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专业课 >新闻传播学复习建议:磨刀不误砍柴工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新闻传播学复习建议:磨刀不误砍柴工

2014-06-20 | 网络

新闻学专业课素以考查范围广、跨度大、答案灵活而著称,要成功应对,一靠平时积累,二靠系统复习。有效复习的最大前提就是对真题的全面把握,并根据考试规律和风格,调整复习策略。考生花费时间研究真题命题规律,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因为有的放矢才能提高效率。

首先,考生要了解考查的题型、范围和知识比例;其次,考生要了解考查重点;再次,考生要总结规律性的东西(比如周年纪念的知识点容易考,2006年考广播事业发展80周年);最后,考生要总结出属于自己的知识脉络,把分散的知识点按宏观视角串联,有助于整体记忆和应对简答论述。

新闻实务 以练为本

对于跨专业考生,实务很难把握,考完试的自我感觉和实际结果可能会有差距。试题基本思路明确的,考生一定要以练为本。专业课的实务操作性很强,看书只是为掌握基本原理,实际水平还是要通过练习来提升,尤其是导语、消息写作和评论写作这类题,没有窍门,必须勤练。练习方式很多,用报纸文章练习拟写标题,练习导语消息编后写作,根据热门话题练习写评论,看报纸版面分析稿件配置等等。

实务中唯一有规律的就是对题型的把握,考生可根据真题总结出可能考查的模式,多加联系,熟练掌握,在考试中就能节省时间,为需要考虑的题目留出时间。同时,考生一定要避免出现纯粹技术性的失误,比如写错消息电头。

考试实战 把握细节

考场如战场,某些细节可能会决定最后的结果,因此在考前要好好规划,不要让一些技术性的问题影响大局。

首先,考生要分配好答题时间与控制好字数。新闻专业课的考试题量相对较大,很多题目都是对宏观性问题的考查,涵盖面大,可能会出现胸有千言无从下笔,一旦下笔又收不住的感觉,在某些题目上耗时过多,会导致整体时间不够,影响分数。因此一定要根据题目分值控制字数和时间。以新闻史论为例,名词解释字数应该控制在200字以内,解答题大约700字,而论述应该在1000字以上,可根据具体情况和个人风格酌情加减。

其次,考生要学会应对复习漏点。研究生考试是选拔性考试,肯定会出一些难题来拉开差距。复习再全面,也难免有疏忽之处,因此在考试中遭遇没复习到或不大了解的东西,再正常不过。这时千万不要慌,可先答其他有把握的题目,最后再对漏点攻坚。新闻学并非孤立的理论,很多知识点都有相关性,可以采取延伸思考的办法,从其他角度或知识点切入题目,结合知道的基本理论加以延展,只要合情合理就可以了。同时,要注意答题技巧,总结出同类问题的区别与联系,可以举一反三。

最后,考生要注意理论部分的答题风格。新闻史是难记好答,理论则是好记难答。答题不能死抠书本,应该在充分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有所变化,按照自己的思路答题,有逻辑有重点,不要太空洞。对于论述题,不能只干巴巴列理论条款,尽量按照论文的方式来写,理论完整论述,自圆其说,首尾呼应。

跨专业考生答题时很容易暴露外行本色,因此一定要加强专业素养,通过阅读专业期刊和学者论文了解学界业界的最新动态,在考试中合理应用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尤其注意年末或来年年初的期刊中会有全年热点总结,考试中可能涉及。

【新闻传播学复习建议:磨刀不误砍柴工】相关文章:

申论热点:建立更加科学的“复出”机制

申论高分文章:道德

如何破解“能干的干部也腐败”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谁在制造“疯狂的礼品”

新疆政法干警热点时评:堵住网约车平台技术漏洞

2017山西行测数量关系备考重点:错位重排模型

【理论观察】为什么中国能一再飞跃

【理论观察】神舟十一号成功发射彰显航天技术新实力

时事热评:破除垄断才能改良“经济体质”

申论热点:"用工荒"的深思

推荐栏目阅读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专业课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