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医疗卫生招聘 >备考资料 >中医 >中医内科学:痰饮辨证施治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中医内科学:痰饮辨证施治

2015-02-13 | 网络

查字典公务员医疗卫生人才网为考生提供中医内科学知识:重要考点痰饮辨证施治。

1.痰阻于肺

证候:常因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或咳喘日久出现,咳嗽气喘,或痰鸣有声,痰多色白,易于咯出,或伴有寒热表证,苔薄白腻,脉浮或滑。

治则:宣肺化痰。

2.痰蒙心窍

证候:多因七情所伤,如抑郁、暴怒等,或感受湿浊邪气,可见神昏癫狂,胸闷不痛,或昏倒于地,不省人事,喉中痰鸣,苔白腻,脉滑等症状。

治则:化痰开窍。

3.痰蕴脾胃

证候:多由饮食不节,思虑劳倦所致。可见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痞满不舒,倦怠乏力,身重嗜睡,苔白腻,舌胖,脉濡缓。

治则:健脾化痰。

4.肝经痰郁

证候:多由肝气郁结所致。可见咽中不适,似有物梗塞,胸胁隐痛,嗳气,易怒善郁,苔薄白腻,脉弦滑。

治则:解郁化痰。

5.痰动于肾

证候:多因久病及肾,阳虚水泛,或虚火灼津为痰。可见喘逆气促,动则尤甚,或浮肿畏寒,腰膝冷痛,晨泄尿频,舌淡,脉沉细,或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弦细带数等。

治则:肾阳虚者应温肾化痰,肾阴虚者应滋肾化痰。

6.痰留骨节经络

证候:因多种原因形成的痰浊流窜于骨节经络,可见骨节疼痛肿胀,肢体麻木不仁,或半身不遂,或口眼歪斜,或见瘰疬,瘿气,结节,肿块,苔白腻,脉弦滑等。

治则:软坚消结、通络化痰。

7.痰饮

证候:脾阳虚弱,水饮停留于胃肠,可见脘腹坚满而痛,胃中有振水声,呕吐痰涎清稀,口不渴或渴不欲饮,头目眩晕,或肠间水声漉漉,舌苔白滑或黄腻,脉弦滑等症状。

治则:以温阳化饮或攻逐水饮为原则。

8.悬饮

证候:水饮流注于胁间,络道被阻,气机升降不利,可见胸胁胀痛,咳唾、转侧、呼吸时疼痛加剧,气短息促,舌苔白,脉沉弦。

治则:攻逐水饮。

9.溢饮

证候:因肺脾输布失职,水饮流溢于四肢肌肉,可见肢体疼痛而沉重,甚则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见发热恶寒而无汗,咳喘痰多泡沫,舌苔白,脉弦紧。

治则:攻逐水饮。

10.支饮

证候:水饮侵犯胸肺,肺气上逆,可见咳喘胸满,甚则不能平卧,痰如白沫量多,久咳面目浮肿,舌苔白腻,脉弦紧等。

治则:寒饮伏肺者,治宜温肺化饮;脾肾阳虚者,治宜温补脾肾。

【中医内科学:痰饮辨证施治】相关文章:

申论热点:卢沟桥提醒我们什么

理论性热点:就业歧视

时政热评:中国有能力应对外部“麻烦”

2017应届生如何选择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

申论文章论证得高分的五种境界

公务员法解读:公务员不得有哪些行为

四川公务员申论热点分析:期盼节假日免费通行政策畅行无阻

专科可以考公务员吗,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专科报名职位

中公网加油站:公考法律常识之民法

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时政热评:推进城市化须关注社会公平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