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公务员医疗卫生人才网为考生提供中医学基础知识:重要考点灸法之艾炷灸。
艾炷灸方法
包括直接灸和间接灸两大类。
1.直接灸
是将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点燃施灸,又称明灸、着肤灸。临床上可分为化脓灸和非化脓灸。
(1) 化脓灸又称瘢痕灸,属于烧灼灸法,用蚕豆大或枣核大的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点燃施灸。施灸前,要注意病人体位的平正和舒适,以及所灸穴位的准确性。局部消毒后,可涂以大蒜液或凡士林,增加艾炷对皮肤的粘附力。点燃艾炷后,烧近皮肤时病人一般会因烧灼感到剧痛,为了减轻疼痛,可轻轻拍打局部,亦可用麻醉法来防止。灸完一壮后,除去灰烬,再依前法灸之。灸满所需壮数后,可在灸穴上帖敷消炎药膏,每天换一次。大约1周可化脓形成灸疮。停灸后5~6周灸疮结痂脱落,留有瘢痕。
(2)非化脓灸又称无瘢痕灸,属于温热灸法,点燃艾炷后,当病人感到烫时,即用镊子将艾炷夹去或压灭。连续灸3~7壮,局部出现红晕为止。灸后不发灸疮,无瘢痕,易为病人接受。
2.间接灸
是在艾炷与皮肤之间用药物等衬隔,又称隔物灸。常用的有:
(1)隔姜灸将生姜切成约2厘米厚的片,用针在其中间穿几个孔,置于穴位上,把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适于风寒咳嗽、虚寒腹痛、呕吐、泄泻、风寒湿痹等寒湿阻滞者。
(2) 隔蒜灸用独头大蒜切成1厘米厚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置于穴位上,把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每穴每次可灸5~7壮,隔2~3日一次。适于痈疽未溃、瘰疬、肺痨等寒湿化热者。用大蒜捣成泥糊状,均匀铺于脊柱(大椎至腰俞)上,约2厘米厚、7厘米宽,周围用棉皮纸封固,然后用艾炷置其上,点燃施灸,则称为铺灸法,可用治虚劳顽痹。
(3)隔盐灸将干燥食盐块研细末,撒满脐窝,在盐上面置放生姜片和艾炷施灸。适于寒证吐泻、腹痛、癃闭、四肢厥冷等塞滞气虚者,本法有回阳救逆作用。
【医疗卫生招聘考试中医学基础知识:灸法之艾炷灸】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