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大学生村官 >备考资料 >公共基础知识 >村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法制史-西周时期的诉讼制度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村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法制史-西周时期的诉讼制度

2016-05-09 | 网络

【导语】查字典公务员大学生村官考试网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村官考试。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村官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资料《法制史-西周时期的诉讼制度》。

1.西周时期的狱与讼。民事案件称为讼,刑事案件称为狱,审理民事案件称为听讼,审理刑事案件叫做断狱。

2.西周时期的五听、与三刺制度。①五听。五听制度指判案时判断当事人陈述真伪的五种方式。《周礼秋官小司寇》中记载的具体内容是:辞听,听当事人的陈述,理屈则言语错乱;色听,观察当事人的表情,如理亏就会面红耳赤;气听,听当事人陈述时的呼吸,如无理就会紧张得喘息;耳听,审查当事人听觉反应,如无理就会紧张得听不清话;目听,观察当事人的眼睛,无理就会失神。即通过观察当事人的言语表达、面部表情、呼吸、听觉、眼睛与视觉确定其陈述真假,说明西周时已注意到司法心理问题并将其运用到审判实践中。② 三刺制度。西周时凡遇重大疑难案件,应先交群臣讨论;群臣不能决断时,再交官吏们讨论;还不能决断的,交给所有国人商讨决定。三刺制度说明西周对司法判案的慎重,是明德慎罚思想在司法实践中的体现。

【村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法制史-西周时期的诉讼制度】相关文章:

什么是国家公务员?国家公务员的范围是什么?

公务员法解读:公务员录用制度适用哪些人员

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让关注成为变革农村教育的力量

2017陕西公务员考试申论:让无处不在的排比句为文章添彩

四川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热点评析:食品永不过期 消费者权益谁来保质

公安基础知识备考全攻略

公务员考试复习什么,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内容

公考法律知识专题之宪法(二)

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评论:钓鱼岛背后惊天的经济价值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格审查注意事项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