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专业课 >外国教育史核心笔记之西欧中世纪的基督教教育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外国教育史核心笔记之西欧中世纪的基督教教育

2016-10-26 | 网络

外国教育史是教育学考研的一门考察内容,主要分为古代教育、中世纪教育、近代教育、现代教育四编,共38章。下面查字典公务员考研为同学们梳理一下各章节内容。

第三章 西欧中世纪教育和阿拉伯的教育

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4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前的近1000年,通称为中世纪(MiddleAges)。这是西欧封建制度从发生、发展到衰落的历史时期。西欧中世纪教育就是指这一时期的教育。在整个中世纪,教会学校是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机构,与教会学校并存的主要是世俗教育。

第一节 西欧中世纪的基督教教育

在西欧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基督教会成为一种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它在意识形态上居于独尊的地位,并且垄断了中世纪的教育。

一、教会学校

在中世纪,西欧的教会学校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修道院学校、大教堂学校和堂区学校。在这三类学校中,修道院学校因其藏书丰富、管理严格等特点而成为最重要的教会学校。

1.修道院学校

修道院学校主要是指设在修道院内的教育机构。就其发生而言,修道院学校是基督教修行制度(或称寺院制度)的产物。

修道院学校分为两部分。一为内学,主要负责对准备充当神职人员的学生的教育。一为外学,负责对不准备担任神职的学生的教育。

修道院学校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服从、贞洁、安贫等品质。

修道院学校以圣经为主要学习内容。通行的教材为《教义问答》,是基督教教会对初信教者传授基本教义的教材,用问答体裁写成。

神学加上七艺构成了修道院学校的主要学习内容,而神学则成为其他学科的王冠。

修道院学校的教师多由修道士和其他神职人员担任。

教会学校对学生的管教极为严格,棍棒和鞭条是学校的必备品。

2、大教堂学校和堂区学校

大教堂学校又称主教学校或座堂学校,一般设在主教的所在地,其性质和水平同修道院学校相近,学校设备和条件比较好,学科内容也比较完备。

堂区学校一般设在牧师所在的村落,是对一般居民子弟进行初步教育的一种形式。

二、托马斯阿奎那的教育思想

托马斯?阿奎那(ThomasAquinas,1224~1274)是西欧中世纪著名的基督教神学家和经院哲学家,也是一位教育工作者和大学教师。托马斯?阿奎那在教育和神学的关系中,把教育思想从属于神学之下,形成了神秘、系统、独特的经院主义的教育思想。

1.阿奎那的教育目的论

教育目的就是发展人的通往上帝神性的理智。教育要使不朽的灵魂与上帝沟通。

阿奎那的知识观概括的讲,就是感性知识观、理性知识观、神性知识观。感性知识是对物质的实物的知识,感性知识可分外感性知识和内感性知识。

2、论教学

阿奎那十分重视教育教学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运用符号作为媒介,教学离不开语言、文字、图形和实物,知识即寓于这些符号之中。

3、托马斯?阿奎那式的教育方法

第一,正反论辩式。

第二,开放调和式。

第三,启发诱导式。

阿奎那的教育思想处于附属于神学的年代,其内核已蕴含着近代教育思想,强调理性,尊崇科学的重要成分,为教育思想发展到尊重人性的文艺复兴时代,起到了铺石垫路的作用。

【外国教育史核心笔记之西欧中世纪的基督教教育】相关文章: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惠民工程也要“守规矩”

【理论观察】流动的知识更有价值

2017省考行测:如何用简单知识点解出数学难题

理论性热点:出租车管理体制亟需改革

2017省考行测技巧:加法原理解决走楼梯问题

行测技巧:十字交叉法解决比值混合问题

2017陕西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点评:用“真本领”让青春出彩

政法干警考试申论热词分析:“预防家暴”

公考每周资讯速递习题(第六十二期)

经验分享: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策略及答题套路

推荐栏目阅读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专业课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