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考研 >考研信息 >考试动态 >华中师大“田埂课堂”上课30年 硕士生须在农村住70天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华中师大“田埂课堂”上课30年 硕士生须在农村住70天

2016-05-19 | 网络

  华中师大“田埂课堂”上课30年 硕士生须在农村住70天12017考研交流奋斗群:514068096华中师大“田埂课堂”上课30年 硕士生须在农村住70天2 

  昨天,郑州大学对外汉语专业的周志姚正式接到华中师大中国农村研究院的录取通知。她此次的面试经历,是其他同学都没有过的:带着承诺书参加面试。原来,华师中农院要求硕士生在校期间,必须在农村住70天时间。而将于5月15日举行的博士生复试,同样有要求住上90天的承诺书。所有硕士生、博士生只有签了承诺书才能被录取。

  今年春节期间,华师中国农村研究院的白雪姣、张利明、胡平江3位博士生就吃住在农户家中,陪农民一起办年货、前往祠堂祭祀,深度观察农村,他们在当地农村持续待了一个多月,写出近3万字的春节驻村日记,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寒暑假住在农户家中进行农村社会调查,是华师中国农村院开了30年的必修课。华中师大为何会有如此特殊的必修课,这堂必修课到底学了什么,效果如何?揣着这些疑问,武汉晚报记者走进华中师大中国农村研究院,采访了数名硕士、博士和执行院长邓大才教授。

  带着下乡承诺书去面试

  3月18日,接到复试通知后,周志姚从郑州来到武汉,参加华师的硕士生复试。3月21日,华师中国农村研究院执行院长邓大才给所有的学生讲了面试注意事项,其中重点讲了所有学生都必须在农村搞科研的事情,可能会有许多困难,希望大家要有心理准备。

  这对我来说确实是一个挑战。周志姚家在广西玉林,是个城市姑娘。其实以前也去过农村搞活动,但都是白天忙,晚上就回城里了。报考华师前,周志姚也在网上查了许多资料,知道有要求在农村吃住搞科研的规定。其实,当初周志姚还是有些顾虑,有些担心,尤其知道有些农村条件还是非常艰苦之后,何况自己还是一个女生。但最后她还是选择了华师中农院。

  那肯定是一个不一样的生活,我也希望去农村锻炼锻炼,何况那里的人都生活了一辈子。再说,要想真正搞科研,就必须接地气,深入一线、基层。令周志姚欣慰的是,家人对她也挺支持。她所报考的农村与区域发展是3月24日复试。当天,将已填好的承诺书交给考场外的工作人员后,周志姚自信满满地走进复试考场。

  浙江理工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的王彬彬,也被华师中农院录取,他同样是签了承诺书的。来自福建明德农村的他,觉得无所谓。我打小就生活在农村,条件再恶劣,我也不怕。他说,在农村搞科研,那将是未来研究生生活的一部分,他甚至有些期待。

  田埂课堂 吓退部分报考者

  那么,华师的田埂课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华中师范大学于1985年正式成立中国国家农村问题研究中心,在全国范围内招收硕士研究生。

  为真实掌握农村现状,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研究水平,中心首任主任张厚安决定推行研究生教育培养工作的改革,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将每年70余天的驻村调查作为学生们的必修课,要求研究生走到田间地头,深度观察农村,走进村民的家中,发放问卷、挨个采访。

  30余年后,原先的研究中心虽更名为中国农村研究院,开设了政治理论学、政府经济学、农村和区域发展三个专业,但让学生进入田埂课堂的规定始终坚持不变。

  邓大才说,在录取硕士或博士时,学校都跟对方说清楚了这一点。不仅如此,进校时学校还会和学生签承诺书。按照规定,硕士生每年寒暑假必须进村调研7次、每次10天,博士生更是需要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干活3个月。

  毕竟住在农村很苦的,这必须和学生讲清楚,让他们有思想准备。邓大才说,每年都有学生知道有这堂必修课后打退堂鼓,选择了其他专业。

  2013级博士生白雪姣,此次是第一次如此长时间住在农民家。刚开始心里确实有些打鼓,甚至是有些恐惧,毕竟是女生,又是一个人,远离家乡和学校,担心文化、语言上的隔阂。白雪姣去的地方是广东省蕉岭县新铺镇福岭村。但去了以后就发现,那里的农民对她都很好,以前的担心有些多余,再说,现在农村的条件也好了许多。只要真诚待人,人家也会真诚待自己。

  返校后除分析数据、撰写报告,学生还要站上院内的百村讲坛,当众汇报调研成果,由此培养出的学生都是五子登科:动腿能调研,动手能写作,动口能表达,动眼能观察,动脑能思考。

  农村研究院2015年共组织了646名调研员深入农村开展问卷调查,走进了10855户农民家中。在此过程中,研究院不仅为政府决策提供了详实的依据,三门学科也得到了发展。

  在江村找到大宝贝

  调研过程不仅辛苦,有时还会有突发意外状况。2013年暑假,该院13级女硕士生史卉前往重庆调研的过程中,遭遇了特大山洪。面对险境,史卉并没有选择撤回武汉,而是与村民一起抗洪救灾,更加全面地了解了这个村寨。

  不过,运气好的也能碰到宝贝。

  2015年下半年,中国农村研究院2014级博士生杨涛调研地点是安徽黄山脚下的千年古村江村。

  江村厚重的耕读文化,孕育出了许多文化名人。驻村期间,杨涛遇到了一位乡贤80多岁的江丕俄老人。乡贤即品德、才学为乡人推崇敬重的人。听到消息后,中农院院长徐勇高兴地告诉杨涛,你可遇到了大宝贝了。原来,现在农村活着的乡贤不多了,一位乡贤堪称一座活的民俗博物馆,极具价值。

  杨涛从江丕俄口中得知,江村的开基祖为南北朝文学家江淹的后代孙江韶,是位著名的风水学家,他遍游黄山、白岳,发现旌德金螯山浑然淳厚,有蓬勃不可遏之势,是块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于是举家迁徙卜居旌西金螯江村建筑建村族居,始称江村。

  江丕俄还将杨涛带至家中,把自己珍藏的济阳江氏金鳌派宗谱拿给他看,并逐页解读其中的族规、家法、志传、墓志铭等内容。这套宗谱由清末翰林江志伊组织大量人力、物力耗时9年编修,20世纪二十年代曾与曲阜孔氏、爱新觉罗氏族谱同被举荐参加巴拿马万国谱牒大会,被史学家称为中国三大宗谱之一。

  文革时期,其他族人家中的宗谱皆因破四旧毁坏,只有江丕俄冒死将其收于木匣中,藏在横梁上,同时还把家中的古玩字画藏在地窖中,使这些艺术珍品躲过一场浩劫。改革开放后,江村开始发展旅游业,江丕俄无偿提供这些文物,将其陈列于祠堂中,供游客了解江村文化底蕴。

  多次前去广东、福建等地的农村进行调研,杨涛发现,在当代,老人与年轻人对乡村文化的态度大不一样,乡贤们迫切地想挽留、传承村庄文化,而年轻人却将它们当作买卖来谋取利益。年迈的乡贤一旦去世,这个村庄的文化可能就此匿迹,乡愁如何留住?

  调研报告摆上国家领导案头

  中国农村研究院的资料室里,师生整理成册的学术文献、成果汇报摆满了整面墙,还收藏有20000余册地方志、5000余册家谱、2000余部家谱族谱以及2000余份口述录音资料和影像资料。

  研究院每周都向国务院、教育部、中农办、农业部相关部门呈送学生调研结束后整理出的咨询报告,不少报告被摆上国家领导的案头,被批示。

  据统计,2014年共向各部委递交咨政报告88份,获批54份。

  2013级学生曾佳鹏,关于农民培训的报告被中国青年报引用报道后反响强烈,被福州船政集团录用,2012级学生郭恒,目前就职于新希望集团。凭借对于广东蕉岭现代农业园区的报告,成功赢得工作机会,当时该集团在全国仅招募10名管培生(以培养公司未来领导者为主要目标的特殊项目),他是其中唯一一个211高校学生,其他都是985高校学生。

  邓大才告诉记者,企业其实是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放假前自主设计调研报告,寒暑假上山下乡驻村调查,返校后读写文献、登台做报告,不仅胆量、学术能力、写作能力、沟通能力得到大量训练,经常睡睡袋、沙发、帐篷的他们更是个个不怕苦。

  每年毕业季,中农院的研究生基本不愁找工作。并且时政研究人才的稀缺带来宽广的就业面,省市县电视台、南方报业集团、地市级政府部分都遍布他们的身影。

  2012级硕士生李艳昀,目前在贵阳一家银行上班。回想起曾经的农村生活,觉得很值。她说,身为城市女孩的她,当时觉得很苦,很累,甚至内心有些抗拒,但确确实实感谢那一段经历。让我学会了如何与人沟通,也培养了吃苦精神。

  实时掌握考研动态,了解考研的最新资讯是有利于备考复习的。除此之外,中 公考研为了助力考生备考,特为广大学子推出2017考研OL乐学、暑期集训 、精品网课系列备考专题,所有你不明白的都会一一帮你搞定。同 时,查字典公务员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 ,足不出户就可以轻松学习!

  推荐阅读:

  义乌学子苦读考上研究生 却因名字一字之差被拒

  推免生接收篇天津大学接收外校推免生告知信

【华中师大“田埂课堂”上课30年 硕士生须在农村住70天】相关文章:

公考法律知识专题之不当得利与无因管理

申论指导:牢记这些词句让你的申论文章高大上

公考法律知识专题之刑法全真模拟试题及解析(二)

申论写作技巧:“妙笔生花”四注意

【理论观察】十八届六中全会解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治理网络团购乱象

报名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何为应届毕业生

2017安徽萧县司法局招聘社区矫正协管员体检结论通知

2017陕西公务员考试申论名言警句储备:法治篇

申论作文指导:审题!你真的审清题了吗?

推荐栏目阅读 考研 考研信息 考试动态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