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专业课 >2017教育学考研中国教育史第三章练习题答案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2017教育学考研中国教育史第三章练习题答案

2016-11-17 | 网络

冲刺阶段,同学们需要多做模拟题,下面是中国教育史第三章练习题参考答案。(查看题目》》》中国教育史第三章练习题)

第一篇 中国古代教育

第三章 儒学独尊与读书做官教育模式的形成

一、选择题

1.A 2.B 3.B 4.B 5.C 6.D 7.D 8.C 9.C 10.A

11.C 12.A 13.B 14.D (解析:前三位都属于性三品,把人性分为三种层次,而孟子主张性善论)

15.A 16.D 17.B

二、简答题

1.简述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

答:汉武帝选择儒学为统治依据,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施了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将儒家经典立为官方学说,开办太学培养德治人才,建立察举制度以选官,由此促成了读书做官教育的模式的形成。

(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这是一项统一学术思想和教育思想的政策,国家政策和文化教育皆以儒术为本,儒学成为统一的指导思想,经学的昌盛有力的推动了学校教育的发展,教育目的、内容、教材空前的统一起来。

以儒家经典为教育内容,用严格的师法代替自由讲学,书本知识在教学中占主要地位,长句古训代替了现实问题的探讨,这便是独尊儒术政策对教育的重大影响。

(二)兴办太学

实行设太学养士,这是落实独尊儒术的教育政策的重要步骤。汉武帝下令为五经博士设弟子,标志着太学正式成立,以经学教育为内容的中国封建教育制度正式确立。

(三)建立察举制度

察举制始于汉文帝,在汉武帝时期得以确立,是先经考察举荐、再经考试、据考试成绩优劣选任人管的制度,是对太学养士选材的补充。其实是保障了读书做官、以儒术取士的落实,称为科举制度的先导。

2.试分析董仲舒的性三品学说及其教育作用。

答:人性学说是董仲舒论述教育作用的理论依据。他认为人性是天赋予人的一种素质。天有阴阳,人性也相应地包含性与情两种成分,即:性属阳,是仁的、善的;情属阴,是贪的、恶的。而善的成分并非就是善德,它必须通过教育,才能继续发展成为人的善德,即所谓性非教化不成。可见,董仲舒认为人性中兼有善恶的因素,教育的作用就是发展人性,使人成为善人。

同时,董仲舒认为,教育的任务应由承天意的帝王来承担。可见,他把教育看成是王者的权力,以树立君主的绝对权威。为此,他还人性分为圣人之性、中民之性与斗筲之性。所谓圣人之性,是天生的过善之性,是一般人先天不可能、后天不可及的。斗筲之性,是无善质的,生来就恶的,教化无用,只能采用刑罚的手段来处置他们。而 中民之性,也就是万民之性,是有善质而未能善,必须通过王者的教化才能成善。

董仲舒关于人性以及教育作用的思想,立足于以占绝大多数的普通人为对象,主要是为其任德教而不任刑罚的政治主张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又留有推崇圣贤和镇压所谓恶人的余地,反映了他的思想的时代局限性。

3.简述王充的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答:王充,是东汉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出身孤门细族,王充不崇拜权威,怀疑神学化的儒学,广泛阅读百家之书,采取批判态度,独立钻研。王充的著作现存的仅有《论衡》,他对教育作用,教育目的、内容和学习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1)人性论与教育目的观

王充与董仲舒类似,也把人性分为三种:有生来就善的,是中人以上的人;有生来就恶的人,是中人以下的人;有无善无恶,或善恶混杂的人,是中人。但人性的善恶,并非受命于天,而是由自然的气构成的,人性秉气有厚薄,故性有善恶。他认为生来就善或恶的人很少,绝大多数是中人,中人之性可以通过教育使之定型。生来就恶的人也可以通过教育使恶为善。总之,在他看来,人的善恶在于教育。因此,他特别强调统治者应该重视教育,发挥教育在治国化民中的重要作用。

(2)教育的培养目标

王充理想的培养目标是鸿儒。他把人才分为四个层次:第一是鸿儒,能独立思考,著书立说;第二是文人,独立思考能力略逊,但文才尚佳,善于写一般的奏章公文;第三是通人,文笔谈不上,但能博览古今,知识渊博;第四是儒生,连博览也谈不上了,只能掌握一门专业(一经),从事教学而已,这是人才的最低档次,只比没文化的俗人强一点。可见王充特别推崇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其次是文才,再其次才是知识的渊博程度,最看不起专经传授的教师。这固然是出于他对当时经学教育的强烈不满,但轻视一般传授知识的教师,也是片面的。

(3)教育内容

王充认为,不能仅学儒学,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思想僵化,思路狭窄;他认为凡是人类社会遗留下来的一切文化知识都应当学习,应当博通百家。

(4)论学习

1.学知与闻见

谶纬神学迷信圣人,认为圣人的知识是先天具有的,由不学自知,不问自晓的能力,王充对此提出反驳,认为知识是在学习和积累经验的基础上才有的。

2.思考与求是

针对当时的人迷信书本、古经而提,认为书中的知识不一定都是真理,分辨知识真伪的一个有效办法就是思考并到实践中检验。

3.问难与距师

这是对当时儒者好信师而是古的盲从、迷信学风进行了尖锐的批评。他强调治学一定要有问难精神。问难不同于一般不明白时的提问,而是质问,提问者是经过个人思考,有自己的看法的。问难的对象没有限制,甚至可以是圣贤。说明圣贤也不可能事事正确,也并非每句话都无懈可击。而弟子当时不知问难,后人又盲目附和,使义理不明,损害的正是圣贤之道。距师,即与师保持距离,也就是不能完全附和老师,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距师并不是拒师,王充更没有彻底否定孔子等圣贤的意思,他提倡的是追求学术真谛的精神,是勤于思索、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当时独尊儒术及师道尊严盛行的环境下,更是具有反潮流的突出意义。

【2017教育学考研中国教育史第三章练习题答案】相关文章:

2017陕西公务员考试申论作文高分关键:把握题干要求

2017教育学考研中国教育史第十一章练习题

2017教育学考研中国教育史第十一章练习题答案

2017江西公务员考试报考时间表

2017教育学考研中国教育史练习题汇总

2017教育学考研中国教育史第三章练习题

917省考笔试后考生必做三件事

2017陕西公务员考试申论文章写作开头范例

【理论观察】中国文学当有世界梦

2017山西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利用整除来解题

推荐栏目阅读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专业课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