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上海公务员 >备考资料 >时事政治 >时政热点:“获得感”永远是全面深改的着力点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时政热点:“获得感”永远是全面深改的着力点

2015-09-16 | 网络
导语:查字典公务员时事政治频道时间发布每日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并提供时事政治热点政策解读、理论观察、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今天我们关注--时政热点:“获得感”永远是全面深改的着力点。

从古至今,人民始终是国家之根本。朝代更迭,纷纷攘攘,看似各有千秋,演绎的不过是同一个颠扑不破的道理: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何谓民心?人民的思想、感情、意愿也。何谓顺民心?不外乎现世安稳、岁月静好。但当人民不是作为一个整体、而是以一个个鲜活的个体身份存在的时候,当民生不是体现为做大蛋糕、而是分好蛋糕的时候,民心就有了更为复杂、更为具体的含义。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实现了强国富民,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有口皆碑。但基于基本国情和改革发展中的现实问题,蛋糕并没有平均分配给每个人,在医疗卫生、教育招生、社会保障、就业创业、公共文化服务等与民心息息相关的领域,不同群体间的差别仍然很大。

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从人民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群众意见最大的、目前还没有做好的事情上着手,推出一批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获得感虽然是一种主观感受,强调的却是实实在在的得到,不可以望梅止渴画饼充饥。当一个人还在为了孩子上学四处奔走时,你不能跟他谈教育公平的获得感;当一个人还在为了看病深夜排号时,你不能跟他谈医疗均衡的获得感;当一个人奋斗了十年还不能跟你喝一杯咖啡的时候,你不能跟他谈生而平等的获得感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获得感只能靠硬招实招锤炼营造,不能用花拳绣腿敷衍搪塞。

全面深改已经进入关键期,硬骨头都已浮出水面,就看怎么啃了。获得感就是着力点,就是抓手,因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这些更字所包含的,就是人民的获得感让这些更变成现实,就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

同理,人民有没有获得感,是检验改革成败的重要标准。 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改革成效如何,不在汇报总结里,不能自说自话、自弹自唱,要用自己的耳朵去听民声,用自己的眼睛去察民情,用自己的心去感受人民生活的变迁。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须知,一个工作岗位,一间保障住房,可能维系着一个家庭的运转;一笔养老钱,一份救助金,可能关系到一个人的生命;一张户籍卡片,一个升学机会,可能改变一个人甚至一个家庭的未来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让改革的红利深入社会最基层,抵达最广泛的人群之中,让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民拥有改革获得感。

【时政热点:“获得感”永远是全面深改的着力点】相关文章:

时事热评:指责“路人”不如践行“最美”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序长不序爵”挑战大学行政化

申论热点:谁在制造“疯狂的礼品”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急待整改的“隐患校车”

申论热点:“降价退房潮”需要理性对待

申论热点:靠什么根治欠薪“病灶”

申论热点“:别让年味儿的“魂”溜走

申论热点:幸福需用心来品

申论热点:“发展接力”不能变成“污染接力”

【政策解读】“营改增”:掀开税改新篇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