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大学生村官 >备考资料 >公共基础知识 >大学生村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历史之科举制度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大学生村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历史之科举制度

2016-11-04 | 网络

【导语】查字典公务员教育大学生村官考试网为大家带来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历史之科举制度》,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大学生村官考试。

大学生村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历史之科举制度1公共基础知识题库|每日一练|时政热点

大学生村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历史之科举制度12017大学生村官复习备考学习交流群QQ:204581754

南北朝时期为了选拔有用人才已萌生出举明经等科举制度,但是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仍然继续实施。隋朝时,587年隋文帝正式设立分科考试制度, 取代九品中正制,自此选官不问门第。科举制度初期设诸州岁贡,规定各州每年向中央选送三人,参加秀才与明经科的考试,606年隋炀帝增设进士科。当时秀才 试方略、进士试时务策、明经试经术,形成一套完整的国家分科选才制度。当时以明经最为高级,进士试居次。当时选士制度只称为秀才科,与唐之科举仍有一段距 离。秀才科可谓科举的开端,亦为不完善的考试制度,对实际取士作用不大,但已改变了门第垄断官职的局面。科举制度顺应了历代庶族地主在政治上得到应有的地 位的要求,缓和了他们和朝廷的矛盾,使他们忠心拥戴中央,有利于选拔人才,增强政治效率,对中央集权的巩固起了积极的作用。

【大学生村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历史之科举制度】相关文章: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莫为一时之利贻误发展大计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捍卫显规则,行更胜于言

2017国考报考须知:报考人可以更改个人信息吗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别让广告“绑架”电视剧

2017陕西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指导:申论高分三大妙招

公考法律知识专题之民法(一)

时评:政府公务员考试大热说明什么

政法干警考试申论热词分析:“超载入刑”

申论备考名言警句知识储备:文化、励志、奉献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发展接力"不能变成"污染接力"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