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专业课 >传播学教程考研复习笔记之人内传播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传播学教程考研复习笔记之人内传播

2016-10-14 | 网络

《新闻学导论》是新闻传播学考研的参考书目之一,它阐释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现象,注重概念的明晰性和理论的系统性,对现代信息社会中的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以及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领域中的主要理论问题进行较为全面的阐述、分析和梳理。本书内容比较多,知识点比较散,因此在冲刺阶段的复习拥有一本复习笔记是很必要的,下面是传播学教程复习笔记。

第五章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第一节 人内传播

人内传播 ,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指的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人内传播是个体系统内的传播。人内传播是一切社会传播活动的基础。

一、人内传播的过程与结构

人之所以能够进行人内传播,首先与人体的生理机制分不开。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信息传播系统。

二、作为能动的意识和思维活动的人内传播

  能动的意识和思维活动才是人内传播区别于其他动物体内传播的根本特点。 人内传播的主要环节和要素:

  1)感觉---人内传播的出发点

  2)知觉---感觉的集合,或在感觉基础上对事物的分散的个别信息属性进行的综合 3)表象---记忆中保存的感觉和知觉信息在头脑中的再现 4)概念---对同类事物的共同的、一般属性的认识

  5)判断---对事物之间的联系或关系进行定性的思维活动

  6)推理---从已知的事物属性和关系中推导出未知的属性和关系的思维活动

  人内传播的的特点

  1)人内传播虽然是人体内部信息处理的过程,但这个过程并不是孤立的,他的两端都与外部过程保持着衔接关系。(输入源泉是外部环境,输出对象也是外部环境)

  2)人内传播虽然与人的生理机制密切相关,但它在本质上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

  3)人内传播不是对外部世间的消极的被动的反映,而是积极主动的反映

  4)人内传播是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其他类型的传播,都必然伴随着人内传播的环节;人内传播的性质和结果,也必然对其他传播产生重要影响。

  人内传播还伴随着人的感情和复杂的心理活动。

  三、作为社会心理过程的人内传播

  (一)、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

  米德(美国) 社会心理学家 象征互动理论创始人

  1)人的自我是在主我和客我的互动中形成的,又是这种互动关系的体现。

  2)自我可以分解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两方面:一方是作为意愿和行为的主体的主我,它通过个人围绕对象事物从事的行为和反应具体体现出来;另一方是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的客我,它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性的体现。

  3)主我是形式(由行为反应体现出来),客我是内容(体现社会关系方方面面的影响),客我促使主我发生新变化,主我反过来改变客我,二者通过有意义的象征符在不断的互动中形成自我。

  4)自我的形成是个人的社会化过程,即个人适应社会的过程,但形成后的自我反过来也会积极地作用与社会。因此,个人必须适应社会;同时自我又是社会创造的主体,体现了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制约关系。作为自我传播的人内传播具有社会性、双向性和互动性。

  互动的介质是信息有意义的象征符

  (二)、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

  布鲁默,美国,象征互动理论集大成者 《象征互动论》

  1)人能够与自身进行互动,把自身作为认识的对象,与自己进行沟通或传播,并对自己采取行动。

  2)人是拥有自我的社会存在,人在将外界事物和他人作为认识对象的同时,也把自身作为认识的对象。在这个过程中,人能够认识自己,拥有自己的观念,与自己进行沟通或传播,并对自己采取行动。

  3)自我互动本质上是与他人社会互动的内在化,也就是与他人的社会联系或社会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映。自我互动过程中,人脑中会出现关于他人的期待,个人会沿着自己的立场或行为方向对他人期待的意义进行能动的理解、解释、选择、修改和加工,重新加以组合。这样,他人期待和自我都已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而是新的。

  4)自我互动理论有助于理解社会传播与个人的自我的关系。它说明,人不但与社会上的他人进行传播,也同自己本身进行传播。

  自我传播也具有社会性,它是与他人的社会传播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映;自我传播对个人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自我传播,人能够在与社会、他人的联系上认识和改造自己,不断实现自我发展和完善。

  (三)、内省式思考人内传播的一种形式:

  1)内省式思考短期的、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的自我反思活动。

  2)内省式思考的过程并不是封闭的,而是与周围的社会环境,与周围的他人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此过程中,人的头脑中会出现他人的形象,分析和推测他人如何考虑、采取何种态度,只有在与他人的联系上才能形成个人的态度轮廓,形成决策。这个过程,也是一个重新构筑自我与他人关系的过程,因此,是个社会过程。

  3)内省式思考是横向的社会过程,也是一个把过去和未来联系起来、纵向发展和创造的过程,即个人在处理问题过程中,会把有关的社会经验和知识积累全部调动起来,对它们的意义进行重新理解、解释、选择、修改和加工,在此基础上创造出与新状况相适应的新意义和行为。因此,也是超越既有意义开创新意义、超越既有行为方式开创新的行为方式、与人的未来发展密切相关的一种活动。

  4)内省式思考只有在一个人遇到困难、障碍等新的问题状况,对既有的行为方式是否适用难以作出判断时,才会活跃起来。

  四、个人信息处理的基模理论

  (一)、基模的概念及其特点:

  基模,指的是人的认知行为的基本模式,或者叫心智结构、认知结构或者认知导引结构,使人可以快速有效地认知、分析和判断新信息和新事物。

  特点:1、基模是人与生俱来的行为模式之一,但是随着人的成长可以发展和改变。 2、基模是一种知识分类体系,呈层化结构,类似于树形图,具有某种程度的一般化和抽象化的性质,并有从较抽象向较具体分层的结构特点。3、基模是知识的集束或有机的联合。4、基模具有预测和决定控制的功能。

  (二)、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基于基模理论的信息处理过程模式:

  1、当接触到一个新的事件或信息时,我们头脑中相关的基模就会被激活,参与到信息处理的每个环节当中。

  2、当新信息的各项特征与我们的认知基模相吻合时,我们倾向于按照原有的解释和态度来对它。

  3、当新信息与我们的认知基模有不吻合之处时,我们会对新旧信息的各特征进行比较,补足新的信息,确定新的解释和态度。

  4、新信息的处理结果对认知基模有两种影响:相吻合时,强化原有基模;相矛盾时,则修改原有基模,形成新的认知基模。

  5、作为每次信息处理的结果,被强化的原有基模和被改变形成的新基模,都会作为分析推理或判断的依据参与到下一个信息处理过程中。

  理查德佩蒂的详尽分析可能性理论:

  1、每个人都会以两种不同的方式处理信息,一种是以详尽方式,用严谨的思考来处理信息,另一种是以较为简单粗略的方式来处理信息;前者是沿核心路径处理,后者则是沿边缘路径处理信息。

  2、详尽分析发生的概率与当事人的动机和能力相关,也就是说,当个人与信息涉及的问题关系密切,有交强烈的认知需求,或较强的责任感,并具备相应认知能力之际,人们会沿核心路径对该信息进行详尽处理,反之则沿边缘路径进行一般处理。

  勤奋是成功的可靠保证,在考研这条路上不到最后时刻,永远不要放弃;不到最后胜利,永远不要掉以轻心。为了方便大家学习,查字典公务员考研为广大学子推出2017考研冲刺集训营、专业课一对一、乐学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还会根据每年的考研大纲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哦~欢迎各位考生了 解咨询。同时,查字典公务员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推荐阅读》》》

  传播学教程查缺补漏复习笔记大全

  2017新传新闻学导论考研出题点汇总笔记

【传播学教程考研复习笔记之人内传播】相关文章:

传播学教程考研复习笔记之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传播学教程考研复习笔记之大众传播与环境认知

传播学教程考研复习笔记之国际传播与传播课题

传播学教程考研复习笔记之群体传播

传播学教程考研复习笔记之传播学基本问题

传播学教程考研复习笔记之媒介技术于社会发展

传播学教程考研复习笔记之传播效果的产生过程

传播学教程考研复习笔记之传播制度规范理论

传播学教程考研复习笔记之大众传播的产生与发展

传播学教程考研复习笔记之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

推荐栏目阅读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专业课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