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选调生 >备考资料 >公共基础知识 >经济法-产品概念、标准和质量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经济法-产品概念、标准和质量

2016-03-17 | 网络

【导语】选调生公共基础是部分省份考试的内容,中公选调生网提供大量的知识点,以供大家参考学习。

1.产品的概念。产品质量法所称的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因此,天然的物品、非用于销售的物品,不属于该法所说的产品。另外,由于建设工程、军工产品在质量监督管理方面的特殊性,它们被排除在该法所称的产品范围之外,另由专门的法律予以调整;但建设工程所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军工企业生产的民用产品,适用该法的规定。因核设施、核产品造成损害的赔偿责任,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产品标准。产品标准是对产品所做的技术规定,它是判断产品合格与否的主要依据。产品质量法第12条规定,产品质量应当检验合格。所谓合格,是指产品的质量状况符合标准中规定的具体指标。我国现行的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经备案的企业标准。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必须符合该标准;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允许适用其他标准,但必须符合人体健康及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同时,国家鼓励企业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对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不符合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标准和要求的工业产品,禁止生产和销售。

3.产品质量。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规定的产品质量的定义是,产品能满足规定的或者潜在需要的特性和特性的总和。所谓总和是指在标准中规定的产品的安全性、适用性、可靠性、维修性、有效性、经济性等质量指标,它反映、代表了产品的质量状况。根据产品标准进行检验,符合标准的即是合格产品,方可认为达到了质量要求。

经济法-产品概念、标准和质量1

【经济法-产品概念、标准和质量】相关文章:

2017山西行测冲刺先定个小目标:学好平均数

【理论观察】十八届六中全会解读:群众路线

【时政大事记】守着绿水青山一定能收获金山银山

【时政大事记】以对人民极端负责的精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理论观察】法规“打架”,受伤的还是劳动者

公考法律知识专题之法理学(一)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准考证打印时间

2017省考行测备考:元素分配学的好 排列组合无烦恼

2017省考行测指导:猜证思想在数量关系中的应用

公务员考试真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吗?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