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专业课 >2017新闻传播学考研:郭庆光《传播学教程》课后答案(四)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2017新闻传播学考研:郭庆光《传播学教程》课后答案(四)

2016-05-31 | 网络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是传播学的经典书籍,也是很多学校新闻传播学考研要求看的参考书,查字典公务员考研整理了这本书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对2017年考生有所帮助。

第四章 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第一节

1、传播过程有哪些基本要素?

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反馈。

2、什么是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和循环模式?其区别是什么?

将传播的五个基本要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就构成了直线传播。 循环传播没有传授者和受传者,两者都是传播的主体,两者是互动的。 二者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单向的,后者是双向的,互动的。

3、简述传播过程的特点。

动态性,序列性,结构性。

第二节

1、简述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

1、传播双方都是一个个体系统都有自己内在的活动;

2、各个系统之间互相联系,形成人际传播;

3、个体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属于不同的群体系统,形成群体传播;

4、群体系统的运行是在更大的社会结构和总体社会系统中进行的,与其他环境保持互动。

2、什么是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

答:社会传播总过程即是马克思主义传播观的宏观过程。

3、田中义久的大众传播过程图式有什么特点?

他把人类交往分为三种:能量交往,物质交往,符号交往。 传播双方如果属于人际传播,传播则是他们从事精神交往的纽带;如果属于大众传播,那么传播者是组织的媒介企业,而受传者是具有一定自我能动性的个人。

4、用唯物史观看问题,应该如何把握社会传播的总过程?

1、信息传播属于与人类的精神生产相对应的精神交往活动的范畴;

2、考察信息传播就要考察社会的精神生产;

3、精神生产存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辨证运用;

4、传播学不仅单纯考察狭义的信息交流,而必须与宏观的社会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联系起来加以考察。

新闻传播学考研中,专业课占据了300分的分值,查字典公务员考研建议2017年考生多花时间和精力在专业课上。为了帮助同学们备考,查字典公务员考研特为广大学子推出2017考研OL乐学、暑期集训、精品网课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解咨询。同时,查字典公务员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推荐阅读》》》

【2017新闻传播学考研:郭庆光《传播学教程》课后答案(四)】相关文章:

2017河北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公益性岗位招聘录用公示(第002期)

2017河北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公益性岗位招聘录用公示(第004期)

2017省考行测备考:巧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

2017海南省洋浦经济开发区公益性岗位拟录公示(第20号)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十五元公务餐”能走多远

公考每周资讯速递习题(第四十八期)

2017国考报考须知:报名成功后可以浏览信息吗?

2017河北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公益性岗位拟录公示(第003期)

地理常识——我国水景旅游资源(一)

推荐栏目阅读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专业课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