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专业课 >宏观经济学:国民收入决定:AS――AD模型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宏观经济学:国民收入决定:AS――AD模型

2014-09-02 | 网络

v 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v 现在把一般均衡收入和一般均衡总支出更进一步地看成是价格水平的函数。为了区分各种不同的总支出概念,我们把一般均衡总支出叫做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 )。因此,总需求量取决于IS与LM曲线的交点。价格水平的变化能否影响总需求就看它能否改变IS与LM交点的位置。而总需求曲线表示的就是总需求量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即总需求量如何随着一般价格水平变化而变化的曲线 (简称AD)。

v 财富效应与利率效应的综合

v AD曲线的推导

v 假设初始的状态为:价格为P0,从而IS、LM曲线分别为IS0,LM0,由这两条曲线的交点所决定的均衡收入即需求量为Y0。 现在进一步假设价格水平从P0下降到P1,LM曲线将向右移动,例如移动到LM1。由这两条曲线的交点决定的新的均衡收入即新的需求量Y1。把上述价格变化的结果反映在下图中,即可得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总需求曲线AD。

AD曲线的移动:由P和Y之外的因素的变化而使AD产生的变化。

v 1、货币政策(LM移动)导致AD移动:

(1)前提:P不变,M变动

(2)过程:MLM右移Y,若P不变AD右移。反之亦反是。

(3)结论:扩张性货币政策使AD上升;反之亦反是。

v 2、财政政策(IS移动)导致AD移动

(1)过程:G、TIS右移Y、若P不变AD右移。反之亦反是。

(2)结论:扩张性财政政策使AD右移。反之亦反是。

(3)引申:I、G、X使IS右移,Y增加,称为 注入相反,S、T、M使IS左移,Y减少,称为漏出。

v 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总供给曲线表示的是总供给量和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简称AS)。

v 总供给曲线表示真实产出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三种情况:(1)存在大量闲置生产能力;(2)生产能力已被充分利用;(3)上述二者之间过渡状态。

v 第一种状态下,产出上升不影响价格;第二种状态下,价格上升不能导致产出上升;两者是极端情况,实际情况更可能是第三种状态。

总供给曲线移动

v 价格总水平以外因素导致真实产出变化,表现为短期总供给曲线本身移动。

v 例如,技术进步或体制改革,改进了生产函数,使长期潜在生产能力上升,导致短期总供给线向右下方移动。

v 石油危机或农业灾害减产,使厂商单位产出成本上升,给定物价下企业意愿供给产品数量减少,使总供给线向左上方移动。

v 古典总供给曲线

v 古典宏观经济理论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认为市场上的信息是充分的,信息的传递是迅速而及时的,各种资源的流动也不会花费时间和成本。当经济中出现失衡时,经市场机制的调整会迅速恢复均衡。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需求和劳动供给都是有实际工资水平决定的,决定实际工资的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都是非常灵活,因此,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状态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会迅速得到调整,从而使得劳动力市场总是处在充分就业的状态。

v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v 常规总供给曲线

v 凯恩斯主义认为由于劳动力市场上工会等因素的作用,使得货币工资只能上升,而不能下降,从而呈现出一种向下刚性的现象。因此,劳动力市场并不总是处在充分就业的状态。

v 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移动对经济影响

v 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造成生产能力增加。总供给曲线右移。

v 1)如果经济初始运行在AD处。该处AS平坦,则总供给曲线移动的效果不大,不会引起价格水平的变化。因为此时存在过剩的生产能力,新追加生产能力的作用不大。

v 2)如果经济初始运行在AD处。该处AS陡峭,AD无弹性。这时总供给的增加,导致均衡价格显著下降。

【宏观经济学:国民收入决定:AS――AD模型】相关文章:

公务员考试知识——准考证

时政热评:电商价格战缺乏商业智慧

诚信篇

申论热点:别让广告“绑架”电视剧

申论热点:渣土车“失疯”暴露管理“失调”

别因少数公务员误读了整个官员群体

2017省考行测中的“吕布”和“赤兔”:方程

2017国考报考须知:考试时长为多长

国家公务员考试:2017年7月底取得毕业证书的能报考吗?

2017省考行测:走进你不知道的幻方

推荐栏目阅读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专业课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