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大学生村官 >备考资料 >公共基础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汇总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汇总

2015-05-22 | 网络

三支一扶考试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的知识。在2015三支一扶考试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知识会涉及,查字典公务员教育三支一扶考试网为广大三支一扶考试考生整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干货,供参考。

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2、哲学是人们关于(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或根本观点。

3、哲学是人类(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抽象概括和总结

4、哲学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

5、哲学是通过(逻辑分析)和(理论论证)的形式,阐述一系列观点。

6、哲学既是一种世界观的(理论体系),也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是(思想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

7、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者说是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区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第二,思维能否认识存在或精神能否反映物质,即同一性区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自然科学的前提)和(理论来源)。

9、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英国工人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和(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10、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原因:(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的进化论)。

1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理论来源:(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德国古典哲学)。

1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思想成果)。(简记黑心费物)

13、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主观努力特别是批判了黑格尔哲学的(客观唯心主义),吸收改造了黑格尔哲学中的(辩证法)合理内核,批判抛弃了费尔巴哈哲学中的(形而上学和历史唯心主义),吸收了(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14、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最普遍规律的科学。

16、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

1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它的(实践性)、(科学性)和(革命性)。

18、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最主要的特征是(实践性)。

1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就是在实践基础上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2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体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也可叫(阶级性)。

22、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以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原初物质作为世界的本原,如水、火、气等。

23、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基本粒子构成、物质结构、物质结构的某种属性即原子作为世界的本原。其主要问题是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考查客观事物;否认物质是运动的,否认质变,否认矛盾,并把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归结为外力的作用。

24、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看做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于基础。)

25、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人的意识变成独立的存在,把那个把它作为世界的本原和万物的创造者,如理、理念、道、宇宙精神、绝对观念等作为世界的本原。

26、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不是具体的物,也不是具体的概念。

27、物质的共同本质、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8、 列宁关于物质的科学定义的含义在于:①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②肯定了物质的(可知性),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 限;③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对一切物质共同本质的概括,而不是一个具体的科学概念,从而同把物质归结为某种具体物质形态的旧唯物主义 划清了界限;④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前提;⑤为(科学的发展)提供正确的哲学指导;⑥是反对(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思想武器。

29、唯心主义和二元论认为:物质不具有客观实在性。

30、旧唯物主义认为:把物质归结为某种具体物质形态。

31、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是物质本身固有的根本属性;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32、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任何事物都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

33、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

34、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本观点是(世界统一于物质)或者说(世界是多样性的物质的统一)。

35、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中关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内容,体现的哲学原理是(世界统一于物质),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根本要求。

36、意识的产生过程经历了(三个决定环节):(无生命的物质)(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类意识)。

37、意识是:①(社会)的产物;②(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③(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④(物质世界)的产物。

38、意识的本质是(人脑的机能)、(物质的反映)或者说(客观实在的反映)。

39、人脑是意识的(物质载体),是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的(特有机能)。

40、人脑不会自动产生(意识)。只有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并通过传导神经到达于人脑,使人脑对客观事物作出反映,才会产生意识。

41、意识的表现形式是(主观的),但内容是(客观的)。意识对人类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创造性和灵活性)、(调控性和指导性)。

42、要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必须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并要具备相应的(物质条件)。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途径是(社会实践)。

4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产物;同时,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44、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45、实践是人们以一定手段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生产力是改造和利用自然的活动。

46、在实践基础上,(物质)和(意识)可以相互转化。

47、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本质上是(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客观世界可以改造,客观规律不能改造。

48、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以往旧唯物主义的最显著特征是(实践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

49、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也可以叫(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50、唯物辩证法包括:两个基本原则(普遍联系)、(永恒发展);三个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变量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五对基本范畴(现象和本质)、(内容和形式)、(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

51、联系指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

52、运动包括一切变化:①(前进性、上升性变化);②(倒退性、下降性变化);③(水平方向的运动);④(周而复始的循环)。

53、(发展)是运动的高级形式,是(前进性、上升性、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和变化。

54、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发展的决定性环节。

55、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

56、(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它们对立的具体表现在于:①(联系、全面)观点和(孤立、片面)观点的对立;②(发展)观点和(静止)观点的对立;③(承认矛盾)的观点和(否认矛盾)的观点的对立。

57、(承认矛盾)的观点和(否认矛盾)的观点的对立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

58、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

59、形而上学用静止的观点看世界,即使承认变化,也只承认(量变),否认(质变)。

60、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矛盾)。

61、形而上学否认矛盾,并把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归结为(外力的作用)。※是外力,不是外因。

6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

63、矛盾的同一性是指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趋势和关系。矛盾的斗争性是指对立面之间的(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趋势和关系。

64、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决定事物发展的(特殊规律性)和(基本趋势);事物的外部矛盾即(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只是(加速或延缓事物发展的进程),(局部地改变事物的发展状况);(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65、对立统一规律的意义:①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②是贯穿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③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世界观(斗争)的焦点;④对立统一的方法即(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66、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67、(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数量界限。※度质相统一(简记肚子统一)。

68、量变质变规律的基本内容是(量变质变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和转化。

69、 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趋势)和(结果)。先有(量变),后有(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质 变打破(旧质)对量变的限制,巩固量变的(成果)。质变引起(新的量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

70、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环节是(质变)。

71、揭示了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的规律是(否定之否定规律)。

72、肯定方面是指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是它(自身)的方面;否定方面是指事物中(促使其灭亡)方面,即促使它(转化为他物)的方面。

73、辩证的否定是(扬弃),其基本特征是(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就是既(克服)又(保留),既(批判)又(继承),是包含着(肯定)的否定。

74、新事物在否定旧事物的同时保留了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成分和内容)。

75、事物发展的完整过程是通过(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即(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实现的。

76、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经过(两)次转化到达对立面的统一;表现了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仿佛是回到出发点的运动;形式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统一。

77、(本质和现象),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表现的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

78、(内容和形式),是揭示构成客观事物的内在要素和结构方式的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

79、(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先后相继、引起和被引起关系的一对范畴。

80、(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反映事物发展过程中确定联系和非确定联系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

81、(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客观事物转化过程的过去、现在、将来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

82、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对内容有(反作用)。

83、能够相互转化的基本范畴:(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

84、 必然性是事物内在的(本质)原因引起的,它在事物的发展中居(支配)地位,决定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偶然性产生于事物外部的(非本质)的原因, 它在事物的发展中一般只居于(从属)地位,只能对事物的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不能决定和改变事物的发展方向。

85、现实性,是指现实存在的、具有(必然性)的客观事物,它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

86、现实不等于(现存),可能性不等于(现实性)。

87、五对基本范畴各自的辩证关系普遍可概括成:第一,(二者有着明确的区别,不可等同,不能混淆);第二,(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88、(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反映)与(创造)的统一。※注意,直观反映就是形而上学。

89、人的认识具有:(社会性)、(主体性)、(能动性),人与世界的关系首先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在此基础上才产生(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90、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的(来源),认识的(目的),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惟一标准。

91、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表现:①认识对实践有(导向)作用;②认识有(相对独立)性;③认识与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认识与实践辩证关系也是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92、主体反映客体的认识过程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

93、感性认识是对事物(外部现象)的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基本形式是(感觉)、(知觉)和(表象)。

94、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本质)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

95、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相互关系:①理性认识(依赖)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包含)和(相互渗透)的。

96、认识的第一次飞跃(由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需要:①掌握(系统而又真实可靠)的感性材料;②对感性材料进行(理性思维的逻辑)加工。

97、认识的第二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需要:①一定的(技术手段);②(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98、认识运动的总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注意,认识的总规律不是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到实践。

99、真理是(哲学)范畴,它要求(主观同客观)相符合,它不是(客观实在),而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意识中的(正确反映)。

100、真理的客观性:①任何真理都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②检验认识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③关于同一对象的真理,只能有(一个)。

10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102、真理具有(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价值具有(主体)性、(客观)性、(相对)性。)

103、真理的绝对性即(绝对真理)是指真理内容的(客观性)及存在的(无条件性)。

104、真理的相对性即(相对真理)是指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

105、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指(同一真理)的两种(属性)。

106、人类获得真理的过程就是由真理的(相对性)走向(绝对性)的过程。

107、是非得失,(是非)即真理,(得失)即价值。

108、真理和价值(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引导)。※可以相互渗透的有:真理和价值、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各种不同的社会意识。

109、认识真理是实现价值的(前提)和(基础),实现价值是认识真理的(动力)和(归宿)。

110、真理和价值的区别:真理是对(客体)的尺度,是(统一的、一元的);价值是对(主体)的尺度,是(多样的、多元的)。※统一性原则、多样化原则

111、在实践基础上实现真理与价值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内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基本原则。※认识与实践也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12、主体是从事(社会实践)和进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在对象性活动中,进入人的(实践活动范围)和(认识活动范围)的客观对象。

113、主体和客体之间首先表现为(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即(实践)关系。主客体之间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即(认识)关系。

114、主体的认识能力主要包括:主体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知识和经验),(情感、意志和性格)等。

115、主体的认识能力主要表现为:①全面、准确地把握认识客体的(感性材料);②透过大量感性材料的现象,达到对客体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③运用认识的理论成果制定行动的计划、方案,形成(实践)观念,并在(实践)中检验、修正和发展认识。

116、社会历史观分为(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

117、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118、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认识也具有相对独立性

119、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和(生产方式),主要是指(生产方式)。

120、决定社会性质和面貌的是(生产方式)。※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生产方式)。

121、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层面,是社会全部(精神生活)的总和,具有(历史性)、(阶级性)。

122、社会意识的本质特点是(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12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是通过(人的实践)实现的,反作用的大小取决于(它影响群众的广度和深度)。

124、社会意识的社会功能:维护或批判(社会现实);调控(社会和人的活动)。

125、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①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②社会意识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③社会意识发展的(历史继承)性;④各种 不同的社会意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推动社会意识的发展;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126、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最突出表现为(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127、社会意识可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态)。

128、 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一类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通常称为(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等;另一类是不属于社会 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可称为社会意识形式中的(非意识形态)部分,如(自然科学、思维科学、语言学)等。※社会心理包括:(风俗、习惯)等。

129、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130、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意义在于:①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把(唯心主义)从社会历史领域清除了出去,是人类思想史上划时代的变 革;②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提供了(哲学)根据;③使研究社会问题的各门学科有了(科学)的指导,从而才能成为(科学)。

131、(地 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地理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是经常起作用的(必要条件),它①提供(生产和生活资 料)的来源;②制约和影响(生产部门)的分布和发展方向;③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④一定条件下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但它(不决定)社会的性质和更 替,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132、人口是指构成社会的(人的因素)的总和,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社 会经常起作用的(必要条件):①(适度)人口有利于社会发展,(不适度)人口会延缓社会发展;②人口(质量和构成)对社会发展也起重要作用;③人口作用具 有二重性(劳动力、消费者)。但人口(不决定)社会的性质和更替,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133、人口因素受(生产力)和(社会状况)的制约。

134、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结合和统一),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135、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①生产方式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②生产方式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③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136、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以封建地主为首的社会,大机器产生的是以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句话的理论来源是(生产方式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137、社会运动形式的物质承担者是(物质生产)。

138、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是(生产方式);人类区别于动物界的根本标志是(生产方式)。

139、社会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是(物质生产方式的变革);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物质生产方式的变革)。

140、社会发展的历史,归根结底是(生产方式变革更替)的历史。

14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人的活动的自觉能动性)是辩证的关系,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

142、只有尊重群众的(选择),才能做到尊重历史的(规律)。

143、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

144、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能力,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实践是人们以一定手段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145、首要的生产力是(劳动者)。在现代化的生产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46、生产关系是人民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关系,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

147、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生产关系),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客观标志。※经济基础性质是划分不同类型的社会形态的客观标志。

148、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最革命)、(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生产关系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则是相对稳定的。二者自始至终存在者矛盾。其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由(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是(基本适合不适合新的基本适合)的不断前进过程。

149、(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制定战略、策略、方针和政策的重要(客观)依据.是坚信社会主义制度必将代替和最后战胜资本主义制度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

150、 当新的生产关系已经出现,现存生产关系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时,反对变革生产关系就会犯(右倾保守)的错误;相反,当现存生产关系所能容纳 的生产力发展的潜力还未得到充分发挥以前,超越生产力的发展阶段,轻率地变革生产关系,就会犯(左倾冒险)的错误。

151、(经济基础)指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诸方面的总和,即(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交换、消费)关系的总和。

152、上层建筑指的是一定经济基础之中(社会意识形态)和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及设施)。

15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154、社会发展的根本矛盾和根本动力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物质生产方式的变革)。

155、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规律。

156、(阶级斗争)、(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科学技术)都从不同方面推动了社会发展。

157、社会形态是指同一定的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特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158、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客观标志是生产关系或(经济基础的性质)。

159、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

160、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阶级斗争)。

161、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过程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含社会主义社会)的更替。

162、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经济)范畴。※注意,阶级的本质是经济范畴。

163、阶级是产生的前提:(有剩余产品)、(出现私有制)。

164、阶级的产生通过两个途径:(氏族内部的贫富分化)、(俘虏变为奴隶)。

165、阶级的实质是(对生产资料的占有不同),占有生产资料并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劳动,即为(剥削阶级),这主要是从(经济)上地位的区别。

166、阶级对立的实质是(一部分人能够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劳动)。

167、阶级斗争包括不同阶级之间的(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等基本形式。

168、阶级斗争的轴心是(经济利益)。

169、在我国,虽然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被消灭,阶级矛盾已经不是主要矛盾,但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还将长期存在。因此,在现阶段,在一定范围内,仍需要用(阶级分析法)去观察和处理问题。

170、国家是随着(阶级)的产生和(阶级斗争)的存在而产生的,国家实际上是从(人群共同体)本身分化出来的(政治共同体),国家的起源是(阶级斗争)的结果。

171、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的实质是(进行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国家具有(阶级)性。(军队)是国家的主要暴力工具,此外还包括(法庭)、(监狱)、(警察)等。

172、国家具有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对内职能主要包括:(政治)职能、(经济)职能、(社会)职能;对外职能是(对内职能)的延伸,主要是(组织国防)、(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调整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保护本国利益)等。

173、国体,即(国家的根本制度),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它说明谁是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

174、政体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175、确定国家的性质要根据(国体)。相同国体的国家可以采取不同形式的(政体)。

176、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为国体(服务)。

177、国家是(历史)范畴,随着世界上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完全消灭,国家也将日趋衰亡。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是达到消灭阶级的必由之路。

178、(是否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焦点是谁是历史创造者。

179、唯心史观表现形式有:(唯意志)论、(宿命)论。

180、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因为:人民群众①是(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者;②是(社会精神财富)的生产者;③是(社会制度变革)的决定力量。

181、 按个人在社会历史中作用和影响的大小,可以划分为(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即杰出人物)。历史人物是对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个人,他们的产生体现了历史的 (必然)性。杰出人物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杰出人物对人民群众具有(指导、教育、动员和组织)作用,群众需要杰出人物;另一方面,杰出 人物(又离不开)人民群众。

182、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和由低级到高级的)合乎规律的具体历史过程。

183、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从人与动物的区别来看,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劳动);从人与人相区别的角度来看,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关系)。

184、人的社会性表现在:①人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②人处在(各种社会关系)中;③人的思想、言论、行为都具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

185、价值是反映(主体和客体)关系的范畴,是指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及其程度)。

186、人的价值包含(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自我价值是指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社会价值是指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衡量人的价值的主要的或基本的尺度是(个人对社会贡献的多少)。(社会价值)是人的价值的主导方面。

187、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认为社会进步的最高价值取向是(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188、人的发展包括人的(全面)发展、(自我)发展和(充分)发展。

189、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又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共性)寓于在(个性)之中。(个性)包含有(共性)。

190、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所体现的哲理是:(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真理)是在批判借鉴(谬误)中发展起来的。

【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汇总】相关文章:

经济基础理论知识点汇总

公考法律知识专题之法理学(一)

公务员考试知识——公考的录用程序

公共基础知识 大搜查之法律知识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幸福需用心来品

公考状元分享成功秘诀:遇到不会做的题不要停

2017多省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之归类多次相遇问题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大雾天里的“宏观”与“微观”

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政府采购如何学会精打细算

公务员考试面试过关推荐心得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