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考研 >备考资料 >方法技巧 >考研&研究生的时间成本分析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考研&研究生的时间成本分析

2016-05-18 | 网络

时间所包含的机会成本大大超过了短期内的物质成本。其实,仔细计算一下时间成本,更容易让考研计划科学可行,也更能让考研目的明确,让考生信心十足。

鱼与熊掌不可得兼:考研备考成本有哪些?

认真复习,努力备考,考研的时间成本已经产生。在研究生考试之前的时间成本,是通过其他事物的机会成本来体现的,也就是说同时间内所放弃的其他可选择条件。

时间成本第一条:找工作

每年9月底到12月都是校园招聘的高峰期,各大公司都在这段时间开始进行校园巡回宣讲或者网上公开招聘。错过了这个时段,招收应届大学生的公司就会少很多。相对有工作经验的人,新毕业生的竞争力十分有限,错过了校园招聘,求职难度无形中提升很多。恰巧研究生报名在9月份,考试时间在1月份,正是找工作时段的头和尾,客观上要求同学们必须在精力允许的情况下放弃一个而做出选择。如果花了时间复习考试,没有过,或者复试阶段被刷,那就意味着到来年4月才又必须回到求职大军队伍中,对自己非常不利。

在时间成本方面,找工作和考研的冲突是难协调的。一方面,如果中间有所动摇,又想着找几个工作保底,势必会影响复习的进度和专心程度;但如果完全不找工作,又觉得有所顾虑,给自己增添了压力。找工作也是非常折腾人的工程,简历和网申阶段手续就十分麻烦,要做性格测试、在线回答问题,有的要全英文网申请;然后是电话面试、笔试、一面、二面可能专攻一个公司就要付出相当多的精力,无法保证复习时间的规律性。

迷茫人生:如何在考研和工作中做出抉择?

先工作or先考研 选择时机很重要

读研三年VS工作三年

时间成本第二条:考公务员

考研和考公务员在每年的应届毕业生中都是一个热词。每年都有很多学生在这两种考试中奔波。由于每年考研时间大约是在一月份;国考在11月份报名、12月考试,两者时间相近。有的考研学生为了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就同时准备着两个考试。在自习室的桌子上,同时看到考研书目和《申论》、《行测》的现象屡见不鲜。然而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两类考试都是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复习的。两个一起准备的结果必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的。

时间成本第三条:出国留学

出国留学是继续深造的另外一条路径,对于家庭条件允许或者能申请到奖学金的同学,是非常好的选择。出国留学根据不同的学科要不同的英语能力成绩证明,托福、雅思、GRE、GMAT等要一到两个才足够。如果在大四之前考出,就必须在国外大学递交材料的后期限内参加考试并取得满意成绩。这大概是在10月到12月,视不同的申请学校而定。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一些重点大学的自习教室里看到的英语复习材料往往是《考研阅读》和《托福教程》各领风骚。还有一部分国外院校给申请人发出的是CONDITIONAL OFFER也就是条件邀请,约定学生的后平均成绩要达到指定标准才确定后录取。这可忙坏了那些大四还有课的同学,如果天公不作美或者遇到一个刻板严格的老师,后成绩稍有不慎到手的国外大学录取通知就飞了。这样的情况谁能不绷紧神经专心上课,哪还有时间一门心思复习考研?考研英语和上述能力测试的题路完全不同,因此不能互相弥补。不过稍微腾出些时间准备准备个人材料还是有机会的。对于一部分提前做好准备的人,这也是为什么他们能够被外国大学和中国大学同时录取的原因。

时间成本第四条:考证书

法律专业的同学面临司法考试的压力,会计专业的同学面临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压力。这些考试的日期定在9月下旬,正好和考研报名时间平行。也就是说在考研报名前,要么把时间用在考取专业资格证书,要么进行研究生考试复习。虽然说报名后到考试还有一段时间进行复习,但毕竟之前的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考证,损耗了一部分必要的时间成本。

时间成本第五条:实习

实习经验对于在校生求职找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自喻,越是优质的实习经验越能征服校园招聘面试官的好感与信任。大部分同学是在大三或者大四才开始实习,而且还得同时应付课业的要求,再想周转下考研复习的时间,确实困难。许多人在大三开始寻找实习的时候就打算放弃通过考试继续攻读学位就是这个道理。

深思熟虑,轻装简从:研究生阶段的时间成本分析

研究生两年或者三年,是知识结构水平提高,还是心智更加成熟,或者是综合竞争力上超越了自己和众多的本科生?又或者是原地踏步,甚至在职业发展方面已经落后于他人?研究生的两年或者三年,其实是一种既定方针的实施和延续利用教育背景的提升来升级自己的理想。所以,如果研究生结束后,目标没有达到或者与原预期有缩水,就成为了一种沉淀成本,也就是之前付出,而今后必须继续付出才能达到收益效果的相关成本,这种也应该列在研究生的时间成本范畴内。

时间沉淀成本一:经济成本

这里说的经济成本可不仅仅指的是那些花费在衣食住行方面的物质开销,单单计算一个学生三年的生活费等大约也就三四万元。如果假定该学生是本科毕业找工作,工资高于当研究生的生活费,就等于是除去花费后的收入,可以看作是一种储蓄赢余。即使不高于,也没有纯赤字而仅仅是自给自足。三年时间也许工资会看涨,三年后可能会有大幅度的加薪。对于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供养孩子上研究生其实是一种不小的负担。有人会说,研究生有奖学金,有各种助学贷款等国家照顾措施。但毕竟比例是少数,大部分同学还得依靠兼职打工等方式维持自身的开销,这些收入毕竟是不稳定的,也不能成为一种持续增殖的手段。如果工作三年后,工资水平高,且能够保持稳定增长,从某种意义上说要比读研究生更加划算。读完研究生三年,如果一定时间内无法超越同时期拥有三年工作经验的同学的待遇水平,那么这三年时间花在教育上不如花在工作上更符合经济逻辑。

时间沉淀成本二:经验成本

三年的工作经验和三年的硕士学历哪个更重要?三年前毕业的同学可能现在已经是某公司的业务骨干之一,而自己仍然是新出炉的大学生。尴尬的情形要数同届毕业参加工作的同学后来是自己的面试官,或者进同一家公司是上下级。而这种情况在某些外资技术型和现代服务型企业尤其平常,这些企业都是靠熟练程度和经验来划分职业层级。能够获得教育的途径很多,在职研究生、合作办学、MBA等方式都可以让工作精英手握许多教育机构选择。不过工作经验的取得却只有正式工作之后,不管在什么公司实习,和正式工作的感觉及未来发展规划都截然不同。对于银行金融类、商业咨询类等公司,工作经验是录取员工的硬性标准之一,一般都会要求求职者拥有三到五年相关工作经验。因此许多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再来考研目的性更明确,比如工程管理、会计学等专业,有了工作经验就知道未来必须要准备哪些东西,以期待在学校的两年能够尽快弥补,然后重新回到职场以获得比工作前更高的起点平台。

时间沉淀成本三: 心理成本

年纪大,对人的影响有多大?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女生需要问的,男生同样重要。试想如果有同学提前上学,21岁大学毕业,硕士读两年,工作第一年23岁,五年后做到中层经理为28岁;有同学本科复读,23岁大学毕业,硕士三年,工作第一年26岁,五年后为31岁。三年的时间差,已过而立之年的心境也许更加成熟,又或许更加会为自己未来的职业道路苦恼。许多年纪比较大的曾经工作过的人重新回到学校读全职硕士博士,显然和那些刚过青葱岁月的大学男女生想法不同。年龄越大,承担的社会责任也越重,压力也越大。复旦博士李开学事件之后,关于研究生待遇和人生定位的讨论不绝于耳。父母的赡养,婚姻家庭的开创和维持,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三年时间看似转瞬,象牙塔不是世外桃源,终究我们要面对社会。对于那些父母期望值比较高,或者家庭经济条件不甚乐观的同学,这种压力会更大。

研究生必读十七条生存法则

成为优秀研究生的十大秘籍

盘点不受导师欢迎的十类研究生

已经付出了那么大的经济成本,又花费三年时间读研,需要承受一定的心理压力。考研的沉淀成本似乎已经比较明确了。到这一部分,才真正看清楚,要想让时间成本为正就必须消灭那些不良的想法,不给自己放松的机会。并且要记得考前和考后的相关时间成本,调整自己的思路。

莫等闲:如何避免时间负成本?

一个思路清晰,目的明确的考生,在战略上已经让成本有效。有些同学花了很多时间准备复习,但却仍然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似乎时间成本为正,而收益为零。其实在考研准备的阶段,一部分人的时间成本是负数――考研的复习时间如果没有发挥有效意义,就成为了负资本,因为其中所包含的机会价值已经白白流逝。

第一,坚定性。 由于考研过程的漫长,很多人在中途迷茫,甚至放弃,后以致没有勇气踏进考场。拿择校择专业来说,确定好专业倾向的同学,往往都比较早开始复习。这些同学在今后的抗压、抗情绪波动的稳定性都超过犹豫不决考生,坚持到后一刻依然稳定发挥的也是早早确定专业方向的同学。而随便报考的同学,大致也是后缺考退缩的人。

考研人劝诫:如何来坚定信念

梳理好这几件事 让你的考研路愈加坚定

  第二,计划性。研究生考试正越来越多地呈现无差别化的特点,至少在初试阶段,除了三大项国家统一命题,就连专业考试也推出了心理学、教育学、历史、计算机全国联考及金融联考等统一考试。这就大大推动了考研时间成本的真实性,也就是说,考生花费多少复习时间,就可能获得多少相应的回报。真正想把考研的准备时间充分利用的同学,总是做到攻守平衡,不给考试留下任何失误机会。

2017考研全年备考日历

2017考研成功秘笈:目标+计划+行动

五个步骤让你拥有完美考研复习计划

  第三,连贯性。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看到别人找工作就发慌的同学,这类人往往都是先开始行动的,参考资料先做,考研的各种信息也先得知。但看到周围同学西装革履去面试,自己也坐不住了,把书本丢到一边又去弄简历找实习。等过段时间,又觉得还是继续上学适合自己,把书找回来却已经生疏。归根结底还是没有找准方向,时间在摇摆不定中丧失了有效意义。

致2017考研人不做考研摇摆族

花开花落,笑看风云:以平和心态看待时间成本

  既然产生了成本,就应该有相关收益,至于收益的真正含义是什么,没有明确的说法。以上几方面仅仅是从一般意义上考生的普遍想法出发,但也不排除有特别希望从事学术研究,抱定终身奉献学术的人才。不过认识到考研有时间成本,还必须有以下几点准备:

  首先,付出了时间成本,不要给自己限定太明确的收益。是不是花了多少努力就应该上什么学校进什么专业?这一点大家都清楚没有任何保证可言。某同学从一地方师范学院考入北京某名牌大学国际贸易专业,发现自己的英文水平和交流能力都远不如同届其他同学,当别人都在外企找实习或者做兼职老师的时候,自己没有相关的人际网只能看简历石沉大海。似乎这样的结果是和原本付出的时间成本所不匹配的。在我们看来,这只是研究生在读阶段时间成本的继续延伸。

  其次,时间成本的计量很大程度上是根据自己的心理相互作用的,要学会自我排解。比如某同学报考浙江大学土木工程专业,面试时被淘汰,调剂到浙江工业大学,不仅没有觉得失望,反而马上第一时间就开始准备注册造价师的考试。在他看来,本科时候没有时间准备职业考试,研究生阶段就必须有所觉悟既然时间成本已经产生,之后任何阶段的弥补措施都是降低成本的大好机会。

  再次,绝对不能过高估计时间成本。究竟付出多大努力得到什么样的收益,谁都无法定义。有的人在考研准备阶段,不是没有注意到时间成本而左顾右盼,而是过分压迫自己,拒绝一切与考研无关的事物。上文提到,其实申请出国的部分工作,申请奖学金等许多活动都可以在大四一年和考研准备一起进行,不要为了宏远的目标而成为强迫症患者。否则一但失败,失去了朋友和正常生活,时间成本将会被无限放大。

考研指导:读研的七大收益

大气从容迎考研:要么赢,要么输

  小编寄语:许多单位在进行人才筛选和职称评定时,都把后取得的学历作为参考对象,这样来看跳出本科学校,或者更换专业方向的举措非常有必要。研究生除了能给予我们接触高深学问的机会,更多是给我们一次自我选择的机会,是确确实实自主决定未来的一次选择和拼搏。看清楚时间成本,良好心态对待时间成本,将更有利于帮我们收获明天,充满动力。

  每一个经历过考研备考并终踏入考场的人都会明白坚持这两个字背后的含义,焦虑、紧张、恐惧、压抑,这些负面的情绪都会在你结束考试走出考场的那一瞬间烟消云散。要相信天道酬勤,你的努力一定不会白费!为帮助考生们复习备考,查字典公务员考研特为广大学子推出2017考研OL乐学、暑期集训、精品网课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解咨询。同时,查字典公务员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考研&研究生的时间成本分析】相关文章:

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时事热点:该被“关进笼子”的是权力不是乞丐

《公务员录用面试组织管理办法(试行)》发布 公务员考录更加公平公正

专家提醒:917考前三大注意事项

备考的学问与艺术

2017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代入排除巧解数学运算

四川公务员申论时政热点:打破老师“铁饭碗” 先去教育行政化

常识判断——文化常识精讲

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医保一体化不宜“补丁打补丁”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给流浪儿最温暖的红包

公考每周资讯速递习题(第四十四期)

推荐栏目阅读 考研 备考资料 方法技巧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