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考研 >备考资料 >经验分享 >暨南大学文艺学专业考研经验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暨南大学文艺学专业考研经验

2015-07-10 | 网络

★写在前面:

1.我是以总分第六名考上暨大文艺学的,初试是第四名397分,英语72,政治69,阅读与写作136,文学基础120。

2.我考的是文艺学方向,因为暨大文学院的初试考的是大综合,每个专业的试题都一样,所以考文学院其他方向的师弟妹也可以参考一下。

3.以下所说的都是个人经验,师弟妹们尽可借鉴但,更可以怀疑,在复习过程中如果对前人的经验有怀疑的话,可以果断放弃经验,选择自己的方法。这一点其实也是我在考研中得出的最重要的感悟,那就是无论别人如何斩钉截铁地对你说,你必须要怎么做才能考上,你都不要盲从,根本没有所谓的必须和一定,每个人都千差万别,只有你自己尝试过后才知道什么最适合自己。

一、院校和专业选择

1.结合自己的就业意向选择专业是比较重要的,因为尽管以后的工作未必会跟你现在计划的一样,但是选个看起来比较靠谱的专业会让你心里感觉踏实。比如我本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我结合自身条件后得出的计划是当语文老师,所以我选了文学院。(至于为什么是文艺学,主要是对文学中偏理论分析的东西较感兴趣)虽然我现在也不认为以后一定要当老师,但是在备考的过程中,我至少知道自己是在朝一个比较可行的工作目标在进发,这样会减轻各种心理纠结,因为备考中总免不了会有怀疑自己的想法出现,怀疑自己是不是选对了,是不是该继续下去,所以如果你考研的方向按照客观标准看起来是比较靠谱的话,你就会少点纠结。

2.院校选择的话,我还蛮任性的~因为去过几次暨大,很喜欢那里的氛围(可以勾搭各种港澳台生和歪果仁哈哈,相应的文化氛围也感觉比较开放),OK,就它了。我觉得如果你真心喜欢你报考的院校的话,在觉得累的时候你就可以憧憬和幻想以后在那里的生活(比如),还蛮打鸡血的。

二.备考

1.整体备考时间:

我从大二开始确定要考研,就有意识地多看一些作品,不过看的很泛,完全没有细分方向,大家如果早确定了的话还是可以提前多看些文学作品,因为到集中备考的时候是抽不出时间看作品的。

我从大三上学期的寒假开始备考,那时候其实还很不清晰,就只从图书馆借了钱理群的《现代文学30年》回家,按照网上搜的经验贴自己看书、做笔记。因为当时对暨大的初试题目、科目和考研的很多信息还不了解,几乎完全是懵的状态,所以笔记有点瞎做,后来6月进入全面复习时,寒假做的笔记我都丢弃了从头开始做。但我并不觉得可惜,因为整个复习的过程其实就是反复摸索、试验的过程,一直到考试前几天我都还在尝试不同的复习方法。

3月开学后,因为我带的社团在筹办一个全校性大会,工作比较忙,所以从3月到6月我基本上没有时间复习,每天平均复习时间不超过一个小时。6月期末考试完成后,才开始进入正式复习。

2.具体复习时间安排:

(1)专业课复习:

我根据网上的经验贴,将复习分为三轮。第一轮6月中旬到11月,第二轮11月到12月,第三轮12月到1月。

但我个人的感觉是11月结束第一轮太早了,当时为了赶进度,我有一些教材根本没吃透就赶着做笔记,结果是第二轮背诵的时候发现了很多问题,一些章节甚至要重新阅读重新做笔记。因为第二轮背诵是非常快的,我用了不到10天的有效时间就背完了,但因为很多笔记做的不好,所以中间不得不停下来重新做第一轮的工作,所谓欲速则不达就是这样。我觉得第一轮在12月中旬结束是比较合适的。

★第一轮:

主要是将教材过一遍,并且做笔记。(仅限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和现当代文学史,另外几本语言学纲要,现代汉语通论和文学理论等我都放到第三轮才开始准备。)笔记一定要自己做,师兄师姐的笔记对他们来说是好的,但对你不一定适合。而且做笔记其实是个非常重要的思考过程,必须摸清教材的结构和思路才能做好笔记,并且你还需要衡量哪些是重点和常考点(这个要结合历年真题,暨大的考点不难抓,考的都是比较主流的,偏门的比较少),这样,笔记做完,其实你脑海中对考点也就有相当程度的把握了。我采纳一个师姐的经验用a4打印纸做笔记,不装订,因为第一轮你对考点的把握肯定会有偏差,在后面你会不断修正和补充前面的笔记,用a4纸就可以随时在中间插页补充。另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在后面背诵记忆的时候,你可以把这些笔记按照不同的顺序来排列记忆,比如现代文学30年,可以单独把小说,散文,诗歌抽出来分别记忆,也可以按照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十年来记忆。另外说一下辅助书目,现代文学我用的温儒敏的《现代文学30年学习指导》,京东上有的买,我觉得还不错,有很多评论的观点可以借鉴。中国文学史用的齐鲁书社的辅导和习题集,这个已经买不到正版了,但网上有电子版或者复印版,我觉得比游国恩的书写的好多了,我的复习笔记基本是以这本书为蓝本的。其他几本没有用辅助教材。另外我不知道有没有像我一样对古代诗歌很摸不着头脑的师弟妹,有的话我推荐叶嘉莹老师的书,对于提高对诗歌的感性认识非常有帮助。

★第二轮:

主要就是背诵,对背诵我没有什么诀窍,只是把各种方法都试一下,因为在背诵过程中,背了就忘是常有的事,我记得我背文学理论的名词概念的时候,背了三遍忘了三遍,第四次拿起笔记,有些概念我竟然还像第一次见,当时就崩溃了,但后来还是咬咬牙继续重复。我觉得按照遗忘曲线去背还蛮有用,就是今天背了的当天晚上或者第二天你一定要及时重复,重复的间隔时间越长就忘得越干净。忍住恶心,在头几天不断重复,行之有效。

★第三轮:

综合,总结,补充。这个时候你已经对考点非常了然于胸,甚至有了自己的看法,所以可以多参考指定书目以外的资料,提炼和综合出多种观点以备作答。这时候可以用时间轴法对考试内容进行总结,可以按照文学体裁画时间轴记忆,也可以按朝代或年代整体记忆,或者某一类风格等,这个在考阅读与写作的时候非常有用,比如考场上你一时不知如何下笔作文,那么一条时间轴就可以帮你迅速搭好框架。

另外,文学理论,语言学纲要,现代汉语通论那几本(时间太久,我忘了总共是几本了,反正是除了文学史)考的非常少,我都是第三轮的时候,将教材大致看一遍,结合网上找来的笔记,自己总结了一些名词解释,背下来就完事了。事实证明那个确实不拉分。

在这里谈一下关于文学素养的问题。因为很多考文学方向的师弟师妹总是担心自己文学底蕴不够或者没有文学天赋,我可以给大家打一剂强心针。师姐是四大名著一本都没看完过的人~~而且写作水平也很差,所以一开始复习我也有跟大家一样的担心。但是复习下来,发现即便是文学这种主观性比较强的东西也可以通过具体的方法来提高。比如文笔不好,我就背好词好句(傻不拉几的方法但是真的有效~~)而所谓对文学的悟性也是可以通过大量阅读来得到提高的~

(2)英语的复习

英语很重要,因为考的难,而且因为英语不过线而考不上的例子也不少。但是英语复习方法很明确,就是研究真题和背单词两件事儿,而真题又以阅读理解为重中之重。

英语的复习我是从3月就开始,一直没有间断,平均每天大概用1到2小时(这个取决于每个人的基础)我也是把真题研究了三遍。第一遍是做题,然后对答案,查生词,搞懂长难句(要彻底搞懂!),也就是打基础。长难句可以先读懂句子,然后仿写、造句,最好可以把长难句背下来,对写作和阅读理解非常有用!做第二遍的时候,开始分析常考点,研究考试规律,比如正确答案通常出现在文章哪个位置,有哪些标志性词语等。考研英语还是蛮靠技巧的,不用担心。第三轮是准备作文,先自己总结模板,从倒数1个月开始,每两天写一篇大作文和小作文,什么话题都行,主要为了保持手感。而背作文和背一些英语真题里面的阅读理解的文章我觉得也很有帮助。至于单词背诵也是贯穿整个过程的。英语复习网上很多好的经验贴,大家可以参考。

(3)政治

因为我政治不高,69,我觉得自己也复习的一般,没有很好的经验可以分享给大家。我是报了查字典公务员考研的辅导班,我觉得是有用,有条件还是报一个好,在你没有什么方向和把握的时候,有老师的指点会感觉比较靠谱。但可以告诉大家的事,政治真的不拉分,不用怕,11月开始复习完全来得及。虽然我只有69,但不影响我的总分,因为其他人花很多时间复习,考的也不会高太多。

3.复试

暨大的复试不难,其实决定性因素还是在初试成绩,初试成绩好的话基本不用担心复试。复试分专业课和英语面试,两个面试的老师都很好很和蔼,问的问题也不会很专业让你答不上来,当时是问了本科课程、论文设计,其他忘了;英语只让我说了自我介绍,大概老师觉得我的发音很不错,说了句excellent就让我过了。

三、心态的调整

备考的时候你会想很多,想自己到底能不能考上,该不该考,考不上怎么办,被各种情绪折磨。这是正常的,各种纠结会伴随你到上考场,我不会跟你说一定要保持好心情,因为我自己根本做不到,但有一点:你心里要清楚有各种情绪是很正常的,每个考研的人都会有,所以你也不会因此就比别人落后,大家都一样,这么想着你就会觉得坦然了。最后还想给大家打一下强心针,你们的渣师姐,写作水平经常被社团老师嫌弃,没拿过奖学金,心理素质特别差,一年里经常跑心理咨询室,直到考完试也从没觉得自己会考上过,就酱紫考上了暨大。所以,你再听到别人告诉你说如果你不怎样怎样,就不可能考上,你就一笑而过吧,当然也有例外,那就是如果你不努力,那是真的考不上的。

最后祝大家考研成功!

【暨南大学文艺学专业考研经验】相关文章:

【政策解读】国家信访局解读《信访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

2017江西公务员考试哪里打印准考证

事件现象性热点:政府机关建微博与民交流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道德

【时政大事记】李克强主持会议:建立法治化市场化去产能机制

筑牢干群关系的“信任基石”

中国公务员原生态之 乐观篇

【政策解读】信访工作“失责必问、问责必严”

一个普通智商笨小孩的一点点经验

时事热评:指责“路人”不如践行“最美”

推荐栏目阅读 考研 备考资料 经验分享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