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代表团审议时,先后两次提及政治生态一词,并强调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须有一个良好政治生态。
政治生态污浊,从政环境就恶劣;政治生态清明,从政环境就优良。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一样,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受到污染,一旦出现问题,再想恢复就要付出很大代价。
相对于自然生态、经济环境,政治生态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活现状和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折射出一个地方政治生活的大环境和大趋势,事关地方形象,事关人心向背。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谈到山西腐败问题时,用一坨一坨的一查就是一帮,一动就塌方来描述,这说明当地的政治生态和从政环境确实出了严重问题。
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营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不仅关系到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举措的落实,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和中国梦的实现,更会影响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要求,需要努力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形成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的政治生态,从根本上确保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走为民务实清廉的正道,不入奢靡贪腐的歧途。
空气中有雾霾需清除,政治生态中有雾霾也得及时清除。如吃喝风、奢靡风、攀比风等,这些雾霾不除,就会不断地侵蚀民风、社风,导致社会上出现道德败坏、价值混乱、信仰迷失,长此以往,社会正气何以树立?清除政治生态里的雾霾,当立足于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早查处,注重立规矩建制度,关口前移、小惩大诫,做到防微杜渐,把各种雾霾遏制在萌芽状态。
治霾,离不开大处着眼、全局视野,但小处着手、躬身实践也不可忽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可以说,腐败行为起初往往是从小处开始的。几顿饭、几杯酒、几张卡,温水煮青蛙,不知不觉间,一失足成千古恨。因此,治理政治生态中的雾霾最需从小入手,健全机制,经常巡视,重点监管,落实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完善防控体系,筑牢监督制约防线,彻底改变一些地方、单位对干部管理监督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现象。
领导干部是治霾的关键少数。领导干部的领导地位和角色,决定了他们是干部队伍中的带头人,也是人民群众的引跑者。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周围的人产生影响。致力于清除政治生态中的雾霾,管住、管好领导干部是关键,牢记有权不可任性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功到自然成。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以猛药去疴、刮骨疗毒的决心和勇气重典治乱,为改善从政环境、优化政治生态铺展了重要的时代图景。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坚定不达目的不收兵的信念,换来一个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就能为赢得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锻造出一支更加坚强的干部队伍。
【时政热点:如何清除政治生态“雾霾”】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