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大学生村官 >备考资料 >公共基础知识 >村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经济学-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村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经济学-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2016-05-17 | 网络

【导语】查字典公务员大学生村官考试网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村官考试。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村官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资料《经济学-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在技术给定和其他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连续增加某一种要素的投入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增量在开始阶段可能会上升,但迟早会出现下降的趋势,这就是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也称之为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通俗理解为企业TP(总产量)总是随着劳动要素的增加而产生递增,在前期未成规模时,边际成本较大,边际收益较小;企业俱备规模后,边际成本急剧下降,销售单价不变,边际收益加大,总收入上升较快;当企业的资本存量利用接近饱和,再增加劳动要素将导致平均边际成本上升,边际收益下降,总收入下降。所以整个TP应为倾斜S型曲线。

MP(边际产量),在企业初始创业阶段,受社会及个人心理等因素影响,各劳动生产力的MP值总是大于AP(平均产量)值。在MP经过一段极速增长期,企业步入稳定生产过程后,开始下降,直至和AP曲线相交。此时为AP最大值,企业发展最快。在第三阶段,每增加一个劳动要素,边际收益越来越少,导致平均收益也开始降低,但总体收益仍成上升阶段。当每增加一个劳动要素所产生的劳动成本与边际收益执平时,即MP等于0,企业TP增长为0,并开始倒退。此时,企业TP最大,即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村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经济学-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相关文章:

2017公务员考试行测如何巧解“双程”问题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公共科目考试内容

国家公务员考试:基层工作经历

国家公务员考试:基层工作经历起始时间如何界定?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灾害面前 救助之惑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救助流浪儿童

公务员考试知识——公考的录用程序

2017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讲解:盈亏解数运

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导:四项目人员如何认定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建立更加科学的“复出”机制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