2)革命阶段论和发展论相统一的观点: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3)第一次完整提出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革命文化的观点

4)论述了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政体,并提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归纳纲领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5)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

6)共产主义思想的领导与新民主主义的行动纲领的实践辩证统一的观点。

8.《改造我们的学习》(1941 年)-- 延安整风的光辉文献之一

内容:将主观主义分为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科学地解释了实事求是的含义。

9.《整顿党的作风》(1942 年)-- 延安整风的光辉文献之二

1)任何事物都包含矛盾,要取得胜利,必须解决党在思想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矛盾

2)坚持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反对理论脱离实际的各种形式的主观主义

3)依据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互相关系的原理,揭示和阐明了党内团结与斗争的辩证关系

10.《反对党八股》(1942年)-- 延安整风的光辉文献之三

1)剖析了党八股产生的历史根源和阶级根源;

2)主观唯心主义是党八股的主要哲学基础;

3)形而上学是党八股的最主要的思维模式。

11.《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

第一次提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

12.《论联合政府》(1945年七大)-- 中国人民胜利的指南

1)指出只有经过民主主义,才能达到社会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天经地义。

2)第一次全面论述了人民战争的思想:在中共的领导下,充分依靠人民群众,有一支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人民军队作为骨干,有一套正确的战略战术,善于根据情况的变化,进行游击战和运动战,并以根据地为依托,实行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进行人民战争;

3)提出中共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际;紧密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4)运用矛盾分析方法,揭示事物发展的两种可能性,阐明了实现光明前途的客观依据和条件

5)从实际出发,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般纲领具体化为现阶段的行动纲领和战斗任务

6)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由各党各派组成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

7)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

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及其新中国成立后(19491956)

1.《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1947 年

1)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

(1)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2)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3)保护民族工商业;(两个没收一个保护)

2)提出土改的两个原则:

(1)必须满足贫雇农的要求

(2)必须坚决地团结中农,不要损害中农的利益;

3)提出人民军队的十大军事原则(核心: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有生力量)

2.《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1948)

1)完整表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

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第一次把官僚资本主义列为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敌人;

3)提出土改的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3.《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 年6 月)-- 建立新中国的伟大纲领

1)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2)总结了人民民主专政得以实现的国内和国外基本经验,进一步完善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3)分析了各阶级在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

4)论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内容和职能

5)阐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任务,现在的方针是节制资本主义,而不是消灭资本主义

6)制定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提出新中国在政治上必须实行一边倒即倒社会主义

4.《论十大关系》(1956 年)--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的总结

第一,提出了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中心思想

第二,对立统一规律应用于对社会主义现实的分析,提出了十大关系:

(1)经济方面①要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以农业、重工业、轻工业为序; ②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经济建设放在首位,在此基础之上再进行国防建设;

③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沿海支援内地;

④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⑤集体、国家、个人的关系:三者兼顾;

(2)政治方面①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反对大汉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②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③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

④是和非的关系; ⑤中国和外国的关系:反对一概排外,反对全盘西化。

第三,阐述了正确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某些矛盾的基本原则,强调要处理好这些矛盾的各个方面以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发展了唯物史观。

第四,辩证分析了独立自主和学习外国的关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学习别国长处。

第五,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中国情况走自己道路,标志着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

第六,第一次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第七,将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作为一个大问题提出

5.《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 年)-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光辉典范

1)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最根本规律,必须用对立统一规律来观察社会主义社会;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的矛盾问题,提出了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

2)分析了社会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任务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3)论及了民主与专政,民主与集中的关系;阐明了政治生活主题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①敌我矛盾,用强制的、专政的方法解决;②人民内部矛盾,用说服教育的方式解决

4)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还没有完全结束,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将是长期的,曲折的

5)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繁荣我国文化艺术,促进科学进步的根本方针(不是首次提出)

6)坏事具有两重性,努力创造条件使坏事变好事。论证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

7)指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是我国具体的历史条件的产物;阐述了知识分子问题

【考研政治史纲重要文献分时期汇总】相关文章:

【政策解读】李克强:要把老百姓日常感受变成政策的起点与终点

2017陕西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常用排比及短语汇总

公务员考试申论作文热点主题范文汇总:“扶贫”篇

河北政法干警申论热点:人民陪审员制度

申论热点:社保需要走出“碎片化”困境

公考资讯每周速递习题(第十五期)

公务员考试历年联考真题答案及解析汇总

申论热点:用好扶贫“新国标”这把尺子

公务员考试真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吗?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能报几个职位?

推荐栏目阅读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政治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