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医学考试 >执业中药师 >备考资料 >第一章中医基础理论 第三节五行学说之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第一章中医基础理论 第三节五行学说之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2016-06-23 | 网络

2016年执业药师考试时间预计为10月17日、18日举行。为了帮助广大的考生备战2016年执业药师考试,中国医考网小编整理了中药学相关资料,希望对您参加本次考试有所帮助,并在此预祝您顺利!

1、在疾病诊断上的运用

(一)在生理方面的应用

(1)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

(2)说明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诊断上的应用

1、根据本脏所主色、味、脉诊断本脏的病变。

如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见弦象,可以诊断为肝病;面见赤色,口味苦,脉象洪,可以诊断为心火亢盛。

2、根据他脏所主之色分析五脏疾病的传变。如脾虚的病人,面见青色,为木来乘土;心脏病人,面见黑色,为水来克火,等等。一般有相克、相侮,子病及母、母病及子的传变方式。

3、根据色与脉的生克关系判断疾病的预后。如肝病色青见弦脉,为色脉相符;如果不得弦脉反见浮脉则属相胜之脉,即克色之脉(金克木),为逆,预后不良;若得沉脉则属相生之脉,即生色之脉(水生木),为顺,预后良好。

(三)在疾病治疗上的运用

1.控制疾病的传变

疾病的传变,多见一脏受病,波及他脏而导致疾病发生传变。因此,在治疗时,除对本病本脏进行处理外,还应根据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来调整各脏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预防性治疗措施,有太过者泻之,不及者补之,以控制其传变。如肝气太过,木旺克土,此时应先健脾胃以防其传变,脾胃不伤,易于痊愈。

《难经七十七难》提出的见肝之病,则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2.根据相生规律确定治则治法

治则:临床上运用相生规律来治疗疾病,其基本治疗原则是补母和泻子,即所谓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治法: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

滋水涵木法:是滋养肾阴以养肝阴法。

培土生金法:是通过用补益脾肺法。

益火补土法:是温肾阳而补脾阳的一种方法,又称温肾健脾法、温补脾肾法。适用于肾阳不足而致脾阳不振之证而达到补益肺气的方法,又称补养脾肺法。适用于脾胃虚弱,不能滋养肺脏而肺虚脾弱之候。

金水相生法:是滋养肺肾阴虚的一种治疗方法,又称补肺滋肾法、滋养肺肾法。金水相生是肺肾同治的方法,有金能生水,水能润金之妙(《时病论》)。适用于肺虚不能输布津液以滋肾,或肾阴不足,不能上滋于肺,而致肺肾阴虚者。

3.根据相克规律确定治则治法

治则:根据相克关系确定治疗原则,主要为抑强扶弱。

治法

抑木扶土法:是以疏肝健脾药治疗肝旺脾虚的一种方法,又称疏肝健脾法、平肝和胃法、调理肝脾法。适用于木旺乘土,木不疏土之证。

培土制水法:又称敦土利水法。是健脾利水的方法。适用于脾虚不运,水湿泛滥而致水肿胀满之证。

佐金平木法:滋肺清肝法,上滋肺阴清肝火以治疗肝火犯肺病的治法。主要用于肺阴不足,肝火犯肺。

泻南补北法:即泻心火滋肾水,又称泻火补水法、滋阴降火法。适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旺,水火不济,心肾不交之证。因心主火,火属南方;肾主水,水属北方,故称泻南补北,这是水不制火。但必须指出,肾为水火之脏,肾阴虚亦能使相火偏旺,也称水不制火,这种属于一脏本身水火阴阳的偏盛偏衰,不能与五行生克的水不克火相提并论。

另在针灸治疗中的、精神治疗中也有运用。

 

小编推荐

第一章中医基础理论 第三节五行学说之五行的生克乘侮

第一章中医基础理论 第三节五行学说之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微信手机扫一扫

第一章中医基础理论 第三节五行学说之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

【第一章中医基础理论 第三节五行学说之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相关文章:

2017年2月安徽灵璧县公益性岗位拟聘公示

中共江西省委统战部关于公开遴选机关工作人员资格复审和面试的通知

【时政大事记】守着绿水青山一定能收获金山银山

中药综合之中医基础理论高频考点汇总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科目介绍

【理论观察】中国文学当有世界梦

2017山西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之整除思想的应用环境

打造申论文章亮点标题:标题命题方式

区分春联上下联的方法在行测考试中的应用

2017省考行测指导:猜证思想在数量关系中的应用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