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招警 >备考资料 >申论 >【申论范文】警惕“软政绩”酿成“硬错误”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申论范文】警惕“软政绩”酿成“硬错误”

2016-01-26 | 网络

【申论范文】警惕软政绩酿成硬错误

申论写作一直是申论考试路上的一块绊脚石,尤其是申论大作文,更是给考生带来极大的困扰,其实想要写好申论作文,优秀的范文是申论写作绝佳的参考,能直观的了解与学习申论作文的写法。为此,查字典公务员招警考试网特为考生带来申论写作范文:警惕软政绩酿成硬错误,希望给予参加招警考试的同学做借鉴和参考。

当前,对那种热衷于抓大项目、修大马路、建大广场的硬政绩工程,群众已经比较了解,大部分领导干部也都心存顾虑,不敢率性而为了。但也有一些领导干部开始热衷于打造软政绩工程,如搞所谓某某模式某某经验等。软政绩工程具有投入成本低、监管难等特点,更具隐蔽性和迷惑性,人们对其表现形式、主要危害、破解之道尚缺乏关注。因此,我们要警惕软政绩工程,防止软政绩演变成硬错误。

现实生活中,软政绩工程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的领导干部热衷于制造典型经验、培育典型模式,而实际工作并无太多亮点;有的领导干部热衷于把小典型做大,目的是制造轰动效应,以引起上级部门注意;有的领导干部热衷于借助专家学者和媒体,把自己的一些做法总结成所谓典型经验进行宣传,目的是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捞取政治资本有的领导干部热衷于参加上级部门、单位的调研成果评选,为此不惜大做表面文章,借以获得上级领导的认可、社会公众的关注。诸如此类的软政绩工程,与真正形成工作亮点、总结工作经验背道而驰,其实质是为领导干部自己的升迁造势。

软政绩工程泛滥,无疑会造成巨大危害。软政绩工程助长了形式主义。事实上,软政绩工程就是一种形象工程,热衷于此的领导干部必然喜欢做表面文章、哗众取宠,其结果就是导致形式主义泛滥。如果不坚决反对和纠正这种形式主义,任其发展下去,就会腐蚀党的干部队伍,妨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败坏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软政绩工程还劳民伤财。为模式而造模式、为典型而造典型,不可避免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更严重的是,一些脱离实际的典型经验某某模式一旦大范围推广,势必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软政绩工程更影响党群干群关系。领导干部是体现我们党形象的窗口。一些领导干部热衷于制造软政绩工程,不真抓实干为群众谋利益,势必影响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破坏党的形象;势必使我们党与群众之间形成隔阂,影响党群干群关系。

习近平同志一再强调,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政绩观。这就要求我们高度警惕软政绩工程。消除软政绩工程,需要多方面协同努力。领导干部应深刻认识到,真正的政绩是为人民群众谋福利,是干出来的,不是吹出来、造出来的。只有经得起历史、实践、人民检验的政绩,才是真正的政绩。领导干部的政绩如何,应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与评判。这就需要进一步畅通渠道和路径,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加强群众对领导干部政绩的监督和评判,防止领导干部自说自话,避免上级部门一锤定音。同时,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领导干部政绩考评体系,从制度上削弱领导干部大兴软政绩工程的冲动。在选人用人上尤其要树立尊重实干、鼓励实干、崇尚实干的导向,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的良好风尚,让那些只会说不会做、只会制造政绩不会创造政绩的投机取巧之人没有市场。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如何才能不被喧嚣的舆论左右。应该懂得,真正的观察必须尊重事实的完整与准确,而不是脑补真相轻易做出价值判断。

【【申论范文】警惕“软政绩”酿成“硬错误”】相关文章:

申论指导:如何锻造“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申论文章结尾

2017陕西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重建社会诚信需要“正能量”

时事热评:指责“路人”不如践行“最美”

申论范文:弘扬英雄铸就的抗战精神

申论热点:急待整改的“隐患校车”

【理论观察】“买卖空气”荒唐行为背后的沉重现实

【理论观察】“机器换人”,“狼”真的来了吗

申论热点:“自愿求职”岂是“自愿中毒”

【政策解读】“营改增”:掀开税改新篇

申论范文:凝聚工人力量 铸造中国梦想

推荐栏目阅读 招警 备考资料 申论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