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专硕 >金融硕士考研复习笔记之货币政策效果影响因素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金融硕士考研复习笔记之货币政策效果影响因素

2016-09-30 | 网络

金融专业硕士考研每门课考试比重差不多,到了考研冲刺期,大量做新题练习是不明智的做法,这个重要的时期应以看笔记为主,下面是查字典公务员考研为同学们整理的金融硕士学霸复习笔记。

第30部分 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因素

一、 货币政策时滞

货币政策时滞是政策从制定到获得主要的或全部的效果所必须经历的一段时间,是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重要因素。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两个阶段。

内部时滞是指作为货币政策操作主体的中央银行从制定政策到采取行动所需要的时间。当经济形势发生变化,中央银行认识到应当调整政策到着手制定政策再到实施政策,每一步

都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内部时滞又可以细分为认识时滞和决策时滞两段。

1.认识时滞。这是指从确有实行某种政策的需要,到货币当局认识到存在这种需要所需耗费的时间。这段时滞之所以存在,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搜集各种信息资料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二是对各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综合性分析,作出客观的、符合实际的判断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

2.决策时滞。这是指制定政策的时滞,即从认识到需要改变政策,到提出一种新的政策所需耗费的时间。中央银行一旦认识到客观经济过程需要实行某种政策,就要着手拟定政策实施方案,并按规定程序报批,然后才能公布、贯彻。这段时滞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中央银行根据经济形势研究对策、拟定方案,并对所提方案作可行性论证,最后审定批准,整个制定过程的每一个步骤都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这部分时滞的长短,取决于中央银行对作为决策依据的各种信息资料的占有程度和对经济、金融形势的分析、判断能力,体现着中央银行决策水平的高低和对金融调控能力的强弱。

外部时滞是指从中央银行采取行动到这一政策对经济过程发生作用所耗费的时间,这也是作为货币政策调控对象的金融部门及企业部门对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反应过程。当中央银行开始实施新政策后会有:金融部门对新政策的认识金融部门对政策措施所作的反应企业部门对金融形势变化的认识企业部门的决策新政策发生作用等过程,其中每一步都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外部时滞也可以细分为操作时滞和市场时滞两段。

1.操作时滞。这是指从调整政策工具到其对中介指标发生作用所需耗费的时间。中央银行一旦调整政策工具的操作方向或力度,需通过操作变量的反应,传导到中介变量。这段时滞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在实施货币政策的过程中,无论使用何种政策工具,都要通过操作变量的变动来影响中介变量而产生效果。而政策是否能够生效,主要取决于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对中央银行政策的态度、对政策工具的反应能力以及金融市场对央行政策的敏感程度。

2.市场时滞。这是指从中介变量发生反应到其对目标变量产生作用所需耗费的时间。货币政策要通过利息率的变动、经由投资的利率弹性产生效应;或者通过货币供应量的变动、经由消费的收入弹性产生效应。不仅企业部门对利率的变动、私人部门对货币收入的变动作出反应有一个滞后过程,而且投资或消费的实现也有一个滞后过程。各种政策工具对中介变量的作用力度大小不等,社会经济过程对中央银行的宏观金融调控措施的反应也是具有弹性的。因此,中介变量的变动是否最终能够对目标变量发生作用,还取决于调控对象的反应程度。

外部时滞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政策的操作力度和金融部门、企业部门对政策工具的弹性大小。外部时滞较为客观,它不像内部时滞那样可由中央银行掌握,是一个由社会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金融部门和企业部门的行为等多种因素综合决定的复杂变量。因此,中央银行对这段时滞很难进行实质性的控制。

二、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

货币流通速度是指单位货币在一定时期内的周转(或实现交换)次数。商品实现交换后,一般会退出流通,进入生产或生活消费;而货币作为实现商品交换的媒介手段,是处在流通中不断地为实现商品交换服务。在一定时间内,多种商品交换活动不断继起,同一单位货币就可以为多次商品交换服务,从而实现多次周转。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经济和心理两个方面,其中经济因素是基本的,包括:

①居民的货币收入水平和支出结构变化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收入水平既定,消费结构不会有大的变化。当收入水平有较大提高时,消费结构中用于高档消费品的部分会增加。在积储过程未实现购买力,居民持币率就呈上升趋势。这就会促成货币流通速度的减慢。

②产业结构及生产专业化状况的影响。不同生产周期、不同资本有机构成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重不同,以及社会生产的专业分工程度不同等,都会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生产周期长的部门,资金周转慢,其货币流通速度相对较慢;反之,则较快。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资金占用多,使货币流通速度减慢;反之,则加快。社会生产的专业化分工越细,进入市场交易的中间产品越多,生产效率越高,生产周期缩短,实现国民生产总值越多,流通速度就越快;反之,则较慢。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有这些方面发生变化,都会相应地影响货币流通速度发生快慢不等的变化。

③经济单位数量和金融市场发达状况的影响。参与经营及收入分配的个人和企业数量越多,社会整体效益提高,货币流通速度就加快,否则货币流通速度就慢。金融市场越发达,商品交易之外的货币交易占用量越多,货币流通速度越慢;反之,则相对加快。

④财务及结算制度的影响。如一定时期中分多次支付工资,每项支付期短,会加快货币流通速度;反之,则慢。金融业发达,能采用多样灵活的结算方式,减少资金占用时间,可以加快货币流通速度;反之,则慢。

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心理因素主要是消费者对经济形势的预期和对信用货币及纸币的信任程度。心理因素包括人们的支付习惯、消费心理、价值观念,以及对通货膨胀率、利率等变动的预期,还包括对政府的重大政策变化和其他政治因素的预期等。心理预期导致的行为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时甚至是很大程度上左右人们的储蓄和购买行为,从而影响货币流通速度。上述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诸多因素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使货币流通速度在很大程度上成为难以考察和计算的变量。

货币政策影响经济能否有效扩张的另一重要因素是货币流通速度。因为,货币供应量增加对实体经济影响的大小还依赖于货币流通速度变动。央行通过调控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能够有效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但是对货币流通速度应该加以监测、判断,把握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趋势,提高货币政策调控方向、节奏和力度的有效性。如果货币当局在制定货币政策时,未能考虑到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那么政策的效果很可能事与愿违。

根据传统货币数量说理论,要实现一定规模的国内生产总值,必须有一定数量的货币和一定水平的货币流通速度。即使经济体的货币存量增加,如果货币流通速度下降,货币流通受阻,金融市场和商品市场的交易水平将下降,整个经济规模也会下滑,实体经济增长将会变缓。其实,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反映了一定量的货币供给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的水平下降了,货币扩张对经济刺激的效果下降。

三、金融创新的货币政策效应

1、金融创新的货币政策工具效应

金融创新对三大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以及公开市场业务)都有程度不同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是同步的,有的影响大,有的影响小。

金融创新使得中央银行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来调节货币供应量的能力减弱。一方面金融创新使得证券化趋势增强,大量的原来可用来作为存款的资金流向了非存款性金融机构,从而改变了银行业的资金负债比例,使存款在负债中的比例下降,非存款负债比例上升,因而使整个银行体系的存款减少,存款准备金的提缴基数降低;另一方面金融创新破坏了存款准备金的作用机理,使中央银行通过增加或减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倍数收缩或扩张银行货币创造能力减弱,形成了流动性陷阱。

(1)对再贴现政策的影响

首先,金融创新削弱了中央银行调整再贴现率的作用力。中央银行根据货币市场对资金的需求调整再贴现率,其作用与金融机构对再贴现率的依赖程度呈正比,金融机构对再贴现率的依赖程度大,中央银行调整再贴现率的作用就越强,反之就弱。金融创新使得金融机构对再贴现率的依赖程度减弱,由于创新,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出售证券、贷款证券化、票据发行便利、在国际金融机构借款等多种途径来满足对资金的流动性需求,于是通过再贴现来弥补资金的流动性需求的比率相应下降,使中央银行再贴现率的作用削弱;其次,金融创新使得中央银行对再贴现票据要求条件放松,真实票据说 的影响逐步削弱,创新巧妙地使各种新型票据都符合中央银行对贴现票据的规定,从而使中央银行有关合格票据的规定失效,调整能力减弱。

(2)对公开市场业务的影响

金融创新所带来的证券化趋势和金融市场的全球一体化为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增强了这一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金融创新给国际金融市场带来的一个重大变化是信贷流量从银行放款转为可上市买卖的债务证券。证券日益成为公众及经济实体所持有的重要资产形式。其中政府债券因兼备良好的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而成为重要的流动资产,其收益率和价格成为其他证券的标准。于是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就可以通过变动政府债券的收益率和价格来影响一般证券的收益率和价格,调控货币供应量和信用总量,继而调节整个经济。此外,金融创新也为中央银行的业务操作提供了大量的可供买卖的工具,使其吞吐基础货币的能力加强。

2、金融创新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效应

中介目标是介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和货币政策工具之间的金融变量,各国对中介目标的选择不尽相同,但一般较为广泛使用的主要有利率、货币供应量和汇率。

(1)金融创新对利率的作用和影响

在金融创新出现之前,大多数国家的货币政策变化主要是通过调整利率或者改变信用的可获得性传递到经济中去的。前者主要是规定利率的上限;后者主要是对某种形式的信用实行数量限制。金融创新绕过了中央银行对利率上限的规定,并使可获得信用数量限制的作用减弱。许多过去只能利用有限的融资渠道和信用形式的经济实体,现在可以利用金融创新工具来获取信用替代。这就使得中央银行试图通过对利率的控制和对国内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设置各种限制的方法来压缩信用总供给量的扩张有效性被抵消。创新使市场信息的传递十分灵敏和充分,利率作为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的界限被模糊,利率的决定因素变得越来越复杂。

例如,确定一个利率的上限主要是为了抑制需求,但经济运行中的内部机制却把利率推向了这一高度。于是政策效果和非政策效果混在一块,使中央银行无法确定货币政策是否奏效,中央银行对利率的可控性减弱;此外,创新所带来的储蓄和投资实际收益的提高,又使得中央银行所能控制的名义利率对储蓄和投资的影响力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中央银行控制了利率,也未必能控制货币量和信用总量,实现最终目标。

(2)金融创新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金融创新首先造成了货币总量定义的混乱,模糊了货币供应的层次。由于金融创新使各种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要清晰地划分狭义货币和广义货币已经十分困难,界定M1、M2、M3等不同层次的货币的内涵十分不易,因为金融创新使货币的概念不断扩大,流通中的现金是货币,信用卡、储蓄卡中的磁媒体是货币,存储在自动提款机上的数字信号也是货币,中央银行试图严格界定货币量定义的努力,终因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而失去效力。此外,金融创新使得基础货币的扩张系数失去了以往的稳定性,并使得货币总量同最终目标的关系更加不确定,最终失去了中央银行对货币总量供给的强有力的控制。正由于此,进入90年代以后,大多数发达国家又放弃了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重新转向以利率作为中介目标。

(3)金融创新对汇率作用的影响

汇率的变动常常是与国际资本的流动联系在一起的。当资本处于国际性流动的时候,货币政策通过引导利率和汇率的变化来影响经济,随着资本的国际性流动程度的上升,汇率渠道变得相对重要,而利率的重要性则相对削弱。金融创新,尤其是诸如货币利率互换、票据发行便利等金融工具的创新,使借贷双方越来越容易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一系列信用替代形式,从而使资本的国际流动性加剧。而较高程度的资本流动除了对货币政策的实施产生影响外,还对汇率未来走势的预期产生影响,并且使二者产生互动。例如,假定资本市场的大多数参与者预期货币政策的变动将对汇率产生最终影响的话,那么,货币政策的变化在一开始就会导致汇率的大幅度上升,偏离汇率的均衡价值。

当市场的参与者无法预期汇率的均衡水平,则货币政策的初始变化将会导致汇率的一定水平的下降。当对汇率的预期与汇率的实际变动相反时,中央银行试图以货币扩张来降低国内利率将会使汇率同时下降。并且汇率会以自身的特性发生波动,迅速反映在国内价格上,妨碍货币政策的积极作用。可见,资本的国际性流动的影响是外部经济部门对独立的货币政策实施的一种制约。在价格和汇率预期变化不定的情况下,实施一种独立的货币政策将会付出较高的代价。

3、金融创新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效应

金融创新正在使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逐步发生深刻的变化。按照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可表述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首先是引起商业银行准备金数量发生增减变化,然后引起货币供应量发生增减变动,市场利率相应发生变动,继而引起投资发生增减变动,通过乘数效应,最终影响总收入和总支出的变动。金融创新部分地改变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使传统的传导机制受阻。

首先,金融市场的创新(如欧洲货币市场的建立)使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难度加大,例如,一国拟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但国内金融机构却可以通过欧洲货币市场筹措资金,达到信用规模,这就抵消了紧缩性货币政策效应,当一国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时,国内金融机构则可能将资金转移到欧洲货币市场,回避中央银行的货币控制;

其次,金融创新使得商业银行的存款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大量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分流了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使商业银行的存款,尤其是活期存款大幅度下降,这就使中央银行通过增减法定存款准备金数量来控制信贷规模的货币政策作用力降低,使运用存款准备金率传导机制部分失效,货币政策的力度减弱;

第三,金融创新使货币创造的主体形成多元化,使中央银行控制货币能力减弱;中央银行传统的控制货币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控制商业银行的派生存款来控制货币的供应量,但金融创新使非银行的金融机构越来越多,其经营业务的范围越来越广,大量的活期存款涌入这些机构,创造出了大量的派生存款,使中央银行的货币控制能力降低。

四、微观主体预期的对消作用

当一项货币政策提出时,微观经济行为主体会立即根据可能获得的各种信息预测政策的后果,从而很快的做出对策,因此货币政策面对微观主体广泛采取的对消其作用的决策,可能归于无效。鉴于微观主体的预期,只有在货币政策的取向和力度没有或没有完全为公众知晓的情况下才能生效,但是现实情况是货币当局不可能长期不让社会公众知道它所要采取的政策。

五、其他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一项既定的货币政策出台后总要持续一段时间,在这一段时间内如果客观经济条件出现变化,而货币政策又难以做出相应的调整,就可能出现货币政策效果下降甚至失效的情况。政治因素对货币政策的效果影响也是巨大的,由于任何一项货币政策方案的贯彻可能被不同阶层、集团、部门或地方利益带来一定的影响。这些主体在自己利益受损时会做出强烈的反应,如此形成的政治压力会迫使货币政策进行调整。

  六、透明度和公众的信任度

  从方针政策和决策准则来说,要求决策者和广大公众之间高度沟通,货币当局的行为也要力求规范、有规则可循。如果决策过程不透明,就难以树立公众对货币当局的信任;如果没有必要的透明度使公众领会决策者的行为准则和意向,在胡乱猜测中所造成的紊乱必然会使经济付出代价。不透明、货币当局自身没有可信性,此情形下的公众的预期和对策,会对消货币政策的效应;有了必要的透明度,货币当局取得公众的信任,由此诱导的公众预期,则是贯彻货币政策的助力。

  考研是自己选择的希望去走的道路,因此不管前面会遇到什么,考研的决心一旦作出就要义无反顾、勇往直前。此外,查字典公务员考研为广大学子推出2017考研秋季集训营、专业课一对一、精品网课系列备考 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 解咨询。同时,查字典公务员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推荐阅读》》》

  2017金融 硕士考研学霸复习笔记大全

  金融专硕410分:高分经验分享

 

【金融硕士考研复习笔记之货币政策效果影响因素】相关文章:

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莫忘文物保护

申论作文指导:审题!你真的审清题了吗?

【理论观察】十八届六中全会解读:高级干部示范作用

事件现象性热点:政府机关建微博与民交流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三公”公开需要“问责落地”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公益诉讼主体需要“突围”

2017省考行测数量关系技巧:会用比例思想你就赢了

申论必背精彩段落

申论备考:习近平七大“关键词”汇总

申论热点:"用工荒"的深思

推荐栏目阅读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专硕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