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政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版块复习思路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版块复习思路

2014-06-11 | 网络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版块是考研政治的五大版块之一,所占比重约为14%,也就是14分。当然大纲虽然规定约占14分,但是在实际考试时会高于这个分值。如何根据史纲命题特点有针对性的复习?查字典公务员考研政治名师白纯洁老师来为大家解答。

考研政治在《史纲》部分的命题上会经常与其它版块相结合:首先突出反映在与《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这一版块的结合,由于这两个板块的内容有很多交叉,所以在考察时经常会把《史纲》和毛中特部分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考察,比如2014年36题;再者,由于《史纲》在考察的时候有一个很突出的特征就是时政性很强所以也会与《形势与政策》这一版块有很多结合。通过结合对《史纲》部分的考察也就延伸到其它版块,因而实际考试分值是会高于大纲规定的比重的。

2010年2014年真题分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版块复习思路1

一、考察内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一共有十章,这十章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三章,讲得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之前,即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年至1919年)中国人民遭受的侵略以及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和各个阶级对中国出路的探索。这一部分需要我们:第一,对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以及历史任务有准确的把握;第二,对守旧派、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的主张与探索通过对比掌握;第三,对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进行讴歌,但需认清其失败根源。总之,这一章主要目的是在于说明:历史雄辩的证明中国各阶层对国家出路都探索了,但是都以失败告终了,这就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埋下理论伏笔;通过上表的分值分布来看,这一部分的三章都比较重要;

第二部分是四、五、六、七、八、九章,即1919年至1976年,包含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五、六、七)、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八)、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九),这一部分对应的是毛中特版块第三章和第四章毛泽东思想部分,这一部分需要我们:第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我党的革命对象不断调整:西方列强和北洋军阀到国民党反动派到日本侵略者再到国民党反动派,根据革命对象的不同我党又是怎样应对的;第二,对过渡阶段的社会性质、社会特征有准确地把握,对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有深入的理解;第三,明确认识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由于涉及的是反右,大跃进,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历史问题,根据真题统计,基本从来没有考过,即便是考,也是考察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的成果和在文革中,周恩来和邓小平同志是如何纠正左倾错误。第二部分总体来说是说明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带领中国人民翻阅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中共的执政地位是历史的、人民的选择;通过上表真题分值分布来看第六章、第八章比较重要,第九章不重要;

第三部分是第十章,对应的是毛中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章讲述了从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中共带领全国人民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绩,需要我们重点掌握历次重要会议、领导人的重要论断。这一部分通常会结合毛中特版块出分析题,所以也较为重要。

二、考察形式

从考察形式来看,《史纲》部分考察三类题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以及分析题。

单项选题:2014年出了三道为9、10、11题;2013年一道为9题;2012年出了一道为9题,2011年出了2道为9、10题;2010年出了2道,为9、10题。从数目来看每年会平均出2道单选题,位置在9到11题之间。从考察程度上来看单项选择题相对简单,但是近几年有一个明显的趋势识记性的选择题越来越少,大多是给出一段史料,让你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选出答案。需要我们清楚的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另外,在题干和选项设置上也更有迷惑性,我们一定要认真审题,注意题干的关键限定词。

多项选择题:2014年出了27、28、29题;2013年出了27、28、29题;2012年出了26、27、28、19题;2011年出了26、27、28题;2010年出了26、27、28、29题。近五年多选题平均会出3道,位置在2629题。多项选择题难度较大:第一,考察的知识点很细并且很全面,比如2012年的27题,虽然是一道识记性的选择题,但是考得比较细节,需要我们准确把握;第二,考察的比较综合,现在《史纲》部分的多选题有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更加侧重考察考生的综合理解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在命题时,会把几个相关知识点结合起来考,比如2013年的27题,需要同学们从国民党一大到大革命结束这段时间的事件进行总结概括找出大革命的特征,然后从选项入手逐条与辛亥革命进行对比;第三,在题干和选项设置上更加巧妙,更具迷惑性。比如2012年的26题,本来这是一道识记性的选择题,非常的简单,但是由于在题干中设置了陷阱,所以失分率骤然提高。

分析题:2010年至2014年平均每年一道,位置为36题,《史纲》部分的分析题近年有三个明显的特征:第一,通常与著名历史事件的纪念日联系起来考察,比如2010年的新中国成立60周年,2011年的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2012年的辛亥革命100周年,所以考生在准备时,一定要对这些纪念日特别敏感,把意义重大的历史事件归纳成专题,进行系统掌握;第二,时政性较强,在大的纪念日上或者重要会议上,现任领导人会发表重要的讲话或文章,对某些历史事件作出较前任更具体、更新的论断,对于这些需要特别关心;第三,现在《史纲》的分析题更侧重于论或者说是在史基础上的论,所以需要我们在复习《史纲》时把《史纲》与毛中特交叉的知识点,结合起来掌握,先从《史纲》入手,然后再切入毛中特,再通过毛中特,去回顾《史纲》。这样记忆起来效率较高,理解也会更深。

三、复习方法

《史纲》的复习阶段包含在政治复习阶段之中,分为:基础阶段(6月之前)、强化阶段(79月)、提高阶段(1011月)、模考阶段(12月)

基础阶段:基础知识的积累,大家切忌死记硬背,因为到了后期大家就会忘了,在这一阶段大家需要:第一,根据自己的思维习惯,对《史纲》知识建立一个大的逻辑框架,但是具体知识点不需要记;第二,把一些相关的重要知识点归纳成专题,比较记忆。比如毛泽东的著作,土地政策,早期探索等等;第三,根据自己的兴趣多了解一些时间的历史背景,对重要的历史事件头脑中有一个完整的历史的时间顺序和因果逻辑。第四,对考研真题的特征要有基本的了解。

强化阶段:基础知识的运用,把基础知识转化成解题能力,多做一些练习题;

提高阶段:综合能力的训练,梳理自己知识从大到小依次分为三个层次:逻辑框架知识专题知识细节知识点。逻辑框架是一个大的框我们要把专题和细节的知识点按照时间顺序和因果逻辑粘贴上去,然后依托考研真题这一物质载体,进行演练,不断强化我们的知识,不断地提高我们的综合分析能力。

模考阶段:得分能力的训练:第一,搜集时政热点,把相关知识点做成专题,并找到其出题角度。第二,按照标准规范的考试形式做几套模拟试题,提前感受一下考试氛围。

以上就是查字典公务员考研政治名师白纯洁老师对史纲复习的指导,考研政治作为考研的一门公共课,是所有想要考研的学子所不能回避的,随着考研政治《史纲》版块难度的逐年增加,同学们在复习时一定要合理的安排复习时间、掌握科学复习方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版块复习思路】相关文章:

广西政法干警申论热点:理性爱国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强调“公家人”的“私德”不是苛求

保持心情愉快公务员考生考前准备和答题技巧

2017省考行测中你不能放弃的“数量”

2017山西公务员行测备考:“两板斧”解行程问题

天津政法干警热点最美野长城何以被“合法”破坏

申论热点:全国两会我们关注什么

申论范文:以精细管理之器 琢社会发展美玉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公益诉讼主体需要“突围”

公务员考试复习什么,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内容

推荐栏目阅读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政治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