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大学生村官 >备考资料 >公共基础知识 >法律公共基础知识:宪法的地位和作用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法律公共基础知识:宪法的地位和作用

2016-01-18 | 网络

2016年大学生村官考大部分省份考公共基础,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国 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法律知识、语文基础知识和公文写作、经济知识和科技常识、中国近现代史、世界现代史及其他知识等。下面查字典公务员大学生村官考试网为大家整理了法律知识要点,希望对考生们有所帮助。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正当性和最高权威性,或者说,实际发挥着正式宪法的功能。其主要内容是:

第一,规定了新中国的性质。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第二,规定了新中国的政权组织形式。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新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和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

第三,规定了新中国在经济、文化、教育、民族、外交等方面的基本政策。

第四,规定了人民广泛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二)1954年宪法

1954的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无论是它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还是结构形式,都受到了人们的普遍称赞,为我国以后宪法的修改确立了基本模式。但由于极左路线的影响,从20世纪50年代起,这部宪法的实施便遭到了人为地破坏,在文化大革命中更是被束之高阁,难以发挥作用。

(三)1975年宪法

1975年宪法只具有政治象征意义,它确认了我国的国家性质,但与1954年宪法相比,它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是一次大倒退。

(四)1978年宪法

1978年宪法取消了1975年宪法关于全面专政的规定,反映了人民要求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强烈愿望。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1975年宪法的极左倾向,但对许多是非问题在理论上和政治上还未能分清,所以,1978年宪法也没有完全摆脱极左思想的影响,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是一部很不完善的宪法。

(五)现行宪法(1982年宪法)

1982年宪法由序言及总纲,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等四章组成,共一百三十八条。它继承和发展了1954年宪法的基本原则,它的制定和实施,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也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完善,是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根本指南和保障。

现行宪法的四次修改:

第一次,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规定了私营经济的宪法地位以及土地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第二次,1993年修正案主要内容:增加规定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营经济改为国有经济,计划经济改为市场经济;农村人民公社改为农村中的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县级人大的任期由3年改为5年。

第三次,1999年修正案主要内容:增加规定了作为指导思想的邓小平理论;增加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为主改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将******的活动改为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

第四次,2004年修正案主要内容:在指导思想部分增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基础上增加政治文明;在爱国统一战线部分增加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将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的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改为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增加了对私有财产的征收和征用及相应的补偿规定;增加了国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规定;将对非公有制经济形式的政策由原来的引导、监督和管理改为鼓励、支持和引导,依法进行监督和管理;增加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将戒严改为紧急状态;增加了进行国事活动的规定;在全国人大代表的组成部分增加了特别行政区;将乡级人大的任期由原来的3年改为5年;在国家象征部分增加了国歌。

二、宪法的地位和作用

(一)宪法的地位

宪法是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确认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国家根本法。

宪法不同于其他一般法律的特殊性: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制度和最基本的国策;在地位上,宪法是最高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在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效力,它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其他的一般法律都不得抵触宪法;在规范上,宪法是根本的行为准则;在修改程序上,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一般法律的程序更为严格。

总之,宪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一般法律的制定都必须根据宪法。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违宪。宪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最高表现。

(二)宪法的作用

宪法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巩固国家政权;第二,规范和制约国家权力;第三,调整国家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第四,宪法作为上层建筑,对自己的经济基础起着影响作用;第五,宪法促进国家的民主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第六,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作用;第七,我国宪法把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转化成为国家意志,由国家的力量予以推行,得到实现。这是我国宪法最重要的作用。

监督宪法的实施是对宪法实施情况所进行的监督。它包括:审查和裁决法律、法规和行政命令等规范性文件是否符合宪法;监督国家机关、各政党、各团体、武装力量、企事业组织和公民的行为是否违反宪法。

宪法监督机制的核心内容就是建立和健全违宪审查制度。当代世界各国的违宪审查,大体上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由代议机关行使违宪审查权,例如英国;第二种模式是由普通法院行使,例如美国由最高法院行使违宪审查权;第三种模式是由专门机构行使违宪审查权,如德国。我国自1954年宪法起,规定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可归入上述的第一种模式。

【法律公共基础知识:宪法的地位和作用】相关文章: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救助流浪儿童

公考法律知识专题之宪法(三)

选调生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之宪法地位和作用

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真正的文明岂能靠暴力来维护?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导:不同人群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位?

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让关注成为变革农村教育的力量

公务员考试经验小结

公考法律知识专题之刑法(三)

公考法律知识专题之宪法(二)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指导:女生报考的“三取”与“三弃”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