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专业课 >2017年经济学考研:常考论述题汇总(三)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2017年经济学考研:常考论述题汇总(三)

2016-06-06 | 网络

论述题是经济学考研常考的题型之一,为了让2017年考生更高效地备考论述题,查字典公务员考研整理了一些常考的论述题,2017年考生可以全面了解一下。

3.怎样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两种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答:(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一种含义是:在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这一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生产同种商品的不同生产者之间形成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还有另一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生产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形成的,它涉及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各种商品上的分配,它是指社会总劳动中按一定比例用来生产社会需要的某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

(2)从本质上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含义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联系的方面表现在:两种含义具有相关性,由它们共同决定商品的价值。第一种含义是价值决定的基础,第二种含义则是价值的实现。

两种含义在分析角度上的区别表现在:第一种含义是从社会生产条件的角度来说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二种含义则是从社会需要的角度来说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一种含义所决定的是单位商品的价值,第二种含义所决定的则是部门总商品的价值;第一种含义涉及劳动消耗,第二种含义则涉及社会规模的使用价值。实际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便成为经济调节的目标,由于社会总劳动时间是有限的,因此,经济调节的目标就是社会总劳动时间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配置到各个部门。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于商品生产者的成败至关重要。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每个商品生产者都会尽可能降低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耗费,减少个别劳动时间,提高自身竞争实力,使自己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专业课是考研复习重要的一门科目,也是占据分值比较大的一门科目。2017年考生一定要多花时间在专业课上面。为了帮助同学们备考,查字典公务员考研特为广大学子推出2017考研OL乐学、全年集训、精品网课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解咨询。同时,查字典公务员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推荐阅读》》》

【2017年经济学考研:常考论述题汇总(三)】相关文章:

917省考笔试后考生必做三件事

公考资讯每周速递习题(第二十期)

公考法律知识专题之刑法(四)

2017国考报考须知:笔试一年中考几次?

地理常识——我国湖泊旅游资源(一)

公考资讯每周速递习题(第十三期)

2017省考行测学习:小谈工程问题之交替合作

2017年经济学考研:常考论述题汇总(一)

2017年经济学考研:常考论述题汇总

2017省考行测考点讲解:鸡兔同笼问题

推荐栏目阅读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专业课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