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专硕 >法硕考研民法学经典案例解析:诉讼时效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法硕考研民法学经典案例解析:诉讼时效

2015-02-03 | 网络

1987年12月,胡某所在单位决定派他到加拿大学习两年,因办理出国手续一时钱不够用,遂向朋友张某借款3万元,并立字据约定胡某在出国前将钱还清。但胡某直到1988年7月27日出国,都一直没有还钱。此前张某虽然经常来看望胡某,但也对钱的事只字未提。胡某在国外两年与张某也有过联系,但都没有说钱的事。1990年8月,胡某回国。1990年10月张某因买房急需用钱,找到胡某,胡某当即表示,全部钱款月底还清,并在原来的字据上对此作了注明。11月5日,当张某再次来找胡某要钱时,胡某却称,他的一个律师朋友说他们之间的债务已超过两年的诉讼时效,可以不用还了。张某气愤至极,第二天就向法院提起了诉讼,要求胡某偿还3万元的本金和利息。

【问题】

1、胡某对王某债务的诉讼时效实际上是否已经届满?

2、胡某在1990年10月在字据上对月底还钱作注明的行为有何种效力?

3、张某能否通过诉讼要回胡某所欠的钱?

【参考答案】

1、《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根据该规定,民事权利一般在两年后法院不再予以保护,权利人将丧失胜诉权。本案中,胡某于1987年12月向张某借的钱,直到1990年10月张某才第一次向胡某要钱,其间已过了近三年,胡某债务的诉讼时效实际上早已届满。因此,当时胡某如果表示不愿偿还此款,张某将无法通过诉讼索回他的钱款。

2、但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71条的规定,过了诉讼时效期间,义务人履行义务后,又以超过诉讼时效为由反悔的,不予支持。此处义务人履行义务不仅仅指义务人实际履行义务,也包括义务人对履行义务重新作出承诺。本案中,胡某1990年10月在字据上的注明即是一种重新承诺,不得反悔。

3、张某要求法院判决胡某还款的请求可以得到法院的支持,但不是因为时效没有届满,而是因胡某已重新作出承诺。

【法硕考研民法学经典案例解析:诉讼时效】相关文章:

公考法律知识专题之民法(二)

政法干警考试申论热词分析:“重构乡村”

公务员考试行测经典题型讲解:时钟问题

政法干警考试申论热词分析:“零首付”

公考法律知识专题之民法(三)

河北政法干警热点解析:公众何以对养老金认识不一

政法干警考试申论热词分析:“天价售沙”

政法干警考试申论热词分析:“降低社保费率”

政法干警考试申论热词分析:“公车实名制”

政法干警考试申论热词分析:“护校安园”

推荐栏目阅读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专硕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