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医疗卫生招聘 >备考资料 >医学基础知识 >【卫生事业单位医学基础知识】血栓常见考点总结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卫生事业单位医学基础知识】血栓常见考点总结

2015-11-20 | 网络

在活体的心脏和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析出、凝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所形成的固体质块称为血栓。血栓作为常见病自然成为卫生系统招聘考试的常考内容,查字典公务员卫生人才网整理卫生事业单位医学基础知识,帮助考生总结和记忆血栓常见考点。

【卫生事业单位医学基础知识】血栓常见考点总结1

1.血栓形成的条件:

(1)心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心血管内皮的损伤,是血栓形成的最重要和最常见的原因。

(2)血流状态的改变:血流减慢和血流产生漩涡等改变亦有利于血栓形成。

(3)血液凝固性增加:指的是血液中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增多或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活性降低,导致的高凝状态。

2.血栓的类型和形态

(1)白色血栓

为延续性血栓的头部。主要由血小板及少量纤维蛋白构成,故又称血小板血栓或西出行血栓。

(2)混合血栓

混合血栓多见于血流缓慢的静脉,构成延续性血栓的体部。

(3)红色血栓

为阻塞性血栓,形成延续性血栓的尾部。镜下观包含红细胞和白细胞。

(4)透明血栓

1)发生于微循环的小血管内;2)只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又称微血栓;3)由纤维蛋白构成,又称纤维素性血栓;4)最常见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3.血栓的结局

(1)软化、溶解、吸收。

(2)机化和再通。

(3)钙化。

4.血栓对机体的影响

(1)可能导致血管阻塞;

(2)栓塞;

(3)心瓣膜变形:风湿性心内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可使瓣膜增厚变硬、瓣叶之间粘连,造成瓣膜口狭窄等。

5.广泛出血:弥散血管内凝血时,微循环内广泛性纤维素性血栓形成,在纤维蛋白凝固过程中,凝血因子大量消耗,加上纤维素后使血浆素原激活,血液出现不凝固性,可引起患者全身广泛性出血和休克。

例题

1.白色血栓的主要成分是( )。

A.血小板 B.红细胞 C.纤维蛋白 D.单核细胞

1.【答案】A。解析:白色血栓发生于血流较速的部位或血栓形成时血流较速的时期。镜下,白色血栓主要由许多聚集呈珊瑚状的血小板小梁构成。

【【卫生事业单位医学基础知识】血栓常见考点总结】相关文章:

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莫忘文物保护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南:报名成功后信息是否可以修改

江西省国家公务员录用考核实施细则

专科可以考公务员吗,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专科报名职位

行政机关的类型

【政策解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如何拆除医患“信任隔离墙”

地理常识——我国地貌旅游资源(三)

公考资讯每周速递习题(第三十五期)

公考加分政策取消 铺就公平竞争之路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