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专业课 >六月考研复习窍门:掌握经济学考试特点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六月考研复习窍门:掌握经济学考试特点

2014-06-12 | 网络

2014年研究生考试已经结束,经济学非统考专业课考试由各招生单位单独命题,虽然每个院校的试卷不一样,但是,我们仍能从中分析出一些规律。

一、指定教材,又不考教材;提供大纲,又超出大纲。

很多院校在招生简章中明确指定参考书,但是在考试中涉及到的部分理论又是参考书中没有的,或是参考书对这一理论的表述根本不适合作为考试答案,而其他的某一非指定教材却很适合作为试题答案。

有些院校在招生简章里提供考试大纲,但部分试题却需要在这一大纲基础上高度抽象提炼方能作答,而这已远远超出一个本科生的水平。

二、紧密联系时政,有时在题目中却又省略时政信息。

热点问题几乎也成为不变的考试热点,但有时热点并不是像公共课的政治那样以具体时政材料的形式体现,而直接考察其所体现的理论。如今年,很多院校考察经济增长问题,所考察的正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导致经济增长放缓这一时政热点问题。

三、学术研究热点往往也是考试热点。

社会有热点事件,经济学理论界同样有热点研究问题。近来政府一直提倡改革,与此关系紧密的制度经济学也成为理论研究重点。而涉及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也出现在很多院校的试卷上。

四、一个院校的往年试题,很有可能成为另一个院校的当年真题。

除中国人民大学等极个别院校,同一道试题连续两年被考察的情况出现的概率很小。但是,同一道试题在不同的院校之间出现却是一个普遍现象。

【六月考研复习窍门:掌握经济学考试特点】相关文章:

2017陕西公务员考试申论文章写作要掌握的五大核心要素

两次国考两次省考成功备考经验:行测备考感悟

申论备考:文章开头三种写法

2017国考报考须知:确认之后能改考试地点吗?

时评:政府公务员考试大热说明什么

2017山西考前必背:数学运算常用公式大盘点

公务员招考面试没有标准答案

申论热点:社会诚信与征信体系建设

国考和选党干部考试有何区别?

理顺文章结构 让申论成绩更上一层楼

推荐栏目阅读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专业课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