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专业课 >2017教育学考研中国教育史第四章练习题答案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2017教育学考研中国教育史第四章练习题答案

2016-11-17 | 网络

冲刺阶段,同学们需要多做模拟题,下面是中国教育史第四章练习题参考答案。(查看题目》》》中国教育史第四章练习题)

第一篇 中国古代教育

第四章 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善

一、选择题

1.B 2.A 3.C 4.D 5.D 6.B 7.B 8.A 9.D 10.A

11.B 12.A 13.C 14.A 15.D 16.C 17.B 18.D 19.C 20.B

二、简答题

1.试述科举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

答:(一)科举制度的萌芽与确立

科举制度产生于隋朝,集中选士大权,采用考试办法,分科举人,是隋代的一大创举。当时的进士科的设置,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产生。

唐承隋制,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科举取士制度。唐立国之初,就将人才选拔列入国家重要政事。唐太宗执政时实行偃武修文的国策,继续推动科举制度的发展。唐高宗以后,科举取士名额有所增加。武则天开创武举选拔军事人才的先例。到了开元、天宝时期参加科举的人愈益增多,科举制度中大部分考试科目已经形成,考试内容和形式基本确立,科举制度渐趋成熟和完备。

(二)科举考试的程序、科目与方法

1.科举考试的程序

唐代参加科举的考生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生徒,二是乡贡。由中央、地方官学经过规定的学业考试合格,选送到尚书省应试的,称为生徒。不由馆、学而学有所成的士人,自己向所在州县报考,经县、州考试选拔报送尚书省应试的,称为乡贡。

报考时间是在每年仲冬,第二年二月初春,考生赴尚书省礼部贡院应试。明经、进士考试分三场进行,每场一日。考试合格后,分等级给予及第、出身的资格。一般秀才每年取一二人,明经大约十取一二,进士则百取一二。考试录取后尚不能直接授官,须经吏部考试合格,方能入仕。

2. 科举考试的科目

唐代科举分文科举和武科举两大类。

文科举又分常科和制科两种。其中经常举行的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六科。

3.科举考试的方法

唐代科举考试的方法有帖经、墨义、口试、策问、诗赋五种。

(三)科举制度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科举制度是选拔人才的制度,学校教育制度是培养人才的制度。在科举制产生以前,选士制度和育士制度基本上是脱节的,科举制的产生将二者结合在一起。学校根据科举考试的要求来组织教学活动,学校教育成为科举考试的前提,科举又是学生做官的必由之路。从某种意义上说,科举制的产生刺激了人们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但由于封建社会的弊端,社会只重科举,不重教育,使学校教育成为科举制的附庸,导致了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终极。科举制与学校关系间存在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学校教育的兴衰直接影响科举取士的质量和数量;科举取士的标准和方法指导着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四)科举制的影响

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存在了1300多年,说明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一)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统一了教学内容,也就统一了人们的思想;给下层人们以从政的机会,缓和了阶级矛盾。

(二) 使选士与育士紧密结合;

(三) 使选拔人才较为公正客观。

科举制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从政个发展历程看,科举从隋唐到宋朝,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到了明清时期,消极作用日趋明显,最终被社会所淘汰。其消极作用主要是:

(一) 国家只重选科取士,而忽略了学校教育;

(二) 科举制具有很大的欺骗性;

(三)科举制束缚思想,败坏学风。

2.分析韩愈的性三品说,及其教育作用观。

答:(1)性三品:

韩愈从唯心主义的天命论出发,认为人是受命于天的,人性也是秉天命而成。人性论的基本观点:

第一、他提出性与情的问题,认为人有性有情,性是先天具有的,情是后天习染的,性和情二者之间完全相应。

第二,性和情皆分三品,性有五德,情有七情。性的具体内容有仁、义、礼、智、信五德,情的具体内容则有喜、怒、哀、惧、爱、恶、欲七情。上品之性为善性,以仁德为主,相应也产生上品之情,动而适中,符合五德的规范;中品之性可善可恶、尚未定型,仁德有所不足或有所违背,七情也有时过分有时不及;下品之性为恶性,违背仁德,直情而行,不加控制。

第三、性可移,但性的品级不可移。上、中品之人可受教育,下品之人只能以刑罚制之,而三品之人,都固定在天生的品的界限内,是不移的。

(2)教育的作用

从性三品说出发,韩愈认为上、中品之人可受教育,下品之人虽也具有五常之性,但气质太坏,总是违反封建道德标准,只能以刑罚制之。因此,对于不同的人性,教育所起的作用是不尽一致的。对上品之人,教育能使其先天具有的仁义善性得到发扬光大。对可善可恶的中品之人,教育对这部分人的人性改造起着重要的作用,应按封建伦理道德标准来教育改造他们。至于下品之人,他们天生是顺情而行的,其言谈举止、行为规范总是与封建伦理道德标准格格不入,教育对他们人性的变化起不了作用。

韩愈还提出,由于人天生包含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内容,教育就应把这种道德发扬开了,儒家经典是最好的教育内容。

可见,韩愈一方面肯定了教育在促进人性变化中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又认为,教育的作用是有限的,人性三品不可变,教育只能在品位内发生作用。这种人性论不但为封建制度的等级性作了合理的论证,而且也为绝大多数的人接受封建道德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3.简述韩愈《师说》中的教育思想。

答:韩愈被称为儒学的卫道者,教育思想最突出点就在于他作《师说》,提倡尊师重道,他在《师说》中详细阐述了有关教师的许多见解,不仅分析教师的意义、任务、要求,也对师生关系进行了分析:

1、教师的意义:尊师即卫道,道是封建道德的最高境界。

韩愈认为,儒学之所以衰弱到难以与佛、道相抗衡的地步,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由于教师这一担负传播儒家思想重任的角色已经失去了往日神圣的使命感,他竭力倡导重振奋师道。师与道是密切结合,不可分离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传道须有师,卫道必须先重视向师学习,尊师即卫道。

2、教师的任务:传道、授业、解惑

3、以道为求师的标准

韩愈对教师的任职资格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提出教师要以道和业为标准来衡量。谁先有道,谁就是教师;谁有专业学问,谁就是教师。至于出身、年龄、资历、国别等等,都不是择师的标准。他说: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也就是说,师生的关系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相互为师。只要闻道在先,术业有专长者,皆可以为人师表。

4、建立合理的师生关系

韩愈强调师生关系在道和业面前是一种平等关系,师生关系可以互相转化,这对维护教师绝对权威的师道尊严思想是一种否定。这种含有辩证法因素和民主平等的师生观,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古代的教育理论,确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2017教育学考研中国教育史第四章练习题答案】相关文章: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中能更改报考职位么?

2017省考行测备考:元素分配学的好 排列组合无烦恼

2017省考行测数量关系经典题型之空瓶换水问题

2017山西考前必背:数学运算常用公式大盘点

2017省考行测数学运算备考辅导:不定方程

2017陕西公务员考试申论文章开头这样写能提高分数

2017省考行测:巧用特值法速解利润问题

2017山西行测备考:数量关系与资料分析的复习技巧

2017省考行测备考:元素分配学的好 排列组合无烦恼

2017陕西公务员考试申论文章写作开头范例

推荐栏目阅读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专业课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