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甘肃公务员 >备考资料 >时事政治 >钱江晚报:作弊家长糊涂娃,是怎么炼成的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钱江晚报:作弊家长糊涂娃,是怎么炼成的

2015-06-12 | 网络
导语:查字典公务员时事政治频道第一时间发布每日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并提供时事政治热点政策解读、理论观察、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今天我们关注--钱江晚报:作弊家长糊涂娃,是怎么炼成的。

人生以成功为目标,学习以高考为目标。这样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人的发展、完善的巨大障碍。它对生活最大的伤害是造成了程度不同的原子化生存人与人不能互相理解与沟通,在人生的荒原上,人显得孤立无援。昨天,央视新闻和辽宁当地的媒体,都报道了铁岭调兵山市的两起高考作弊案件两个家庭的家长各花2万元买了电子作弊器,孩子考试时他们发送答题信息被抓了个现行。这两起案子里,可以视为原子化生存悲剧的标本。

几家媒体的报道都说是糊涂家长,其实这两家的孩子也糊涂得不轻。这两起作弊案件,最叫人哭笑不得的是,当家长使用作弊器给考场里的孩子发送信息时,他们不知道,孩子已经把作弊器扔了。这就是央视新闻主持人所说的庆幸之处:孩子没有参与作弊,可以免受法律的制裁。如果家长和父母都栽了,对家庭的打击也太大了当然也是他们自找的。其中一个女生,直到要进考场了,害怕了,才把作弊耳机扔了。真正是一念之差!是这一念之差救了女生自己。但是,到了考场门外才扔,又说明此前她一直是有作弊的打算的,所以才会走到违法的边缘。我们在替这两个学生感到庆幸的同时,更应看到,有一个不幸,本可避免而未能避免。如果这两个孩子扔了作弊耳机后,再打个电话给家长,父母就不会发信息了,也就不会跨出违法犯罪这一步了!

打一个电话给母亲,时间是有的,缺少的,是打电话通知家长的念头也是一念之差。为什么缺了这极紧要、关键的一念呢?要打这个电话,需要两种支持:第一是道德感、犯罪感。这个支持他们是有的。照理应该想到父母也有违法犯罪的可能啊,但是两个孩子好像连这点联想、类推能力都没有。他们能预感到作弊给自己带来的灾难,却想不到同一个行为中自己的最亲近的人面临同样的危机,这是值得深长思之的:是什么剥夺或摧毁了他们的联想、类推、同情等最基本的思维能力?

对绝大多数家庭来说,孩子的高考是家里的核心任务,是重中之重,值得牺牲一切去保证高考的成功。高考的成败就是整个家庭的成败,生活变得十分脆弱。从起跑线开始,大部分家长就不让孩子做任何与学习无关,与高考无关的事。也就是说,除了高考,孩子几乎没有多少机会学习怎样对别人负责;十几年里,至少是在家庭环境里,他或她没有理解、谅解他人的必要(别跟我提那种以孝道为标榜的、作秀式的集体洗脚);平时就没有或极少训练、培养这种思维和情感的机会,到了高考来临那天,都到考场门口了高考压力值达到最高点时,没有联想到父母面临的危机,顾自走进考场,这太正常了,太符合父母对他们的一贯的要求了:只要高考考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你管!据报道,家长事后问孩子,自己把作弊耳机丢了,怎么不告诉爸妈?难道他们不觉得,这话问得有点晚?

如果用这个眼光来看衡水中学、毛坦厂中学等高考特殊的管理方式,就清楚他们的成功是以什么为代价的。

【钱江晚报:作弊家长糊涂娃,是怎么炼成的】相关文章: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如何跨过讨薪难的“合同门槛”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入门篇:国家公务员享有哪些义务

浅谈特值法在公务员考试行测工程问题中的应用

【理论观察】用教育破解幸福人生“密码”

时评:政府公务员考试大热说明什么

2017山西行测技巧:掌握特值法的奥秘

2017江西公务员什么时候考试

公考面试感悟:写给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的同学

申论指导:申论文章写作的八大误区

四项目人员如何选择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